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線上記者 石小宏
連日的降溫讓人感到冬天的真的來了,稍微一不注意可能就生病啦……在寒冷的冬天,該如何養生?成都市第二人民醫院康複科醫生專業就來說說關于冬日養生的話題。
大雪食譜
從節氣來說,小雪節氣之後,天氣時常是陰冷晦暗的,此時人們的心情也會受其影響,特别是那些患有抑郁症的朋友更容易加重病情,是以需要調節自己的心态,保持樂觀,經常參加一些戶外活動以增強體質,多曬太陽,多聽音樂,讓那美妙的旋律為你增添生活中的樂趣。清代醫學家吳尚說過:“七情之病,看花解悶,聽曲消愁,有勝于服藥者也。”
除此之外的飲食調養也不容忽視,醫學大家孫思邈在《千金要方·食治篇》中說:“食能祛邪而安髒腑,悅神,爽志,以資氣血”。
大雪節氣最适宜的食物
水果:首選香蕉(香蕉含有能幫助人腦産生5——羟色胺的物質);
飲品:荸荠豆漿飲(荸荠5個絞汁,兌入250克豆漿内煮熟,加入白糖适量);
菜肴:
① 芹菜炒香菇(芹菜400克,水發香菇50克,二者加調味品同炒);
② 玫瑰烤羊心
[配料] 羊心1個,藏紅花6克,鮮玫瑰花50克或無糖玫瑰醬15克,食鹽适量。
[做法] 羊心切片備用。鮮玫瑰花搗爛取汁,放入小沙鍋内,加清水适量、藏紅花同煮,煮沸後,改文火繼續煮15分鐘濃縮取汁備用。羊心串成串,醮上玫瑰、紅花汁,在火上反複翻烤至羊心熟透即可食用。
[功效] 本品對心血不足,驚悸不甯,郁悶不舒者有補心解郁之功效。
注意: 這款菜孕婦補宜食用。
③ 芝麻兔
兔子洗淨開水煮沸5分鐘撈出,黑芝麻炒香待用,鍋内放入清水燒開後,把姜、蔥、花椒、鹽投入,再将兔子放入同煮至六成熟撈出,汁不用,鍋内重新倒入鹵汁燒沸,下入兔子鹵熟撈出切塊放入盤中,加上味精、香油,撒上黑芝麻既可食用。
以上幾款不但适宜抑郁症的朋友,對病後體弱,陰虛便秘,肺熱咳嗽同樣适用。
大雪進補
大雪是“進補”的大好時節。根據今年的氣候特點,除了調劑我們的情緒外,還應當注意兩點:
1.養宜适度:不可太過,不可不及。如果過分謹慎,則會導緻調養失度。稍有勞作則怕耗氣傷神,稍有溫差變化便閉門不出,吃飯時怕吃得太肥過于油膩進而節食少餐,這樣的狀态,都是養得太過了,不利于健康。
2.養勿過偏:綜合調養要适中。有人把“補”當作養,于是飲食強調營養,還以補益藥物為輔助。雖說食補、藥補、靜養都在養生範疇之中,但用之太過反而會影響健康。正如有些人食補太過則會出現營養過剩,過分靜養隻逸不勞則會出現動靜失調,若藥補太過則會發生陰陽的偏盛偏衰,使機體新陳代謝産生失調而事與願違。
大雪營養食譜
① 枸杞肉絲
[配料] 枸杞20克、瘦豬肉100克,青筍20克、油、鹽、砂糖、味精、紹酒、麻油、幹澱粉、醬油适量。
[做法] 枸杞子洗淨待用。瘦肉、青筍洗淨切絲,拌入入少量澱粉。炒鍋燒熱用油滑鍋,再加入适量的油,将肉絲、筍絲同時下鍋翻炒,烹入紹酒,加入砂糖、醬油、食鹽、味精攪勻,放入枸杞子翻炒緻熟,淋上麻油即可起鍋。
[功效]滋陰補血,滋肝補腎。
這是藥食合用,陰血雙補,明目健身的藥膳方。對于體虛乏力、貧血、神衰、性功能低下、糖尿病患者均有強身益壽之效。
② 火腿燒海參
[配料] 水發海參200克、火腿50克,素油、黃酒、濕澱粉、白糖、生姜、蔥白、醬油、食鹽各适量。
[做法] 海參洗淨,切成條塊,放入滾水中略燙後撈出備用。火腿切片備用。炒鍋燒熱放油之後,入蔥姜略炒,再放入海參、火腿翻炒至六、七成熟,倒入黃酒、醬油、白糖、清水,小火煨烤,燒至湯汁濃稠時,濕澱粉勾芡即完成。
[功效] 補血益精,養血充髓。最适宜精血虧虛,産後虛嬴,陽痿遺精,虛弱勞怯,久病體虛,衰老瘦弱者。
③ 蒜泥茼蒿
[配料] 大蒜3瓣,茼蒿250克,味精、食鹽、香油适量。
[做法] 茼蒿洗淨,切一寸長段,大蒜搗爛為泥備用,鍋内放入清水煮開,茼蒿下鍋開水焯3分鐘撈出,将蒜泥、味精、食鹽、香油同時放入,攪拌均勻盛盤即可。
[功效] 開胃健脾,降壓補腦。
說明: 茼蒿與肉、蛋等葷菜共炒,可提高其所含維生素A的使用率。
大蒜含有一種“配糖體”成分,可預防動脈硬化降低血壓減少血栓形成的幾率。食用大蒜最好生吃,因為大蒜中的有效成分預熱會失去作用。吃蒜後,胃消除氣味,可用濃茶漱口或吃幾枚大棗,氣味即可消除。
④ 木耳冬瓜三鮮湯
[配料] 冬瓜150克,水發木耳150克,海米15克,雞蛋1個,食鹽、水澱粉、味精、麻油适量。
[做法] 冬瓜去皮洗淨切片。木耳、海米洗淨備用。雞蛋打勻攤成蛋皮切寬片備用。
鍋内加鮮湯上火燒開,下海米、木耳煮沸5分鐘,再将冬瓜放入,開鍋後撒入食鹽、澱粉,起鍋前倒入蛋皮,淋上麻油幾成。
[功效] 生津除煩,清胃滌腸,滋補強身。
今年冬天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天灸”,“三九天灸”是依據中醫“天人相應”理論,順應四時氣候的特點,用特制的中藥在特定的穴位貼敷,達到治療、保健等目的的一種傳統療法。
該療法有溫陽益氣、健脾補腎、益肺補虛、祛風散寒等功效。能顯著提高人體免疫能力,對治療支氣管哮喘、慢性支氣管炎、過敏性鼻炎、慢性咽喉炎、體虛易感、慢性胃腸炎、消化不良、痛症等病症有明顯療效。
天灸注意事項
◆ 貼藥時間:成人貼敷3—4小時,兒童(3歲以上)貼敷半個小時—2小時,具體的時間因人而異。
◆ 貼藥後皮膚有色素沉着、潮紅、微癢、燒灼感、疼痛、輕度出水泡等表現屬于天灸療法的正常反應。如感到灼痛,應及時取下藥貼,情況較為嚴重及時就醫。
◆ 天灸貼藥部位多在頸背部、腹部、腰部。衣服穿着建議寬松、深色為佳,女士建議不穿連衣裙。貼藥當天不能遊泳,4—6小時内不要洗冷水澡。貼藥當日,戒食易化膿食物,如牛肉、燒鵝、鴨、花生、芋頭、豆類等,避免生冷食物或者進食蝦、蟹等高蛋白食物。
◆ “三九天灸”連續貼3年及以上,效果更佳。
特别提醒:感冒發燒者、急性發炎、高血壓、糖尿病、患有惡性惡性良性腫瘤、皮膚病、皮膚易過敏者、肺結核、支氣管擴張、急性咽喉炎、感染性疾病等病患者及妊娠婦女、經期婦女不适合進行天灸。三九灸不是治療慢性病的特效藥,不能完全替代其他治療,原來在服藥的慢性病患者,不要盲目減藥、停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