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精準“打擊”,讓癌症患者絕處逢生——九江市第三人民醫院放射治療中心新裝置新技術專題(二)

作者:九江新聞網

九江新聞網訊2021年,九江市第三人民醫院斥資引進一系列放療裝置,包括瓦裡安 Halcyon醫用直線加速器、飛利浦大孔徑CT模拟定位機、瓦裡安三維後裝近距離治療機及整套質控、附屬裝置,硬體設施躍升一大台階,跨入省内先進行列。經過一段時間的裝機、試機及人員教育訓練後,日前正式投入臨床使用。先進放療裝置的引進支撐起先進放療技術的進步,卓越的技術使惡性良性腫瘤放療日趨精準。

現能開展的技術包括适形調強放療技術(IMRT)、容積旋轉調強放療技術(VMAT)、影像引導放療技術(IGRT)、頭部立體定向放射外科(SRS)、體部立體定向放療(SBRT)、四維放療定位技術(4D-CT-SIM)、三維後裝近距離放療技術、多模式影像配準融合與圖像自動勾畫 ,均達國内水準。一系列“硬核”放療裝置的到來,意味着該院率先在江西北部區域搭建起系列高端放射治療新平台,必将為廣大癌症患者提供更多國内先進水準的高端醫療服務。

飛利浦大孔徑CT模拟定位機

精準“打擊”,讓癌症患者絕處逢生——九江市第三人民醫院放射治療中心新裝置新技術專題(二)

模拟定位是放療前的重要環節,模拟定位機是惡性良性腫瘤放射治療中制定放療計劃的關鍵裝置之一。該裝置配置有實時呼吸門控、四維移動雷射燈、放療專用碳纖維無金屬平闆床等,具有4D-CT采集功能。它傑出的工作能力,既能實作放療四維精準定位的要求,還能承擔全身主要器官臨床影像診斷、CT引導下穿刺、放射性粒子植入等重任,将為惡性良性腫瘤患者的檢查治療提供"全面精準的定位"服務。飛利浦大孔徑CT模拟定位機主要特點如下:

1. 大孔徑。該機器可以提供85厘米的超大孔徑,能滿足所有放療定位的各種特殊掃描體位要求,60厘米的真實掃描視野,對各種體位進行完整采集。檢查床定位精度達±0.25毫米,床面定位索引允許擺位系統根據治療計劃指定的位置進行鎖定,為放療定位提供了可靠的精度。

2.專用碳纖維平闆床面。與診斷CT凹形床面不同,該機器配有專用碳纖維平闆床面,保證了模拟定位掃描與治療體位的一緻性,為放療定位提供了可靠精度;且碳纖維材料對掃描圖像影響極小。

3.4D-CT采集(呼吸門控)功能。該機器具有先進的4D-CT定位功能,并提供了基于時相和幅值的後處理重建方式,用以評估惡性良性腫瘤目标和器官的運動,大大減少由于患者呼吸、心跳帶來的誤差,可以更好地實作增加惡性良性腫瘤組織的緻死劑量,降低惡性良性腫瘤周圍正常組織的照射劑量,更好地保護正常組織。

瓦裡安三維後裝近距離治療機

精準“打擊”,讓癌症患者絕處逢生——九江市第三人民醫院放射治療中心新裝置新技術專題(二)

三維後裝近距離治療,是先将施源器(硬管狀、軟管狀或針狀)放置于接近惡性良性腫瘤的人體天然腔、管道内(如宮腔、陰道、直腸、支氣管、鼻咽腔等)或将空芯針管植入瘤體,然後進行CT或核磁共振掃描獲得圖像資料,再經圖像傳輸系統傳入治療計劃系統中,醫生根據病情需要确定靶區範圍,經治療計劃系統計算劑量分布,得到滿意結果後,在有防護屏蔽的條件下啟動開關,利用計算機系統控制将放射源從貯源罐通過管道自動輸入施源容器或插植針内對惡性良性腫瘤進行放射治療。治療結束後,放射源自動回到貯源器中。

三維後裝是在CT或核磁共振圖像引導下進行的,具有治療距離短,放射源周圍局部劑量很高,周邊劑量迅速降低,治療時間短的特點。三維近距離放療技術結合三維适形放療和近距離放療的優勢,客觀地在三維的參考面對惡性良性腫瘤及周邊危及的器官進行評估,能在有效提高惡性良性腫瘤局部照射量的同時保護惡性良性腫瘤周圍正常組織,在患者移動或體内惡性良性腫瘤運動時,放射源與惡性良性腫瘤的相對位置可保持不變,惡性良性腫瘤病竈獲得很高的劑量适形度。

可治療哪些惡性良性腫瘤?

三維後裝放療裝置在宮頸癌放射治療方面有不可替代的優勢,其優點在于适形更精确、更安全可靠、副作用更少,也同樣适用于子宮内膜癌、食管癌、肺癌、鼻咽癌等。

案例

10個月前,家住永修縣的周女士(化名)出現陰道流血,随後出現陰道分泌物增多,以為隻是小毛病,沒有重視,也沒有去醫院檢查。近期,60歲的她再次出現陰道流血增多,伴陰道流液。家人趕忙将其送往九江市三醫院就診,婦瘤科檢查後發現宮頸腫物,呈菜花樣外生型。CT檢查提示:子宮頸代謝活性增高的軟組織腫塊,考慮子宮頸癌并累及子宮體及陰道;雙側盆腔數個代謝活性增高的淋巴結考慮淋巴結轉移,基本确認為“宮頸癌Ⅲ期”。

“大家對放療的印象是外部照射:一台大機器對患者的病竈部位發出射線,就能把惡性良性腫瘤細胞都殺死了。但是有一些病種,比如宮頸癌,因為子宮有自然的腔室,而且周邊沒有非常重要的敏感器官,做腔内治療效果會更好,也就是讓射線從内部照射,會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放射治療中心主任劉力介紹說,如果将直線加速器比喻成“遠焦”,即從遠處殺死惡性良性腫瘤細胞;三維後裝放療裝置則屬于“近攻”,近距離搏殺惡性良性腫瘤細胞,現在“長劍”和“匕首”都配齊了。

精準“打擊”,讓癌症患者絕處逢生——九江市第三人民醫院放射治療中心新裝置新技術專題(二)

劉力主任指揮三維後裝放療現場

劉力主任帶領放療醫護人員密切配合,成功将施源器置入患者體内。随後,患者在飛利浦大孔徑CT機下進行模拟定位,放療醫生對惡性良性腫瘤進行精準定位和靶區勾畫,實體師快速設計放療計劃。最後患者被推入後裝治療室,在放射治療師的精準操作下,經過10分35秒的治療,成功完成了此次三維後裝放射治療。完成治療後,取出施源器,患者安然傳回病房。

時代在發展,醫療技術和儀器裝置也發生着日新月異的變化,但九江市第三人民醫院全心全意為人民健康服務的責任理念卻永恒不變。未來,醫院将持續加強醫務人員對新裝置、新技術的掌握程度,持續完善醫療服務體系,努力為百姓提供更加優質、高效、便捷的醫療服務。(九江市第三人民醫院 供稿)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