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産業賦能、留住人才 專家學者“支招”鄉村振興

産業賦能、留住人才 專家學者“支招”鄉村振興

北京商報訊(記者 盧揚 王寅浩)在脫貧攻堅戰取得全面勝利後,鄉村振興“接棒”開啟新征途。如何做好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這篇大文章?10月26日,一場以“産業賦能鄉村振興”為主題的“2021年鄉村振興高峰論壇”在北京舉辦。

“在鄉村振興、産業賦能大背景下,要做好資料為根的系統工作,思維方式要變革。資料的占有、分析及數字的可行性論證,是鄉村振興、産業賦能基礎性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環。” 中國房地産報社社務管理委員會主任栗文忠在開場緻辭中表示。

中國扶貧開發協會會長袁文先認為,産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重中之重。産業振興是鞏固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重要措施。如果鄉村振興沒有産業鞏固和穩定,那麼前期取得的成果可能出現返貧現象,後期振興也難以繼續。

記者注意到,如何提高農民的收入問題,也是此次論壇的一個焦點。

會上,中國鄉村振興 50人論壇成員、國家鄉村振興局原規劃财務司司長任鐵民表示,鄉村振興是一群特殊的人和一個特定地區的發展問題,農業問題是其中之一。但“鄉村振興不僅僅是農業問題,非農就業非常重要,其中本地的非農就業更加重要。”

“兼業是提高農民收入的重要方法。”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資深研究員黨國英認為,要重視農民收入是否能得到提高,要解決如何把農民收入差距補上。

中國鄉村振興 50人論壇成員、國家鄉村振興局原規劃财務司司長任鐵民向到場觀衆解釋了鄉村振興的底層邏輯,并分享了鄉村振興的未來趨勢和關于如何推動鄉村産業的思考。

“如果人都跑光了,産業是沒法振興的。從某種意義上來講,留住人比産業還重要。”任鐵民認為,鄉村振興核心的問題是“怎麼留住人”,要重視農村的教育、醫療、數字化、智能化、交通物流,以及未來産業格局。

站在新起點上,從中央到地方,從國資到民企,接續奮鬥,助力鄉村振興戰略實施。未來,還将有更多企業投身到鄉村振興中來,這是時代賦予的重要使命,也很可能成為下一個新經濟風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