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隐球菌的分類?重視格特隐球菌的特點!

來源:微信公衆号→離床醫學

作者:啰嗦探案

疾病概述

隐球菌是土壤真菌,是擔子菌酵母類真菌,廣泛地分布于自然界,存在于水果、奶類、土壤、黃蜂窩、某些草類和植物,以及鴿糞和其他鳥類糞便中;也可存在于人體皮膚、口腔及腸道中。

鴿子及某些鳥類可為該菌的中間宿主,鴿子飼養者隐球菌感染通常較一般人群高出幾倍。

隐球菌是條件緻病菌,隻有當宿主免疫力低下時才會緻病,是以,隐球菌CNS感染可單獨發生,更常見于全身性免疫缺陷性疾病、慢性衰竭性疾病,如

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AIDS)

淋巴肉瘤

網狀細胞肉瘤

白血病

霍奇金病

多發性骨髓瘤

結節病(sarcoidosis)

結核病

糖尿病

腎病

紅斑狼瘡

皮膚和黏膜是感染最初部位,常從呼吸道侵入人體,引起輕度肺部發炎,機體免疫力下降時經血行播散至CNS。

隐球菌分類

根據2015年修訂的分類方法,隐球菌屬包括10個種。

其中,新生隐球菌複合群(Cryptococcus neoformans species complex) 和格特隐球菌複合群(Cryptococcus gattii species complex) 為主要緻病菌種,包括7個種,可引發90%以上的隐球菌病。

此外,既往文獻報道的涵蓋近80%的非新生、非格特隐球菌緻病的羅倫特隐球菌(C.laurentii)和淺白隐球菌(C. albidus)已重新分類,更名為Papiliotrema laurentii和Naganishia albida。

新生隐球菌/格特隐球菌複合群分為四個血清型(Serotype A、B、C、D),血清型A及D為新生隐球菌複合群,血清型B及C稱為格特隐球菌複合群。

根據2015年修訂的分類方法 ,新生隐球菌複合群包括C. neoformans s. s. (舊稱為新型隐球菌格魯比變種)和C. deneoformans(舊 稱為新型隐球菌新生變種)。

絕大多數HIV相關的隐球菌感染是由新生隐球菌格魯比變種感染引起的。

格特隐球菌的特點

格特隐球菌性腦膜炎的流行病學、臨床表現、治療目标、緻死率和神經後遺症均不同于新生隐球菌複合群。

相較于新生隐球菌複合群,格特隐球菌複合群感染的特點為具有更嚴重的神經系統炎性改變、較高的顱内壓、嚴重并發症、隐球菌瘤、預後不佳。

格特隐球菌複合群比新生隐球菌複合群更容易導緻隐球菌瘤合并/或腦積水。

格特隐球菌複合群對多種抗真菌藥物敏感性較新生隐球菌複合群低,可能源于顱内隐球菌瘤。

是以較新生隐球菌複合群需要更長的抗真菌治療周期(誘導期平均需6周),甚至需要手術清除病竈。

參考文獻:

1.Liu XZ,Wang QM,Goker M, et al. Towards an integrated phylogenetic classification of theT remellomycetes [J]. Stud Mycol, 2015,81 :85-147.

2.邢小微、張家堂 隐球菌性腦膜炎的診斷進展.中國真菌學雜志.2020年12月第15卷第6期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