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中國行
為慶祝中國共産黨建立一百周年,大力實施文化潤疆工程,用全方位、全流程、立體化的宣傳手段助力第一師阿拉爾市南疆兵團中心城市建設, 10月22日,由中國攝影出版傳媒有限責任公司、中國新聞出版傳媒集團、新疆生産建設兵團第一師阿拉爾市文體廣旅局共同主辦的“大美中國行-走進阿拉爾”主題采風活動在阿拉爾市文體中心正式啟幕。來自人民日報、新華社、文藝報等主流媒體的記者以及國内知名攝影家、詩人、畫家等近20人參與了采風活動。
22日下午,由阿拉爾市圖書館承辦的“大美中國行-走進阿拉爾”名家系列講座在阿拉爾市圖書館舉辦。第一師阿拉爾市政協黨組成員、副主席,師市文化體育廣電和旅遊局黨組書記、局長張士高自始至終聽取了講座,認真作了記錄。來自第一師阿拉爾市文旅系統、文聯、融媒體及各團鎮街道辦文化(圖書)館分館業務骨幹共80餘人聽取了講座。“大美中國行”組委會秘書長、中國攝影出版社總編輯吳重生作了開場第一講。他以《江南遊報》開辟“捕星錄”詩圖專欄為例,以《好照片需要好标題——兼談詩歌創作中的真善美表達》為主題,與學員分享了給照片取标題以及詩歌創作中的得與失,講解了影像素養教育的重要性,以及詩與圖之間的互補關系。
中國攝影“金像獎”得主、重慶市攝影家協會原主席馮建新以《攝影獲獎的訣竅——兼談我的攝影人生》為主題,作了長達兩個半小時的精彩演講,會場氣氛熱烈,掌聲不斷。中國人民大學畫院畫家、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何邦堅以《淺談繪畫的時代性》為題,為學員們梳理了中國畫的曆史沿革,強調“筆墨當随時代”的重要性。浙江省曲藝家協會副主席、國家一級演員、研究館員周子清以《戲劇與生活》為題,結合自己從藝近四十年來對生活愛情,工作事業,婚姻家庭,人生經曆的思考,以戲劇與生活為課題,從戲曲的“唱做念打”四功,手眼身法步五法講起,闡述如何在舞台與生活中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周子清的講座幽默風趣,現場笑聲掌聲不斷。
23日下午,“大美中國行-走進阿拉爾”座談會在阿拉爾市文化館三層文化沙龍室成功舉辦。《人民日報》大地副刊編輯張珊珊說,阿拉爾是個好地方,特别當得起“大美”這個詞,今天實地考察三五九旅屯墾紀念館和阿拉爾市圖書館以及主城區建設,沒想到阿拉爾的建設速度這麼快,建設得這麼好。相信兵團精神、胡楊精神、三五九旅精神在新時代一定能發揚光大,阿拉爾的未來更美好。
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詩人陸地說:“每次到新疆,我都像孩子一樣感到新奇,感到新鮮。阿拉爾擁有獨特的自然風光和人文景觀。相信此次大美中國行一定會成為大家人生記憶中最難忘、最珍貴的部分。”
中國作協《文藝報》評論部主任明江說,三五九旅屯墾紀念館裡所陳列的那些反映革命年代和城市初創時期的老照片給了她很大的震撼,很多時候,影像傳播效果遠遠超過文字。圖檔+文字能夠加大傳播的能量。媒體人和文藝工作者,有責任通過自己的作品,向世人呈現一個立體的、豐滿的阿拉爾。阿拉爾市的整體發展會超過人們的想象。“大美中國行”活動正逢其時。
重慶市攝影家協會原主席、知名攝影家馮建新首先感謝主辦方對本次活動的精心組織和周到安排。他說,文化潤疆的“潤”字,不是生硬的,而是潤物細無聲的。“大美中國行”活動很好,很及時。他表示,作為攝影界的一員,一定努力拍出好作品,為阿拉爾留下無愧于時代的影像資料。
新華社進階記者、中國攝影金像獎獲得者于志新表示,阿拉爾的自然風光很美,風土人情和人文景觀尤其是紅色文旅資源豐厚,他一定精心創作,拍出滿意的影像作品,無償提供給阿拉爾文旅部門使用。
阿克蘇地區攝影家協會副主席兼秘書長張晖、阿克蘇地區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兼秘書長康永紅以當地文藝界代表的身份分别作了發言,他們表示,參與“大美中國行”對他們而言,是一個加強業務交流、向大咖學習的難得機會。
第一師阿拉爾市黨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鄭志财、第一師阿拉爾市委黨校副校長任新農、阿拉爾市文化館館長裴正璐、阿拉爾市三五九旅屯墾紀念館副館長甯偉分别作了發言,對采風團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和感謝。
阿拉爾市政協黨組成員、副主席,第一師阿拉爾市文化體育廣電和旅遊局黨組書記、局長張士高在總結講話中說,“三五九旅今何在?花海飄香阿拉爾”。金秋的阿拉爾五彩缤紛,色彩斑斓,胡楊金黃,辣椒火紅,萬頃棉田猶如雲海。天瓦藍瓦藍,純淨無比。阿拉爾就是詩和遠方。在第一師阿拉爾市黨委的大力支援下和各位嘉賓的共同努力下,相信“大美中國行-走進阿拉爾”主題采風活動一定會取得豐碩的成果。
在“大美中國行”活動啟動之際,原文化部部長,中國作家協會名譽主席、著名作家王蒙欣然題詞:“預祝大美中國行-走進阿拉爾活動成功”,為參加活動的全體嘉賓題詞勉勵。王蒙著有長篇小說《青春萬歲》《活動變人形》等近百部小說,其作品反映了中國人民在前進道路上的坎坷曆程。2019年9月17日,國家主席習近平簽署主席令,授予王蒙“人民藝術家”國家榮譽稱号。
(原标題《“大美中國行-走進阿拉爾”采風活動啟幕 人民藝術家王蒙題詞勉勵》。編輯陳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