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一年級孩子的性格特點,你知道嗎

作者:皓皓世界

現在孩子的教育問題是人們茶前飯後讨論最多的話題,每個家長都說都不想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但很多時候又不知道怎樣去幫助到孩子;都想自家孩子成為“别人家的孩子”,又不知道具體怎麼去做,往往這些家長就會把希望寄希望與課外輔導機構,首先不管報課外輔導有沒有用,至少讓自己心裡會有所安慰。可現在卻迎來教育改革——雙減政策,沒有了課外輔導機構,我們又該寄希望于何處呢?

對現在孩子的教育不知如何是好的家長不要急,其實有時候想想也沒有那麼困難,隻是我們沒有找到合适的方式方法。我覺得怎樣去教育孩子跟打仗行兵布陣差不多,所謂“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于是我想如果我們了解了孩子各個階段的性格特點,我們再就這些特點對症下藥,或許才是最好的教育方式,畢竟最合适的才是最好的。我把孩子按年級劃分總結了一些孩子不同階段的性格特點,想說說孩子在一年級所表現出來的一些性格特點。

一年級的孩子剛進入國小,這時候需要開始獨立處理周圍的事情,不能再事事都去依賴父母,當然這個時候也感覺到少了一些限制,很多時候表現出來的一種無拘無束,而腦子裡充滿了新鮮感。這個時候的孩子也很敏感,對自己之前不會的東西很容易就會學會,而且還會提出很多問題,隻是有的孩子會說出來,有的卻不會。

有少數孩子不願意上學。原因可能有:其一,被小朋友欺負。其二:不能完全了解老師的講課内容,自己又不敢發問,呆在那裡,慢慢造成恐懼心理。其三:活動緩慢而落後于人。這一般是家庭溺愛造成的。由于家長總是幫助孩子做事,使孩子的手腳和感官接受鍛煉的機會很少,等到和其他動作準确快捷的小朋友一起做某件事時,就顯出活動不協調,速度緩慢。其四:為上廁所而為難。

對一年級的孩子來說,從生活中學到的知識,要比書本上學到的知識更重要,這在發達國家已是共識。通過自身體驗獲得知識能使頭腦更加活躍,保持學習的樂趣。不論成績如何,孩子首先要保持愉悅的學習樂趣,不能把學習當作負擔。而作為家長,也要找到合适的方法去幫助孩子更快地去适應國小一年級的生活。如果你還沒有好的方法,我這有幾個建議:

1、監督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預習、複習、獨立高效完成作業、知錯就改、做事認真不粗心。 2、經常和老師溝通,熟悉孩子在學校的表現。 3、鼓勵孩子多與老師和同學溝通,初步建立人際關系等等。當然這些都是一家之言,你還知道一年級孩子哪些性格特點呢?又或你有哪些更好的教育方式呢?歡迎你告訴我們,謝謝!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