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對高曉松“罵不還口”的臆測

作者:頭條之前那一條

原創 八三四一 花甲心境 今天

對高曉松“罵不還口”的臆測

前不久,無意間流覽了一篇講李承鵬炮轟高曉松的文章。講到李承鵬最近接二連三撰文招惹高曉松,揭他的老底,罵他“無恥”、“雞賊”,論證他“不學無術”……而高曉松對李承鵬的招惹基本無視,沒有做出任何回應。文章認為:心高氣傲的高曉松,竟然如此能忍,顯然是因為過氣了,粉絲不買賬了,是以沒有底氣回怼了。還得出結論:罵人的時候多痛快,挨罵的時候多無奈。

對高曉松“罵不還口”的臆測

高曉松我是知道一點的,雖沒有看過他的《曉說》,但我們這代人,很少有人沒聽過他的校園歌曲,比如《同桌的你》《戀戀風塵》《青春無悔》《睡在我上鋪的兄弟》《白衣飄飄的年代》……這些歌謠不一定很經典,但在一個時期内脍炙人口,那是肯定的。是以高曉松的“才子”名頭,應該不算浪得虛名。

李承鵬我也知道一點,因為十年前我很是玩過一陣微網誌,這個李承鵬在微網誌上算是個風雲人物,每天都能見到他模仿作家王朔的語氣抖機靈,确實浪得了一點虛名。但他究竟在哪個方面取得了什麼實際成就,我就不知道了,感覺至少在文才上離王朔還很遠,也處處不如高曉松。通過罵有點名氣的人搏眼球,那是微網誌時代的自我營銷套路,李承鵬到了今天還在玩這個套路,頗讓人有點英雄末路的感覺。

對高曉松“罵不還口”的臆測

在自媒體時代勇立潮頭、在網上打架鬥毆從不示弱的高曉松,現在面對昔日好友、後為宿敵的李承鵬嚴重挑釁,竟然能做到罵不還口了,這倒是一件有點意思的事。

對這件事的臆測,我願意從最好的方面着力:清華才子高曉松,随着年齡增長,真正看明白了這個世界的很多事情,不一定真正“得道”了,但至少不急不躁了、甯靜緻遠了、“人不知而不愠”了……這真是難得的人格養成啊,實在可喜可賀!

對高曉松“罵不還口”的臆測

想起李傲與餘光中的一段公案:李敖一而再、再而三地罵餘光中為“馬屁詩人”,而餘光中在接受媒體采訪時這樣回應:“我不回答,表示我的人生可以沒有他;他不停止,表示他的人生不能沒有我。”這樣的回應,雖然境界不一定最最高,因為畢竟作了回應;但情商确實很高,風度确實很好,風範确實很大。高曉松先生的罵不還口,是不是随着年齡增長,君子人格逐漸養成而使然呢?

但願如此!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