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騙子被國家發改委揭穿,“鳳凰通訊社”撇清關系

北京青年報

日前,國家發改委釋出聲明稱,有名為“周智均”的人冒充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上司小組辦公室負責人,多次參與社會活動。北京青年報記者調查發現,該人的另一個頭銜是“鳳凰通訊社”董事局主席,而這個2016年便成立的機構多次以新聞機關的名義開展活動。不過,該機構僅有的兩名記者并未持有記者證。據該通訊社社長孫遜在與鳳凰衛視的官司中自我提供的證據稱,該機構不僅接受3萬元每月的廣告投放,更主要以收取加盟費等方式盈利,目前已在國内的山西、陝西、湖北等數十個省份,國外的泰國、法國、意大利等地擁有分社,每個分社收取幾十萬元的加盟費。此前,鳳凰通訊社在與鳳凰集團的商标侵權與不正當競争中敗訴,被判賠償500萬元。目前,該機構的大股東孫遜已成失信被執行人。但該機構仍在正常營運中。

聲明

“董事局主席”出事

“鳳凰通訊社”撇清關系

5月21日,國家發改委官網公布了一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上司小組辦公室的《聲明》稱,近期有人以周智均名義,冒充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上司小組辦公室負責人,并以所謂“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投資督導委員會主任”等身份多次參加社會活動,就此聲明:一、我辦無名為周智均的人員;二、我辦從未設立名為“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投資督導委員會”的機構、組織。希望有關方面提高警惕、避免上當受騙。如已造成損失,請及時向公安部門舉報案件線索。

北京青年報記者發現,“周智均”除了多次以上述身份參與活動外,他的另一個“身份”還包括“鳳凰通訊社董事局主席”。

在“周智均”出事後,鳳凰通訊社也在5月22日釋出了一份《聲明》。聲明稱,近日,發現有人沒經鳳凰通訊社公司上司同意,擅自以“鳳凰通訊社”名義,出去參加社會活動。凡是發生責任事故的,将自行承擔一切法律責任。以前總社曾多次在網上釋出聲明,凡是以鳳凰通訊社名義參加任何組織或任何活動的,必須有總社上司同意簽發7日以内有效的證明函,否則均屬個人行為,自行承擔一切後果,與本社無關。另有一份2020年第0318号的“授權檔案”因“被授權人違規行事”,被予以撤銷。

求證

查無此機構

“鳳凰通訊社”并非認證媒體

據“鳳凰通訊社”自我簡介稱,鳳凰通訊社是于2010年在香港政府注冊的合法新聞媒體機構,具有網絡、視訊、雜志、手機直播平台、影視制作、商貿營運等多個領域和部門。目前鳳凰通訊社已經與上百家國家級媒體、境外媒體、國際媒體的網絡、電視台、報刊、雜志等主流媒體簽署了長期戰略合作協定,并與數百家國内外知名企業的金融專家開展了直接業務往來。

打開這一網站,可以看到内容大多關于時政、評論類,其欄目包括:要聞、新聞調查、鳳通短評、一帶一路等。不過,該“通訊社”的報道卻以引用官方媒體消息為主,尤其是在時政報道上,除引用官方機構文章外,鮮見自采報道。比如,《支援民營企業參與國家重大戰略》的電頭是“鳳凰通訊社轉經濟日報消息”,《我國前4月進出口同比增長28.5%》的電頭是“鳳凰通訊社轉新華社微網誌消息”,而一篇寫某書法家作品的報道為“鳳凰通訊社消息”,但該作者也并沒有以記者身份署名。

那麼,這家媒體是否是在香港注冊、在國内營運的正規機構呢?在“中國記協網”上,可以查詢到《港澳媒體常駐内地記者站及常駐記者最新名錄》,其中香港媒體有《南華早報》、鳳凰衛視、香港中國評論通訊社等25家認證媒體,鳳凰通訊社并不在列。

“鳳凰通訊社”介紹稱“與國務院‘一帶一路’中國企業走出去辦公室”合作,把中國企業引向高端市場;還與央企的“中鐵建”簽約,在全球100多個國家進行項目合作。不過,北青報記者發現,在商務部旗下有“‘走出去’公共服務平台”,但沒有上述宣稱的機構。而在中鐵建的官網上,也并沒有與鳳凰通訊社合作的任何消息。

實情

“鳳凰通訊社”隻是一家有限公司

聯系人為小股東

5月22日,在香港公司注冊處官方網站網上查詢中心北青報記者查詢到,“鳳凰通訊社有限公司”的公司登記注冊記錄,有相應編号,現狀為“現用”“仍注冊”,但其所宣稱的“香港鳳凰通訊社有限公司”和“鳳凰通訊社”均顯示為沒有記錄。

工商部門資料顯示,鳳凰通訊社在國内的營運主體是“鳳凰佳藝(北京)文化傳媒有限公司”,于2016年成立,注冊資本11800萬元,法定代表人此前為孫遜,2020年11月變更為孫多藝,二人為公司的全部股東,持股比例分别為90%和10%。目前,孫多藝擔任公司的執行董事、經理。另外,“鳳凰通訊社有限公司”的資訊顯示,這是一家在香港注冊的公司,孫遜的持股比例為99.21%,另有蔣曉晶、吳國全等股東,持股0.40%。

騙子被國家發改委揭穿,“鳳凰通訊社”撇清關系

“鳳凰通訊網”孫多藝和孫遜的個人資料

騙子被國家發改委揭穿,“鳳凰通訊社”撇清關系

“鳳凰通訊社”社長孫遜

一位做在港注冊公司中介工作的人員介紹,在香港注冊公司并不困難,營運人僅需提供簡單資料就可以注冊一家公司,公司注冊資本在1萬港元起無需驗資,一般一到兩個工作日即可收到全套資料。

實際上,鳳凰通訊社還經常利用中央電視台以及國家機構的合作名義進行宣傳。據悉,鳳凰通訊社的營運主體“鳳凰佳藝公司”的經營場所登記為“北京市中央電視台(海澱區複興路乙11号)梅地亞中心B座”,耐人尋味。

有知情人士表示,鳳凰通訊社承接各類廣告,報價每個月隻要3萬元,就可以進行廣告投放。一份其“廣告業務收費标準”顯示,在鳳凰通訊社網站上傳稿件、鳳凰通訊網插入廣告,雜志廣告月刊、圖文廣告專題廣告、會議視訊直播、視訊廣告、雜志大型專題報道、CCTV《誠信中國》電視訪談節目、電影、電視劇、紀錄片等需要分别支付價格不等的廣告費。

在鳳凰通訊社的部分廣告管道中,留有相應手機号碼和微信号碼,北青報記者嘗試聯系對方,并沒有接通。不過,在嘗試添加好友時看到,對方多個微信号碼的名稱均為“孫多藝”。

冒名

在全球多地開辦“分社”

加盟費定價數十萬元

“鳳凰通訊社是繼鳳凰集團的鳳凰衛視和鳳凰網誕生之後的又一新聞媒體機構”,鳳凰通訊社在其介紹中如此寫道。實際上,這家機構一直是冒用鳳凰集團的名義進行媒體活動。

在此前的一次公開活動中,孫遜曾這樣表示:“鳳凰通訊社與鳳凰衛視屬于鳳凰集團旗下的,是各幹各的事,互相間的自負盈虧……鳳凰通訊社在國内相當于新華通訊社,鳳凰衛視就相當于中央電視台;該公司網絡業務指的就是‘鳳凰通訊網’,一個分社每年的盈利為100萬以上,且分公司承接會議業務,每場會議盈利為一二十萬;一個分社的加盟費幾十萬。”

北青報記者發現,除了北京之外,目前鳳凰通訊社還在山西、陝西、浙江、重慶、湖北、河南、湖南等多個省份擁有分社。2018年,鳳凰通訊社還在泰國舉行國際分社授牌儀式,在法、英、德、意等13國建分社。

北青報記者看到,“鳳凰通訊社-山西”的網頁做得十分精美,欄目闆塊分為:今日頭條、時政新聞、山西資訊、熱點追蹤等。不過,北青報記者電話聯系到了其山西分社的聯系人,對方表示,目前“沒有廣告刊例價”,之後便挂斷電話不願多談。

為了吸引投資者,孫遜還表示:“到2019年初,我們在原有的80多個國家和分社的基礎上,還要增加幾十個國家的分社建設,并于3月份左右舉辦統一授牌儀式……這個平台不是一兩個人的,而是大家共同的家,隻要是參與者,誰都可以在這個平台上發揮和施展才華。到時候,凡是跟随合作或參與者,在上市後都要按貢獻配發原始股,人人都是受益者。”

真相“記者“隻有兩名且不持證,社上司多達40多人

北青報記者還看到,就是這樣一家擁有多家分社、與上百家機構擁有合作關系的“媒體”,其記者竟隻有2人。

北青報記者查詢到一份2019年其組織機構介紹包括:董事會成員7人、顧問委員會13人、總顧問2人、名譽董事8人、董事長兼社長1人、總裁1人、執行社長1人、執行總裁1人、副總裁2人、副社長5人、投資營運總經理1人、總編1人、營運總監1人、影視總監1人、行政總監1人、新聞中心2人、記者部2人、編輯部2人、廣告部2人、外聯部2人、事業部7人、工程部2人、辦公室2人、法務部2人、特邀記者4人。其中,總共73人的隊伍中,僅有2名記者,總監、社長級别的40餘人。

根據網站給出的記者名單以及記者證号碼,北青報記者嘗試在“國家新聞出版署”官網上搜尋兩名記者的名字和記者證号,結果均顯示“沒有找到您想要查詢的内容”。

目前,其官網顯示的組織機構有所變化,并無具體“記者”設定,僅顯示社長、副社長、主任級别有16人,部長、副部長16人,欄目主編、顧問15人。

昨天,北青報記者看到,從鳳凰通訊社各個網站營運及更新的情況來看,鳳凰通訊社及其下屬分社并未停止活動,也并沒有更名。一直到5月22日,上述網站仍在釋出文章。

此“鳳凰”非彼“鳳凰”冒用鳳凰集團 “鳳凰通訊社”被判賠償500萬元

2020年8月,鳳凰集團向法院起訴“鳳凰通訊社”,北京市海澱區人民法院作出一審判決,認定後者構成商标侵權和不正當競争。北京市海澱區人民法院認為,鳳凰佳藝(鳳凰通訊社在北京的營運主體)在其網站使用的“香港鳳凰通訊社有限公司”實際并不存在,是鳳凰佳藝公司虛構的企業主體,目的就是誤導公衆。要求鳳凰通訊社立即停止侵權,并賠償500萬元。

鳳凰通訊社向法院表示,“自2016年成立以來,因種種原因尚未通過經營行為擷取盈利收入。”後鳳凰通訊社提起上訴,法院認為,“截至庭審時,鳳凰佳藝公司也沒有證明其停止了侵權行為,是以應當加大侵權賠償力度,嚴厲制裁惡意侵權行為”,最終維持500萬元的賠償金額,以及4萬餘元的案件受理費。

在經曆了與鳳凰衛視的官司之後,孫遜并沒有履行500萬元的賠款判決,2021年5月8日,他被北京市海澱區人民法院列為失信被執行人,無法乘坐飛機、高鐵等交通工具。

網上履歷顯示,孫遜,1962年出生,遼甯錦州人,1991年在遼甯省黑山縣大虎山鎮做教師,後到鎮政府做宣傳幹事;1993年8月調縣廣播局,先後任電台新聞部主任,有線電視台文藝部主任,市廣播電視報編輯部主任;1998年8月考入中央電視台,之後又調到新華通訊社;2010年至現在,先後擔任“中國新聞記者協會”記者部主任,國家“新聞調查中心”主任,“鳳凰通訊社”副社長、社長,兼中央電視台欄目組策劃制片人等。不過,國家“新聞調查中心”機構經搜尋并不存在。

該機構也對孫遜的家鄉有較多的關注和報道,其為數不多的自采内容中,有一篇就是關于《遼甯省錦州市委書記參加黑山阻擊戰烈士紀念碑瞻仰儀式》,該文作者為“鳳凰通訊社特邀記者趙井然”。

本期資深編輯 邢潭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