中國經曆兩千年封建帝制,十幾個朝代,四百多位皇帝。一般來說,王朝更疊,末代皇帝的命運都十分悲慘,不是君王死社稷以身殉國,就是淪為階下囚,最後郁郁而終。不過凡事都有特例,曆史上有些亡國之君既沒有殉國也沒有淪為階下囚,甚至待遇還相當好,逍遙自在安度晚年。

說到這些“幸運兒”,首先,第一位就是漢獻帝劉協。劉協自繼位以來可以說沒過過什麼好日子,而且基本上都是一個傀儡皇帝,沒有任何實權。最後大漢江山也正式在他手上終結。但是退下帝位的他,反而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安逸生活。曹丕為了名正言順搞得是禅讓那一套,稱帝後封劉禅為山陽郡公,保留天子禮儀,雖然失去了天下,但最終得以壽終正寝,倒也不失為一個好的歸宿。
第二位則是漢懷帝劉禅,雖然不是大一統王朝的皇帝,但大小也算得上一位人物了,網絡時代的今天,甚至有人把他推為睿智無雙的皇帝。當鄧艾偷渡陰平,兵臨城下時,劉禅選擇不戰而降,雖然被軟禁于許昌,但被封為安樂公,好吃好喝好招待。所受的待遇比後降的吳主孫皓還要好一些,畢竟孫皓後來隻是被封了侯爵而已,但從爵位上來說比劉禅還低一級。
第三位是魏元帝曹奂,他的境遇與劉協有些相似,名為禅讓,卻都是被迫退位。司馬炎篡奪曹魏政權後,封曹奂為陳留王。得以善終。
另外還有陳後主陳叔寶、周恭帝柴宗訓、北漢末代皇帝劉繼元,他們在“退位讓賢”之後都得到了不錯的待遇。尤其是周恭帝柴宗訓,趙匡胤陳橋兵變,黃袍加身,成功竊取了北周的勝利果實,當然,他最後稱帝也用的是“禅讓”的套路,封柴宗訓為鄭王,賜予"丹書鐵券"。由此可知,通過“禅讓”退下來的前朝皇帝,隻要自己不作死基本都不會太差。
那麼你覺得,這幾位亡國之君中誰的結局最好一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