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自:我愛這花花世界)
大鲸是藝術家經紀人兼策展人,也是一位戶外愛好者。她幾乎每個周末都會去野外搭帳篷。本以為露營是個大工程,得專門抽出幾天時間才可以體驗到個中樂趣。那天在她帶領下,我們即興去了距離她佛山的家一個多小時的草地紮營。她就在野外的“客廳”招待我們喝咖啡烤吐司~▼

看到大鲸穿着沖鋒衣在野外搭帳篷劈柴的樣子,也許你們很難想象,她轉個身就是穿黑色晚禮服、烈焰紅唇的都市女郎。
她調侃自己上班時是都市麗人,在戶外則是都市“野”人,兩種狀态無縫切換。她對家和遠方的态度也是如此:既可以随時拿起背包跑到南極露營待一兩個月,又留戀腳踩在家裡貓咪剛剛離開的木地闆上的每一寸溫暖。
今天就帶你們感受下她的家和她的雙面生活~
//
進門就是露營區,這個客廳有點“野”
大鲸的家是年輕人很喜歡的那種loft較高價的電梯大廈,面積大概六十平,有客廳、開放式廚房和洗手間。
▼請力力畫了個示意圖
▼客廳
▼睡房
幾乎每個剛走進進到她家的人都忍不住驚呼了一聲。因為她的客廳也太特别了!喏,就是這進門的整塊區域,被布置成了一個小型露營地。▼
大鲸平時就在這裡會客。不要以為它“華而不實”,其實所有客廳需要有的功能,這裡也全都有:“茶幾”就是這張可折疊的戶外桌、以它為中心擺着四張露營椅就是“沙發”了。
舒适度也不差!比如這種露營椅,重心比較低,坐進去就有種“癱”倒的感覺,四肢放松,跟大地很接近,好舒服。我都想買一把放家裡了。
燒水壺、茶具、手沖咖啡壺……應有盡有,細看就會發現還很講究:包就分咖啡包、午餐包好幾個;各種咖啡杯、茶杯、餐具,一人食或多人食不同容量的鍋碗瓢盆,琳琅滿目。
旁邊的置物架就是傳統客廳裡的“邊桌”了,也有負責氛圍的“小燈”,架子上放了一些燈和杯杯碟碟。
有了這麼一塊小小的營地,當她有時忙起來沒辦法去戶外露營時,她就從工作區走過來,坐在這裡,煮一壺茶,就可以從工作中逃離,假裝正在度假,這叫“精神露營法”哈哈。
▼每次露營她必帶的一個牌子,太可愛了哈哈,人生拷問!
我也體驗了一下,在這裡給自己沖了一壺茶。不得不說,營造氛圍真的很重要,瞬間從采訪狀态切換到戶外放松狀态。難怪大鲸說這是家裡最受歡迎的一個區域,朋友們來都喜歡坐在這裡聊天。
不過,她布置這個會客區并不是完全為了追求别緻的風格,還充分考慮了便利性。因為這個Loft大概60平,空間不大,露營的用具又很多,實在隔不出一個專門收納的空間了。就幹脆把它們全擺出來。平時能用,露營時把它們一打包就可以出發了。
是以她選得好多東西都可以一物多用、輕便好攜帶,桌椅基本上都是可拆卸或折疊的;儲物箱蓋上就是一張桌,鍋碗可以像俄羅斯套娃一樣折疊,友善節省空間……
在這個特别的客廳裡,連柴火都有備。大鲸信奉LNT(無痕山林)原則,去的時候野外是什麼樣,走的時候就該是什麼樣。平時就算去到允許生明火的露營地,她也會自備柴火,很少燒草地或樹根。這些松木是雲南一個開農場的朋友專門砍了給她寄來的,放在家裡倒成了一個特别的擺設。
都市麗人和都市“野”人的雙面生活,高速燃燒的人生
從“露營區”往裡走就是她的工作區,這裡和會客區完全是兩個不同世界。
大書桌、整面牆的書架、大大的電腦螢幕……一走到這裡,我感覺坐下就可以立刻開始寫稿了。
這是她刻意做的氛圍區分,作為自由職業者,很多工作可以在家處理。她希望工作區就是可以讓她爽利、快速地進入工作狀态。
作為藝術經紀和策展人,她家裡随處可見年輕藝術家的作品,包括畫啊燈啊以及各種藝術品,大都是她挖掘和代理的藝術家創作的。
比如這些造型特别的紙燈,就是年輕藝術家溫秋雯的作品,我們去拍攝的那幾天,大鲸正在籌備她的展覽,忙得不可開交。▼
我很喜歡她睡房的一幅貓咪圖,一群貓背後有一雙看不見的大手在操縱,用一種可愛的方式表現了殘酷的現實。▼
一聽我說好喜歡這幅畫,她立刻非常職業地詳細科普了畫家瓜幾拉,不得不贊歎她作為藝術經紀的職業能力!
我在她家還發現一個意外之喜——一張貓王電台複活節的海報,上面有所有DJ的形象和簽名。發現了吧,上面還有我,哈哈。就是2018年那次難忘的沙漠電台直播,那是我這些年很難忘很特别的一次體驗。而大鲸,就是那次活動的策劃人!緣分真是兜兜轉轉,妙不可言啊!
工作台的對面是整面牆的大書架,書比較雜,藝術、文學、哲學、傳記各種都有。書架上那幅男人和狗的照片,是她去古巴旅行時拍的。從繁忙的工作中一擡頭就能看到它,想必工作的動力會立刻滿格吧。
▼這是她最近看的一本徒步的書,很認真地做了筆記
我在她的辦公桌上看到了好幾隻口紅。我笑她難道一邊工作一邊補妝嘛。她哈哈大笑調侃自己:“這是我當都市麗人的裝備。”她有一櫃子護膚品、高跟鞋、晚禮服,以及幾十支口紅,數量之巨不輸露營用品。
身為“都市麗人"時的大鲸,或穿着露背晚禮服,烈焰紅唇,或換上幹練職場裝,氣場十足。▼
而身為“都市野人"的大鲸,穿上一身沖鋒衣帶上一支凡士林就足夠。▼
之前聽說她幾乎每周都要去露營,第一反應就是,她的工作肯定不忙吧。真正了解她後,她根本就是一個工作狂。
在平衡工作和愛好之間,她也經曆過很多手忙腳亂的時候,但慢慢地,也磨練出了多線程處理的經驗,比如把龐大的項目拆解成小塊;非自己不可的工作在野外做也是常事。有一次機車旅行,她坐在後座,一路颠簸中還忙着和出版社的人吵架,到下車時剛好搞定。
她說:光是到處旅行不工作也不可能。就因為平時要努力工作,才會覺得露營旅行時很放松,而每次露營旅行回來,就會更想要努力工作!
她很享受這種雙面狀态,“做都市麗人時可能别人會看到美和犀利的一面,但是到了野外就是純粹地做自己,不同的狀态體驗到的東西也是截然不同。但無論少了那一面,另一面的感受都沒有那麼強烈和極緻。”
最後大鲸總結:無論是都市麗人還是都市野人,唯一的共同點就是這兩種生活都。很。費。錢。
按“主題”定期改變軟裝
家是慢慢生長的容器
從工作區擡起頭,就可以看到樓上的睡房。空間并不大,隻隔了22平,她覺得隻要保留睡覺和收納衣服的空間就夠了,其他活動盡量在公共區域完成。
床後面的牆刷成了深藍色,配上白色床品和木地闆、櫃子,讓這個空間有一種沉靜的感覺,非常舒服放松。
她家裡有不少挂畫是去旅行時拍的照片,床頭這副就是她在南極露營時拍的。
二樓的高度夠完全不壓抑,再就是沒有做隔斷,躺在這裡就能望見整扇窗,視線比較開闊。
這并不是刻意為之,她一直想找一塊三米長的舊木頭做圍欄,因為比較難找,就暫且先空着,也不着急。她說,裝修就是這樣,不用一次到位,家是一個慢慢生長的一個容器。
她家以貓為主題的藝術品特别多,畫啊、毛氈、手機殼等等▼
一問,原來好些都是大鲸的朋友以她的兩隻喵主子為原型創作的,一下子看出這個家最受寵的是誰了~
黑貓是“姐姐”,白貓是“弟弟”,都是大鲸撿來的流浪貓。撿來的小動物很長一段時間裡對陌生人還是會比較防備,但這兩隻都很好親近,可能它們也能感受到自己在一個有愛和安全感的環境裡。
通向二樓的樓梯靠牆的位置放了塊巨大的槳闆,一問這也是她的露營道具。刻意擺了出來是因為她這期的軟裝主題就是“露營”。
哇,居然有人會按主題來布置自己的家裡。這是大概是作為策展人的職業病吧!她說因為最近一段時間都在忙展覽,沒辦法去露營,就幹脆把家裡裝成了露營風。
不光有開頭說的露營會客區。▼
還有很多細節細看都呼應了這個主題。比如大書桌上方黃銅吊燈上的裝飾,好多都是她徒步時在當地撿來的漂流木、石頭或樹葉,剛好這個燈需要一個杆就把它們用上了。▼
她每隔三四個月就會根據主題換一下,不會換大的家具,但會把家具陳列的位置換一換,軟裝的東西變一變。比如上一期是歐式鄉村風,從沙發到地毯以及挂畫的擺放,都和這期完全不同。
▼上一個階段家的樣子
她家裡的燈好多,睡房就有幾盞造型很特别的;▼
客廳也是,吊燈風格不同,但是搭配在一起很和諧,并不會打架;▼
在這個家裡,無論站在哪都會看到疏密有緻的綠意。▼
窗外望出去也是郁郁蔥蔥。▼
這是一個面積很小的陽台,但打理得很好。搬到這兒之前大鲸也是植物殺手,因為疫情期間不能出門很郁悶,朋友建議她養養植物,說這是一個延遲滿足的過程,種下去要等待它們發芽,開花,每個過程都要付出心力。
她甚至專門花錢報班去研究土壤和水的關系,學習肥料以及氣候。之後她便明白,根本不存在“植物殺手”這回事,會養死隻是因為你沒有認真去了解和研究它。
如果說家是一個慢慢生長的容器,那大鲸的家可以說是個萬花筒。随處可見的露營用具、挂畫、擺件、書……都能看出她在用心把自己的空間和生活經營得豐富多彩。
以天為被,以地為席
感受迷人的“野外”客廳
那天拍攝時,我說自己沒有體驗過露營,總覺得要準備很久,是個大工程。大鲸一拍手,說幹脆現在就帶你去感受下吧。
說走就開始打包,她的動作相當利落,完全不用人插手,我這個門外漢就在旁邊隻能打打下手。
除了家裡,她還有一些裝備像大型帳篷之類的平時就放在車裡。
我們去露營的地方就在她家附近一個江邊,大概開車不到一個小時就到了,旁邊是一個燈塔。安頓下來我們就開始搭建帳篷和天幕。有大鲸這個熟手在,比我預想得要快多了,營地很快就像模像樣。
敲敲打打的過程很放松,也不要看手機啥的,就專心手上的事情,難怪她說每次都很沉迷于這種搭建擺設。
然後就是整個露營環節裡我最喜歡的環節:野餐!燒水煮咖啡,吐司烤上,我們四仰八叉倒在露營椅上,香氣開始四溢,好舒服~尤其是篝火燃起時,聊天的氛圍一下子就不一樣了。
她說這已經是最簡化的露營了。冬天他們會在戶外吃椰子雞,配點小酒圍爐夜話;有次邀請了一個餐廳的朋友,那次大家在野外燒牛扒吃大餐;他們甚至專門有個野外菜單,比如在阿薩姆奶茶裡面加朗姆酒,把烤好的棉花糖澆在上面……聽得我心馳神往!
正安靜地享受着江風,不知是誰驚呼一聲,太陽落山了。哇,好久沒看到這麼美的夕陽了!平時總是開會開到這個時候,望到窗外高樓擠壓中的夕陽,這次卻是難得地非常開闊的視野~
江面上低低掠過的水鳥,天邊的雲霞被染成深淺的橙和紅,偶爾一兩聲輪船的汽笛聲……那種松弛和惬意難以形容。大自然是免費的,但又是最奢侈的。
最後一線夕陽從天際線消失,暮色四起,遠遠地能看到對岸的燈火。江風裡有泥土、草木青澀的味道,蟋蟀的叫聲開始此起彼伏。
我暗暗許下心願,今年一定要體驗一次完整的露營。
在野外的大鲸明顯更自在,好像到了屬于她的天地。我問她,如果你那麼享受戶外,又經常往外跑,家對你來說還重要嗎?
她說,不管旅行走了多遠,還是需要一個能回來地方,一個完全屬于自己的地方。尤其是每次露營回來,整個人又髒又累,洗個熱水澡躺在床上,兩隻貓依偎在左右,那一刻簡直太舒服了!她也忍不住問自己,為什麼要出去吃苦?但是第二天早上醒來,又開始計劃下一次的旅程。
人為什麼要旅行,可能就是為了回到家的那一刻。沒有荒野的對比,不會對家有這麼深的留戀。
▼又一次從戶外回來時大鲸發的一條朋友圈
因為要和大鲸溝通拍攝的事情,工作室好幾位小夥伴都加了她微信,然後就成了她朋友圈的忠粉。因為她的生活實在太豐富了,不是在雪山徒步,就是海邊沖浪,雷暴天騎車,或者是忙着策劃展覽……我們還開玩笑說,她在現在很流行的“躺平學”裡活成了一股清流。
那天同去的一位小夥伴感慨:“好想過上你這種生活啊!”
大鲸說:“把‘想’字去掉,别想,去做,你也可以的。
“很多人會說等我到了某個狀态就去做什麼事情,我通常都會跟他講不要去等,你可以先去做,不用做的很完美,也不用做的很大,但試着開始。就像戶外,并不需要把所有東西都配備齊全,帶個天幕帶把椅子,甚至什麼都不帶,隻要你想,就去出發。”
不管是工作、戶外還是居家生活,大鲸的态度都是不浪費不虛擲。好幾次看到她朋友圈總結說——“又是沒有被浪費的一天”。
認真地過好每一天的生活,把目光投向更廣闊的世界,勇敢地嘗試無限的可能性,充分去感受生命的精彩。這是我走進這麼多女孩的家感受到的最大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