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抗美援朝司令彭德懷,抱病回國治療期間,竟想辭去軍務當農業部長

他的一生有許多故事,多到幾天幾夜也說不完。戎馬倥偬的一生,他是一位對新中國而言意義非凡的人,而他也是一位十分具有個人特色的人,他是誰呢?

——他就是彭德懷。

抗美援朝司令彭德懷,抱病回國治療期間,竟想辭去軍務當農業部長

彭德懷

彭德懷頭上有很多的名銜,偉大的無産階級革命家、政治家、軍事家,中國共産黨、國家和軍隊的傑出上司人,其人生的履曆因為兩次重大戰争而豐富,其一是抗日戰争,其二是抗美援朝。

但是在彭德懷的一生中,也就是抗美援朝的後期,本應該在前線指揮,功成名就的彭德懷卻拒絕了毛主席委派自己做總參謀長的要求,要知道,對于總參謀長的這個職位,當時有很多人是求而不得的。那麼彭德懷為什麼要選擇拒絕這個任命呢?故事說來話長,要從彭德懷率抗美援朝戰争開始說起。

力主援朝 擔當重任

1950年10月4日下午,一架專機停留在北京上空,待飛機停下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軍委副主席、中共中央西北局第一書記、西北軍政委員會主席、西北軍區司令員彭德懷走了出來,來不及停留,他就神色匆匆直奔中南海豐澤園去了。到了豐澤園門口,等着見他的是周恩來同志,時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政務院總理。

抗美援朝司令彭德懷,抱病回國治療期間,竟想辭去軍務當農業部長

1936年5月, 彭德懷任紅軍西方野戰軍司令員兼政治委員, 在陝北留影

兩人短暫打過招呼以後,彭德懷跟随周恩來進了會議室。聽到有人進來的聲音,會議室裡随即傳出了毛澤東的招呼聲,等待幾人入座,毛澤東直入主題,告訴彭德懷,今天他們要開一個重要會議,會議的主題是讨論是否出兵援救北韓的問題。

原來,随着北韓局勢的進一步惡化,10月3日晚上,毛澤東收到了北韓外務相樸憲永送來的緊急求助信,而此時毛澤東是在有意的試探各個委員會委員的意見。毛澤東直言對彭德懷講,面對北韓的求助,大家總體而言氣勢還是十分低落的,出兵作戰的決定是很難下達的。毛澤東接連歎氣,說想聽聽彭德懷的意見。

抗美援朝司令彭德懷,抱病回國治療期間,竟想辭去軍務當農業部長

彭德懷手裡拿着剛剛看完的求助電報,心情沉重地講,從地域而言,北韓是中國的鄰國,所謂唇齒相依,中國不能坐視不管,其次,中國出兵與否更是關系到國際形勢的一件大事。但盡管如此,彭德懷沒有當即給出毛澤東肯定的意見,因為他知道,一旦決定出戰,中國将面臨的是怎樣強大的對手。這天晚上,他徹夜未眠,思考了一晚。第二天清晨,彭德懷吃過早飯後,與鄧小平碰面後,一起前往了毛澤東的房間。

抗美援朝司令彭德懷,抱病回國治療期間,竟想辭去軍務當農業部長

見到毛澤東之後,彭德懷沒有着急講話,而是先喝了一杯茶,仿佛是在醞釀什麼重大決定一樣,終于一杯茶喝完了,他開門見山的告訴毛澤東,自己願意支援出兵援朝的決策。在彭德懷心中,他認為這是一個國際主義和愛國主義相結合的問題,我們不能隻看到現在,不看将來,盡管美國的大炮十分厲害,可是大炮再厲害也不是屈服求全的原因啊。

抗美援朝司令彭德懷,抱病回國治療期間,竟想辭去軍務當農業部長

彭德懷出任第一野戰軍司令員兼政治委員時的照片

毛澤東點點頭,表示對彭德懷的話表示肯定。那麼是否打仗的問題解決了,剩下的就是派誰去打仗的問題了。毛澤東眉頭緊皺,說出了自己的内心想法。起初,這項艱巨的任務是準備交給林彪的,為什麼選擇林彪呢?

抗美援朝司令彭德懷,抱病回國治療期間,竟想辭去軍務當農業部長

原因也很簡單,因為他是解放戰争東北地區的軍事上司人,考慮到東北和北韓臨近,并且氣候也相近,在地形地勢上想必他也早有了解,這樣想來,林彪是再合适的不過的人選了。但是沒有想到的是,林彪不願意接手這個燙手山芋,他對毛澤東訴苦,說自己身體不好,神經緊張,害怕光和刺激聲。那既然林彪因病拒絕任命,毛澤東自然也就不勉強了,接連話鋒一轉,便打算把這次保家衛國的重擔交給彭德懷。

抗美援朝司令彭德懷,抱病回國治療期間,竟想辭去軍務當農業部長

抗美援朝天津市民遊行

要知道,這是一場比保衛延安更為重要的戰役,是事關整個國家乃至整個世界的戰事。彭德懷暗中思索,不久後,他隻和毛澤東講了一句話:

“我服從中央的決定!”

抗美援朝司令彭德懷,抱病回國治療期間,竟想辭去軍務當農業部長

1950年, 彭德懷臨危受命, 于10月8日就任中國人民志願軍司令員兼政委。圖為彭德懷視察志願軍某高炮陣地

就這樣,彭德懷臨危受命,不僅擔任了領隊任務,還幫助毛澤東說服了其他對此戰役持不贊同意見的委員們。我服從中央的決定,國家需要我,盡管我身患疾病也要堅決上戰場,中央需要我,就沒有個人利益可言,隻有為人民服務!

其實在國家利益面前,彭德懷不知道這次出戰需要犧牲什麼嗎?不,他心中肯定知道,那他為什麼還要臨危受命呢?隻是因為在他看來,民族危亡大于一切,抱着戰死的決心,不破不立,這也是戰争年代英雄身上的重要精神。

抗美援朝司令彭德懷,抱病回國治療期間,竟想辭去軍務當農業部長

五戰連勝 弘揚軍威

1950年10月19日,彭德懷在與戰士們商定了作戰方案之後,他便與為他送行來的高崗和志願軍上司人們匆匆告别,在一群人的目光注視下,毅然決然的上了車向鴨綠江駛去。

抗美援朝司令彭德懷,抱病回國治療期間,竟想辭去軍務當農業部長

過江圖

10月21日,彭德懷在一所建築極具北韓特色的房屋裡,和金日成見面了。彭德懷向對方轉達了毛澤東和周恩來的問候,緊接着便開始介紹這次戰役的軍事安排。中國志願軍出兵先頭部隊4軍3師,25萬高射炮團、工兵團、汽車團,19日晚上大軍已經渡過鴨綠江進入北韓。金日成向彭德懷以及中國上司人們和中國人民表示感謝,雙方經過交談以後,彭德懷便率領志願者正式投入作戰準備了。

抗美援朝司令彭德懷,抱病回國治療期間,竟想辭去軍務當農業部長

從1950年的十月下旬到1951年6月上旬,在彭德懷的指導下,中國人民志願軍和北韓人民軍與以美國為首的聯合軍進行了5次交戰。1950年10月31日,抗美援朝第一次對戰以殲滅敵軍1.5萬人告捷,這一戰深深地給聯合軍帶來重大打擊,他們企圖在感恩節前占領全北韓的計劃落空了。

戰後,聯合軍認為中國的援兵隻是對北韓象征性的救助,中國自己都已經百廢待興了,哪裡有時間去管其他國家的事。于是,在聯合軍錯誤判斷中國志願的意圖的情勢下,他們又制定了新的目标,那就是在聖誕節前攻占全北韓。

抗美援朝司令彭德懷,抱病回國治療期間,竟想辭去軍務當農業部長

戰場上的彭德懷

11月25日到12月12日是第二次戰役的時間,這一次戰役以殲滅敵軍3.6萬人,收複北韓全部國土圓滿結束,這也标志着北韓從此轉危為安。第二次作戰結束後,彭德懷決定乘勝追擊,放棄志願者休整過冬的安排,于12月31日帶領30萬人的軍隊突襲正準備度假的敵軍,最終殲敵1.9萬人,解放了漢城。至此,第三次戰役結束。

1951年3月7日,戰鬥進入了第二個階段,敵軍出動20萬大軍靠着數百架的飛機掩護強渡漢江,彭德懷帶領志願軍奮起抗戰,第四次戰役曆時一月有餘,敵軍才停止了追擊,殲敵7.8萬人。四月初,中朝聯軍在經過戰略謀劃後開始反擊,戰時曆時50天,殲敵8.2萬人。第五次戰役結束。

抗美援朝司令彭德懷,抱病回國治療期間,竟想辭去軍務當農業部長

戰争進入第二階段後,由于敵人的反擊,我軍也損耗嚴重,但是經過第五次的戰役,彭德懷再次取得交戰的主動方。在這之後,敵軍被迫轉入了防禦期,并開始産生了停戰談判的打算。

至此,經過五次戰役,彭德懷率領中朝聯軍生動向我們展現了他的戰場英姿,可是天有不測風雲,沒有辦法預料到下一步會發生什麼。換來一次次勝利的是中國人民志願軍總司令的一次次巨大犧牲,是戰場上一位位因保家衛國而慷慨就義的英勇戰士。

身體患病 請命調職

在戰争年代,沒有哪一場的勝利是輕而易舉的,每一次的勝利背後,必然是有着流血和犧牲。率領中國人民志願軍支援北韓戰争的那段時間裡,彭德懷由于身體負荷過大,身體漸漸出現了不适反應。1851年8月,彭德懷的額頭上長了一個脂肪瘤,可是當時正在作戰的激烈時期,彭德懷一心撲在戰事上,便沒有在意,不想因為治療浪費寶貴的作戰時間。

抗美援朝司令彭德懷,抱病回國治療期間,竟想辭去軍務當農業部長

正在檢閱部隊的彭德懷

但時間一久,病情越來越嚴重,彭德懷周邊的戰士們看不下去,多次對他進行規勸,讓他進行治療,但彭德懷始終無動于衷。士兵是管不住上司的,萬般無奈之下,其他将領們隻能将消息悄悄告訴了中央軍委,毛澤東知道情況後,當即決定讓彭德懷回國治療。

于是在1952年4月12日,病情持續惡化的彭德懷不得不離開北韓,回到北京進行治療。在他回到北京之後,中央給他了一個新的任職決定,那就是中央軍委副主席兼任總參謀長。

抗美援朝司令彭德懷,抱病回國治療期間,竟想辭去軍務當農業部長

1952年5月5日,周恩來探望正在接受治療的彭德懷,兩人見面喜出望外,談論了很多事情。但是讓彭德懷沒有想到的是,這次周恩來并不是來通知他可以回北韓了,而是帶來了另外一個消息。周恩來對彭德懷說“我是來請你去中南海工作的”,彭德懷一聽,震驚了,什麼軍委常委副主席,光是中南海那個地方就不是他能待的啊。更何況現在北韓戰争還沒有結束,他離開了,北韓怎麼辦?

抗美援朝司令彭德懷,抱病回國治療期間,竟想辭去軍務當農業部長

周恩來

随後,兩人就這次人員調動争論了好一會兒,彭德懷不想去中南海,但沒想到一切事情都已經安排妥當,陳赓去了北韓,作為在黃埔軍校學習過、又在北韓有着豐富作戰經驗的他,坐鎮北韓,那北韓也是萬萬不能出事的。盡管彭德懷心中并不是萬分情願,但他還是在出院後來到了中南海,暗中想着找個時間和毛主席談談這件事。

抗美援朝司令彭德懷,抱病回國治療期間,竟想辭去軍務當農業部長

陳庚

在中南海休養的這段日子裡,周圍鳥語花香,樹木青蔥,一切似乎都在預示着是美好的日子,可是彭德懷卻日日睡不踏實,他心裡惦念着戰場,深知自己脾氣暴躁,性子很急,文化水準也不高,根本不是個能當軍委副主席的樣子,并且現在國家年輕氣盛的年輕人那麼多,自己憑借着資曆硬生生的占了别人晉升的機會,那豈不是不太仁道。彭德懷越想越煩悶,心想就算自己回不了北韓,這個中央軍委的副主席的位子也是萬萬不能坐的。

抗美援朝司令彭德懷,抱病回國治療期間,竟想辭去軍務當農業部長

煩悶苦想中,彭德懷的腦中突然出現了一個人的影子,他想到了王震,那個在新疆發展農業的王震。彭德懷在1898年10月24日出生于湖南省湘潭縣石潭鎮烏石寨彭家圍子一個貧苦的農民家庭,為了家庭的生活,他從小就幹農活,沒讀過什麼書,後來也是在部隊裡練就的一身本事,這也就導緻了他除了打仗,也就對農業還比較熟悉了。

于是,彭德懷便産生了去當一個農業部長的心思。經過前後思量之後,他決定将自己的這個想法和周恩來說說,于是一通電話便打了過去。

抗美援朝司令彭德懷,抱病回國治療期間,竟想辭去軍務當農業部長

王震

沒想到,剛燃起的希望火焰很快就被澆滅了,阻隔彭德懷的去當農業部長的大有人在,不僅是周總理和毛主席。當時彭德懷剛剛帶領志願軍渡過鴨綠江打敗了強大的美國軍隊,他的聲望也随之擴大,受到萬千百姓的擁護,如果這個時候,彭德懷卸甲歸田,那豈不是要摧毀人民對他的期望?

1952年7月份,彭德懷已經恢複得差不多了,在一次政治局會議上,任命他做中央軍委副主席兼總參謀長的提議被擺上會議,提議經過在場人員的一緻贊同,就在以為一切塵埃落定的時候,彭德懷坐不住了,直言和周恩來說自己要去搞農業,是無法做這個總參謀長的,周恩來好說歹說,兩人意見始終無法統一。最後沒有辦法,隻能将這個難題交給毛主席決定了。

抗美援朝司令彭德懷,抱病回國治療期間,竟想辭去軍務當農業部長

1944年,毛澤東和彭德懷在延安

毛主席參透了彭德懷的心思,問他怎麼還是想不通,彭德懷這下沒有直接說自己想去農業部,而是說中央軍委和參謀長的職務有人比他更适合,他一一列舉。先是提到了高崗,沒想到直接就被毛主席否定了,然後他又提到了鄧小平,毛主席卻反駁說鄧小平有其他工作。

接連被否決後,彭德懷一時語塞說不出話了。這時候毛主席開口了,他告訴彭德懷給他這個職位調動不是沒有理由的,1947年之前,彭德懷就擔任中央軍委副主席和總參謀長的職務了,隻不過後來由于去西北工作,軍委的工作的才被放下,而現在毛主席想把彭德懷調任回來,是想恢複他以前的職務。

如今軍委的工作是周恩來在代理,但周恩來又是國務院總理,事情多到忙不過來,對軍委的工作也是力不從心,是以,這才需要有人來接替軍委的工作。

抗美援朝司令彭德懷,抱病回國治療期間,竟想辭去軍務當農業部長

毛澤東和彭德懷

聽到毛主席這樣說,一旁的周恩來緊跟着應和道:

“我和主席想的是一樣的,軍委的工作給你是恢複你原來的職務,我的任務太重了,非常需要你幫我分擔啊。”

彭德懷聽着二人說說停停,心終究是軟了下來,他感覺自己沒有辦法再推脫了,于是便答應了接任軍委的工作,看到彭德懷後退了一步接受了這個安排,于是毛主席便沒再提到讓他兼任總參謀長的一事。這樣一來,彭德懷的任職終于有了着落。

至此,彭德懷去當農業部長的想法也沒有再提,因病回國的彭德懷就這樣留在了國内,但是此時他依舊被保留了中國人民志願軍的總司令職位,雖然人不在戰場,但是戰場卻離不開他。

戰争終曲 再回北韓

彭德懷的軍旅生活是從1916年3月開始的,那時候他隻不過是長沙入湘軍第2師3旅6團1營1連的一名小兵,誰能想到當日的小兵一路成長,1950年北韓戰争爆發,小兵已然成為中國人民志願軍的統帥。

從彭德懷臨危受命,踏上了戰火紛飛的北韓土地開始,他在異國的戎馬生涯就牽動着每一位國人的心,毫無疑問,他指揮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的事迹是萬分重大的,一如抗美援朝之于新中國,也是意義重大的。

抗美援朝司令彭德懷,抱病回國治療期間,竟想辭去軍務當農業部長

彭德懷在中央蘇區的福建建甯縣留影,左三彭德懷

1952年7月9日,經過毛澤東和周恩來的勸說,彭德懷選擇留在北京主持中央軍委日常工作,與此同時還兼任着中國人民志願軍司令員。北韓戰争還沒有結束,彭德懷的使命還在延續。

轉眼到了1953年6月19日,雙方準備議和停戰,彭德懷奉命又一次來到了北韓, 準備在停戰書上簽字。但敵人總是不甘心其失敗, 工作又臨時發生了變動,南北韓李承晚方面還制造了破壞停戰談判的事端。

在這種情況下,彭德懷再次決定走上戰場,率領中國志願軍打響金城反擊戰,這場戰争曆時半個月,總共殲敵7.8萬多人,收複土地178平方公裡。金城反擊戰使敵人受傷嚴重,也讓他們認清了目前的形勢,由此,我方充分掌握了在停戰談判中的話語權和主動權。

抗美援朝司令彭德懷,抱病回國治療期間,竟想辭去軍務當農業部長

1953年7月28日, 經過數次交戰之後,雙方終于達成共識,彭德懷以中國人民志願軍司令官的身份鄭重地在《北韓停戰協定》上簽下了自己的名字,這也标志着我國抗美援朝戰争的圓滿結束。彭德懷在抗美援朝戰争中做出了巨大犧牲和貢獻,作為核心人物,他的存在是這場勝利的關鍵因素。

抗美援朝司令彭德懷,抱病回國治療期間,竟想辭去軍務當農業部長

後來經過北韓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會議常任委員會的決定,他們決定授予彭德懷“一級國旗勳章”和“北韓人民共和國英雄”的榮譽。8月1日,彭德懷完成使命,乘汽車離開平壤回到祖國。

心系國防 重新任職

1953年,抗美援朝戰争的勝利,為新中國的發展赢得了一個相對穩定的和平環境。但是國際視角上,以美國帝國主義為首的國家一直在營造包圍中國的陰謀,他們同一些環太平洋的國家建立了“安全條約”,也就是實質上的軍事同盟,暗中給中國施加壓力。與此同時,美國同台灣國民黨簽訂《共同防禦條約》,給中國的解放事業帶來前所未有的困難。

抗美援朝司令彭德懷,抱病回國治療期間,竟想辭去軍務當農業部長

1954年9月5日,彭德懷辭去中國人民志願軍司令員職務,卸去中國人民志願軍司令一職,并于9月29日被任命為國防部長,此後的四年間,彭德懷将自己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了這個崗位上。1955年4月,經過對國際國内形勢的研究,他提出要趕快制定新中國的戰略方針。

緊接着1956年3月,彭德懷主持召開中央軍委擴大會議,并針對《關于保衛祖國的戰略方針和國防建設問題》進行報告,提出“積極防禦”的戰略方針。後來經過調整,“積極防禦”的戰略方針成為我國指導軍事工作的總綱領和總原則,彭德懷勤奮工作,殚精竭慮,為我國的國防建設和軍隊建設建立了不可磨滅的功勳。

抗美援朝司令彭德懷,抱病回國治療期間,竟想辭去軍務當農業部長

1954年10月1日國防部部長彭德懷在慶祝建國五周年大會上宣讀國防令

在長期的革命戰争實踐中,彭德懷作為毛澤東的得力助手,南征北戰,領軍殺敵,帶領中國人民軍隊建立并逐漸壯大,深入探索符合中國戰争規律的戰略戰術,成為了我國的不朽功勳。

盡管彭德懷經過多次任職調動,期間還産生過去當農業部部長的想法,但終究是擁有卓越軍事指揮才能和豐富治軍經驗的進階作戰人才,他的一生也注定為中國的國防而戰。感謝彭德懷在長期的革命戰争中為我黨積累的寶貴精神财富,偉人已去,精神永存!

謹以此文緻敬——偉大的彭德懷元帥和毛主席,千古!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