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為位于江西省奉新縣的江西新西藍生态農業富硒猕猴桃基地。秋夏之交,猕猴桃陸續進入采摘期。 記者 劉占昆 攝
(小康中國)“中國猕猴桃之鄉”江西奉新:“小果子”走出緻富“大路子” 農旅結合助力鄉村振興
中新網江西奉新9月5日電 題:“中國猕猴桃之鄉”江西奉新:“小果子”走出緻富“大路子” 農旅結合助力鄉村振興
記者 劉占昆
“這裡的猕猴桃香甜可口,每年這個時候我都會來這裡摘上幾十斤帶回去。”在江西省奉新縣一處猕猴桃種植基地,遊客高麗一邊走一邊摘着猕猴桃,不一會兒就摘滿了一籃子。
秋夏之交,因食用口感佳、極富營養價值而被譽為“水果之王”的猕猴桃陸續進入采摘期。在“中國猕猴桃之鄉”江西省宜春市奉新縣,一些農旅結合的猕猴桃種植基地也開始熱鬧起來。
9月4日,航拍位于江西省奉新縣赤岸鎮洲子村塔埇組的江西新西藍生态農業富硒猕猴桃基地。 記者 劉占昆 攝
三面環山、森林覆寫率達64.46%的奉新縣地處江西省西北部,是猕猴桃适種區之一,也是中華猕猴桃的主要發源地之一。這裡猕猴桃資源豐富,自20世紀70年代就開始野生猕猴桃品種選育和人工栽培。
4日,中新社記者驅車來到位于江西省宜春市奉新縣赤岸鎮洲子村塔埇組的江西新西藍生态農業富硒猕猴桃基地。一眼望去,綠色掩映的大面積果棚中,裡面種植的是紅心猕猴桃。
這裡地處偏僻、依山靠水,為無公害種植提供了天然的條件。雖遠離城區,但連日來吸引了周邊縣市的衆多遊客慕名前來采摘。
走進基地果棚,記者注意到,遊客們正在棚架下躬身而行,看到挂滿枝頭的猕猴桃,有的忍不住伸手摸摸,有的拿起手機拍攝,還有的仔細挑選果大肉實的采摘……
秋夏之交,猕猴桃陸續進入采摘期。果棚架裡,猕猴桃挂滿枝頭。 記者 劉占昆 攝
“鄉村果園采摘”是現代都市人休閑生活的一個好方式,也同樣帶動了當地的經濟發展。在奉新縣猕猴桃産業協會會長徐小平看來,猕猴桃産業已是奉新縣農業的主導産業、支柱産業和富民産業,農旅融合的模式有效增加了當地農戶的收入。
官方資料顯示,截至2020年,奉新縣猕猴桃栽培面積達9萬畝,其中挂果面積近7.5萬畝,鮮果年産量達8萬噸,綜合年産值達9億元。目前,該縣猕猴桃種植、銷售、加工企業12家,猕猴桃産業從業農戶達7000餘戶,從業人員達2萬餘人。
圖為江西新西藍生态農業富硒猕猴桃基地負責人陳文龍向遊客講解猕猴桃的采摘方法。 記者 劉占昆 攝
江西新西藍生态農業科技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陳文龍告訴記者,他們通過打造一個集猕猴桃種植、貯藏、營銷、産品深加工及生态休閑旅遊為一體、三産融合發展的标準化現代農業示範園,已帶動20餘戶村民脫貧及周邊300多位城鄉勞動力實作就業。
今年58歲的本地農婦廖述菊,之前家庭收入主要依靠種地,一年到頭基本沒什麼收入。“現在在基地從事猕猴桃采摘等工作,每年都有一萬多塊錢收入,還可以照顧老人和小孩。”晌午時分,坐在房間休息的廖述菊笑着說道。
圖為遊客高麗正在猕猴桃基地的果棚裡采摘猕猴桃。 記者 劉占昆 攝
如今,奉新縣的猕猴桃種植基地不但是都市居民休閑觀光、農耕體驗的好去處,也成為農業供給側改革的引領園、科技創新的孵化園、成果應用的示範園和猕猴桃經營主體的創業園,并輻射帶動奉新縣及周邊猕猴桃種植區全面提質增效。
圖為一名遊客帶着孩子來到基地采摘猕猴桃。 記者 劉占昆 攝
“小小的猕猴桃是緻富的大産業。”中共奉新縣委統戰部副部長、奉新縣工商聯黨組書記詹鑫良表示,今年是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起步之年,奉新縣委統戰部、縣工商聯結合鄉村振興戰略,把民營企業作為鄉村振興的一支重要力量,組織商會和民營企業以産業帶動方式,助力鄉村産業振興,有效推動農民增收緻富。(完)
來源:中國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