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早打開鳳凰電視台,剛巧看見節目主持人吳小莉專訪範徐麗泰,主題是“香港的教育問題”,曾經擔任立法會主席多年,又曾是教育委員會主席,現今是“勵進教育中心”理事會主席,是以不論是資曆和見識,範太都甚有資格談香港教育問題。

範徐麗泰指出,這一代青少年的确迷失了方向,教育真的出現問題,香港回歸後,我們在這方面确實沒有關注到問題重要性。她說,今日的青少年是過于自信,而缺少自省和檢讨自己的言行是否正确,這是當初誤信外國的教學方式。
另外,她也承認“通識教育”科出錯,未有全盤考慮在推行“通識教育”科時,在教材方面沒有充分準備,太過讓教師自行演譯,令别有用心的教師可以趁此自由發揮,把自我的政治信念灌輸給學生,而通識科分數在會考成績有很重比例,是計算在考大學成績之内。
最慘的是,考評局通識科試題準許人是屬于攬炒派人士,是以才産生香港中學文憑試(DSE)曆史科,試題要求考生用提供的資料和曆史常識回答:“1900-45年間,日本為中國帶來的利多于弊,你是否同意此說?”這條引發争議的考題,最終導緻特首高度重視,并下令對通識科進行整改。
現今範太主持的“勵進教育中心”,每年都組教師團體往内地考察地方和企業發展,讓教師們親身感受國家一日發展千裡。此外,該中心又制作“星聲講故事”硬碟,讓青少年在收看時學識中國曆史人物和故事。
幸好“香港仍有善心人”和有心人,他們默默工作細水長流,令社會保持正能量,和令市民了解國情和中國曆史。
“香港這本書的确深奧難明”,大部分市民終日為口奔波,一些政經界人士則日夜為名利權苦心經營去争奪,有多少人真心愛港愛國,為香港長遠福和發展去謀劃?作為一個小市民,冷眼旁觀風雲變幻,執筆為文“不平則鳴”,偶爾看見一些值得表揚的人和事物,和大家分享,也是極大樂趣。
(多謝各位好友垂詢,謝悅漢新書《心系香港事~與二十位名人對話》已在三聯,商務,中華等書局發售,感謝支援。)
作者:謝悅漢,香港資深媒體人,曾任職《華僑日報》、《東方日報》、麗的電視、新加坡《聯合早報》,《亞洲周刊·名家部落格》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