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淄博第一中學教師牛超一家,從其曾祖父當私塾先生算起,到現在在淄博職業學院任教的女兒牛明哲,祖孫五代教書育人已經有150餘年。
牛超的曾祖父牛興翼是晚清舉人,開辦私塾學堂,是這個教育世家從事教育的開始。
牛超的祖父牛善卿從事教師工作時經常走訪學生,為那些交不起學費和書費的孩子墊付學費或書費,不讓他們辍學。
牛超父親牛強泰老人近照
牛超的父親1950年開始從事教育工作,在淄博金嶺鐵礦業餘中學教學。在那裡,他想方設法幫助那些家庭貧困的孩子,家長對他特别感激。在金嶺鐵礦任教的兩年中,他與那些勞工相處得特别好。礦上的職工說,見到礦長可以不下自行車,看到牛老師即使再遠也得下車打個招呼,要不心裡不舒服。
牛超
牛超從小受到家庭潛移默化的影響,産生了長大後做一名教師的理想。高中畢業後,他成為一名民辦教師。聯考制度恢複後,他考取了淄博師範學校,1980年畢業後被配置設定到淄博第一中學工作。他工作認真負責,親近學生,關心班上每名學生。有個家住山區農村的學生,父母多病,生活非常拮據,但學習成績在班内名列前茅。牛超就從微薄的工資中拿出一部分資助他。幾十年來,類似這樣的事情數不勝數。他多次被市、區評為教學能手、優秀班主任、優秀共産黨員、師德标兵,多次被學生評為最受歡迎的教師之一。
中國教育報報道牛超一家“省級教育世家”事迹(牛超在為要上大學的女兒牛明哲整理物品)
在學生眼裡,牛超是一名好教師;在年輕教師眼裡,他是一名可敬的長者。他在工作中兢兢業業,生活中樸實勤儉。
說到女兒牛明哲,牛超很引以為傲。孩子從小乖巧懂事,學習成績優異,一直是老師眼中的優秀學生。國中、高中階段多次被評為省、市、區三好學生、優秀學生幹部。1999年聯考,她堅定地選擇了師範院校,畢業後自願當一名教師。“我記得很清楚,當時孩子說:‘爸爸,我喜歡教師這個職業。從您和爺爺身上,我看到了教師的光榮,我以後也要做一名教師。’”說起女兒,牛超很自豪。
牛明哲從大學畢業後到淄博職業學院任教,後來又考取了曲阜師範大學的碩士研究所學生,2011年又獲得了山東大學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學位,2018年被評為副教授,如今正在攻讀國外高校的博士學位。
牛超說:“女兒有兩個孩子,女孩16歲,今年剛讀高一;男孩8歲,讀國小二年級。兩個孩子受媽媽的影響,對中國傳統文化很感興趣,學書法、學國術、學剪紙,經常跟我女兒的外國學生們交流溝通。外甥女說:‘外公,我想好了,長大了,我要當一名漢語國際教師,教漢語,傳播中國傳統文化,擴大我們國家的國際影響力。’聽了孩子的話,我樂得合不攏嘴。好啊,我們家的為師傳統又有了創新,要遠渡重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