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慶元縣淤上鄉第十五次黨代會上提出“一域一核三帶”新發展目标,謀定淤上鄉争當“共同富裕示範區山區範例”新的奮鬥方向。
“‘一域一核三帶’發展規劃為整個鄉域發展提供了看得見、摸得着的路線圖和時間表,對淤上未來的發展,我非常有信心。”日前,慶元縣淤上鄉蒲潭村黨支部書記王振武說,“我雖然已經60多歲了,但是作為一名村書記,将按照鄉黨代會各項要求,推動村黨組織發揮戰鬥堡壘作用,一步一個腳印踏踏實實幹,帶領更多村民增收緻富。”
淤上鄉距縣城14公裡,距慶元大道(高速入口)及慶元火車站約5-6公裡,是慶元通往福建政和縣、南平市的必經之地,距福建政和、松溪縣城約30公裡,交通區域優勢突出。全鄉轄9個行政村,42個自然村,戶籍人口9081人,70%以上選擇家門口就業,勞動力資源豐富。自然條件優越,是慶元最後一塊上千畝的平整地,是全縣糧食主要産地之一,素有“慶元糧倉”之稱。
長期以來,淤上鄉以打造“多彩田園、活力淤上”品牌為抓手,不斷完善黃泥弄、黃沙洋、吾田頭、翁山寨、樟坑林五大現代農業區,大力培育富硒蓮、富硒米、甜橘柚、羊肚菌、靈芝、水産養殖等10大類特色農産品,生态農業勢頭迅猛;立足翁山寨、黃泥弄、銀礦硐、浙圖舊址、塗坑老村、吾田頭沙灘、新安江風俗等旅遊資源優勢,舉辦年貨節、垂釣節、采摘節、沙灘音樂節等農事節慶活動,生态服務業煥發活力。
鄉黨委書記葉昌平介紹,新一屆鄉黨委班子到位後,組織全鄉幹部下村入戶,深入了解基層情況,詳細制定了“一域一核三帶”發展目标,勾勒“多彩田園”的美好生活藍圖,培育“活力淤上”的幹事創業熱土,争當“共同富裕山區範例”。
“一域”:即打造9個行政村+10個村級黨支部“全域黨建+共同富裕示範點”,深化“浙圖舊址”紅色根脈固本強基賦能作用,建構黨建統領基層整體智治體系,打造新時代基層黨建示範鄉。“一核”:即形成一個新的淤上城鎮集聚區,依托産業平台,打造慶元縣城副城區。
“三帶”:即一産“鄉村振興産業帶”,串連外童、石壩、蒲潭、塘根、長砻5村,發展現代農業綜合體,打造宜居宜業宜遊的未來鄉村“淤上樣闆”;二産“生态工業産業帶”,謀劃對接石壩到五都工業園區,建設坑口、蒲潭生态工業園區,加快淤上、安南、隆宮-浙閩産業示範帶建設;三産“康養休閑産業帶”,以安溪為紐帶,跨山統籌謀劃樟坑、吾田頭、淤上、山根、黃泥弄康養基地,與屏都街道坑裡村共謀打造經典文創基地,組團發展塗坑老村民宿群、局下銀礦硐-百丈尋迹探旅等康養休閑産業帶。
位于山根村投資2700多萬的方格藥業食用菌一二三産業融合提升項目(一、二期)已建成投入營運,集食宿、休閑、購物于一體的基地遊客中心,近期也将投入使用。方格食用菌一二三産業園負責人鄭國富介紹,“我們基地就是‘一域一核三帶’的一個節點,該項目将建成‘食用菌生産+産品加工+觀光旅遊+科普教育’四合一農業綜合體,對促進食用菌一二三産融合發展,助推食用菌全産業鍊的轉型更新,輻射帶動菇農增收緻富、康養小鎮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我們将利用慶元‘國家公園時代’和‘鐵路時代’的紅利視窗期,圍繞‘一域一核三帶’發展目标,着力抓好強基、躍遷、融合、借力、民生等‘五篇文章’,展現活力淤上、共同富裕、城鎮建設、鄉村振興、黨的建設等‘五大視窗’,努力把淤上打造成慶元高品質發展的強勁活躍增長極。”葉昌平表示。
【來源:麗水日報】
聲明: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将及時進行處理。郵箱位址:[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