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降龍羅漢和伏虎羅漢究竟是誰?曆來争議很大,乾隆皇帝曾禦筆欽定

羅漢,是佛教中修行得道的聖者。

在小乘佛教中,這是佛弟子修行所能達到的最高果位。

而在大乘佛教中,一般認為,羅漢的地位在佛和菩薩之後,排在第三檔。

我國佛教中有“十八羅漢”、“五百羅漢”等說法;但就單個羅漢而言,在民間最具知名度的,還要數降龍羅漢和伏虎羅漢。

降龍羅漢和伏虎羅漢究竟是誰?曆來争議很大,乾隆皇帝曾禦筆欽定

元·佚名《十八羅漢圖》

這兩尊羅漢皆位居“十八羅漢”之列,系最後兩尊。

然而,對降龍羅漢和伏虎羅漢的名号究竟屬誰,曆來卻有不同說法。

這主要是與“十八羅漢”的形成,乃是由“16+2”演變而來有關。

在佛經中,隻有“四大羅漢”、“十六羅漢”,而無“十八羅漢”之說。

十六羅漢是釋迦牟尼佛的弟子。據經典說,他們受了佛的囑咐,不入涅槃,常住世間,護持正法,受世人的供養而為衆生作福田。

如北涼道泰譯《入大乘論》說:“尊者賓頭盧、尊者羅睺羅,如是等十六人諸大聲聞散在諸渚……守護佛法。”但沒有一一列出十六羅漢的名字。

西晉竺法護譯《彌勒下生經》則說:“大迦葉比丘、君屠缽歎比丘、賓頭盧比丘、羅雲比丘,汝等四大聲聞,要不般涅槃,須吾法沒盡,然後乃當般涅槃。”這裡指出了“四大羅漢”的名字。

降龍羅漢和伏虎羅漢究竟是誰?曆來争議很大,乾隆皇帝曾禦筆欽定

降龍羅漢

至唐代玄奘大師譯出《法住記》——全稱《大阿羅漢難提密多羅所說法住記》,難提密多羅,意譯“慶友”,是佛滅後八百年時獅子國(即今斯裡蘭卡)高僧——詳細記載了十六羅漢的姓名和住處。

《法住記》譯出後,十六羅漢逐漸受到了中土佛教徒的崇奉。大約在五代時,又增加了兩位尊者,“十六羅漢”于是演變成了“十八羅漢”。

這個演變過程,今天已經很難搞清楚了。

一些學者認為,這是為了适應漢地的吉祥數字“十八”而形成的——中國文化中喜歡使用數字“十八”,如“十八侯”、“十八學士”、“十八般武藝”等,而較少用數字“十六”,是以人們給十六羅漢加二,變成了十八羅漢。

這是佛教中國化的一個具體展現!

著名佛學家周叔迦居士認為,由十六羅漢演變成十八羅漢,主要是從繪畫方面造成的。

他指出:“十八羅漢傳說的興起,并沒有什麼經典的依據,隻是由于畫家們在十六羅漢之外加繪了兩人而成為習慣,于是引起後人的種種推測和考定。”

降龍羅漢和伏虎羅漢究竟是誰?曆來争議很大,乾隆皇帝曾禦筆欽定

伏虎羅漢

“十八羅漢”中的前十六位,出自慶友尊者所著、玄奘大師翻譯的《法住記》,幾乎沒有什麼争議;争議較大的是後加的兩位羅漢,有多種說法。

後來,人們又給十八羅漢按傳統漢語習慣取了中文名,取代了《法住記》中的漢譯名,如第一尊者賓度羅跋羅惰阇,叫“坐鹿羅漢”,第十五尊者阿氏多,叫“長眉羅漢”,等等。

最後兩位尊者,即“降龍羅漢”和“伏虎羅漢”。

由于十八羅漢的最後兩位有多種說法,是以降龍羅漢和伏虎羅漢究竟為誰,也有多種說法——

降龍羅漢和伏虎羅漢究竟是誰?曆來争議很大,乾隆皇帝曾禦筆欽定

《法住記》

1.北宋大文豪蘇轼曾為唐末五代時著名畫僧貫休的十八羅漢圖作贊十八首,每首标出羅漢名稱,其中第十七為慶友尊者,也就是《法住記》的作者;第十八為賓頭盧尊者,其實是第一尊者賓度羅跋羅惰阇的簡譯和重出。

按此說,降龍羅漢為慶友尊者,伏虎羅漢為賓頭盧尊者。

2.對于蘇轼之說,人們覺得有問題,認為慶友是造《法住記》的人,不應在住世之列;而賓頭盧則重複了。

南宋僧人志磐撰《佛祖統紀》主張,十八羅漢的最後兩位,應是迦葉尊者和君屠缽歎尊者,也就是前述《彌勒下生經》所說“四大羅漢”中,不在十六羅漢之内的二尊者。

按此說,則降龍羅漢為迦葉尊者,伏虎羅漢為君屠缽歎尊者。

降龍羅漢和伏虎羅漢究竟是誰?曆來争議很大,乾隆皇帝曾禦筆欽定

五代·貫休《十六羅漢圖》

3.到了清代,乾隆皇帝在征詢當時的章嘉活佛之後,禦筆寫定:第十七降龍羅漢是嘎沙鴉巴尊者(即迦葉尊者),第十八伏虎羅漢是納答密答喇尊者(即彌勒尊者)。

由于是皇帝欽定,是以清代多以降龍羅漢為迦葉尊者,伏虎羅漢為彌勒尊者。

4.晚清神魔小說《濟公全傳》中,說濟公是降龍羅漢轉世。

由于濟公這一形象深入人心,影響很大,是以民間又多認為降龍羅漢是濟公。

降龍羅漢和伏虎羅漢究竟是誰?曆來争議很大,乾隆皇帝曾禦筆欽定

濟公

總之,由于十八羅漢之說的流行,後來連各寺院的大殿中也往往雕塑十八羅漢像,原先的十六羅漢反倒不通行了。

而增加的最後兩尊——降龍羅漢和伏虎羅漢,由于說法多樣,至今也未統一。

-完-

【如果你覺得不錯,歡迎點贊和關注我們,碼字不易,謝謝支援!】

相關閱讀:

我國第一個寫到佛教的文學家,是東漢的大科學家張衡

降龍羅漢和伏虎羅漢究竟是誰?曆來争議很大,乾隆皇帝曾禦筆欽定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