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的心理學家巴甫洛夫用狗做了這樣一個實驗:每次給狗送食物以前打開紅燈、響起鈴聲。這樣經過一段時間以後,鈴聲一響或紅燈一亮,狗就開始分泌唾液。這種反應不需要任何訓練,不需要任何條件,是狗的本能反應。這個反應中,食物稱為非條件刺激,唾液分泌稱為非條件反射。

如果食物和鈴聲同時出現,重複幾次後,狗單獨聽到鈴聲就開始流口水,狗已經将鈴聲和食物聯系了起來。換句話說,經過學習訓練,一個先前完全跟唾液分泌無關的鈴聲刺激,如今可以引起唾液分泌。這裡,鈴聲稱為條件刺激,相應的,鈴聲引起的唾液分泌稱為條件反射。
後來經過網友的玩梗,巴普洛夫的狗被引申為巴普洛夫青年,也簡稱為巴氏青年,是年輕人用來自嘲的一個詞。指的是那些對工作和讀書産生了條件反射的職場人和學生黨,在遇到工作學習相關的情境時會下意識地做出相應的反應。
巴氏青年的經典反應,快來看看你有沒有中招吧。
情境一
聽到背後有腳步聲
立馬切換電腦螢幕
(恐懼老闆綜合征)
情境二
聽到老闆或者女朋友叫自己的全名
“對不起”先大腦一步飛出去
情境三
看到群消息欄裡有小紅點
反手就是“+1”、“收到”
情景四
女朋友發消息說分手
巴氏青年回手就是一個收到
(熟練得讓人心疼)
經過工作長期的毒打、調教,在意識層面形成了條件反射,由此形成了“巴普洛夫青年”,“巴氏青年絕不認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