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出版家、文化學者沈昌文于1月10日清晨,被女兒發現在睡夢中離世,享年90歲。作為前三聯書店總經理兼《讀書》雜志主編,他是出版界的功勳人物,一輩子在編輯崗位上樂此不彼,也影響過很多人。這其中包括三聯書店前總編輯李昕。

李昕
“沉痛哀悼傑出的出版家,我尊敬的三聯前輩沈昌文先生。”在接受紅星新聞記者采訪時,李昕談到,沈昌文先生的一生是“為了書籍的一生”。三聯品牌的開創,沈公功不可沒。1986年中央決定恢複三聯書店作為獨立出版機構,沈公是第一任總經理。他帶領着29個年輕的同僚,白手起家,以“新銳”和“一流”作為出版品質标準,在範用先生倡導的“文化人寫,給文化人讀”的基礎上,大膽引進西方思想文化的新觀念,“領先一步”出版了《寬容》《第三次浪潮》《情愛論》和《現代西方學術文庫》中的一大批著作,在學術文化界引起巨大反響,對促進中國當代社會思想啟蒙發揮了重要作用。三聯作為“知識分子的精神家園”的品牌,正是在這一時期形成的。可以說,沈公“領先一步”的出版理念,形成了三聯的重要傳統,直到今天,一直為有社會責任感的三聯人所堅持。
【逝者沈昌文】
沈昌文1931年9月26日生于上海,畢業于上海私立民治新聞專科學校,1951年3月至1985年12月曆任人民出版社校對員、秘書、編輯、主任、副總編輯,1986年1月至1995年12月,任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總經理兼《讀書》雜志主編。其間,出版西方經典著作《寬容》《情愛論》《第三次浪潮》以及蔡志忠漫畫、金庸著作,在社會上引起極大反響。他主持下的《讀書》雜志,被認為是“觀念最開放、思想最活躍”的刊物,先後開設了馮亦代的“西書拾錦”,王佐良的“讀詩随筆”,樊綱的“現代經濟學讀書劄記”、趙一凡的“哈佛讀書劄記”等多個兼具文學性、思想性的專欄,使《讀書》雜志成為中國知識界的一面旗幟。1996年1月退休後又發起創辦《萬象》雜志,策劃出版《新世紀萬有文庫》等。
紅星新聞記者 陳謀
編輯 包程立
(下載下傳紅星新聞,報料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