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麥克阿瑟要向中國投原子彈,被杜魯門撤職,毛主席一語道破其軟肋序章:中山狼得志便猖狂一、麥克阿瑟再一次成了世界焦點二、杜魯門進退兩難之際,麥克阿瑟火上澆油三、在作死的道路上越走越遠,麥克阿瑟最終被免

作者:每日一段曆史

導讀

一向為人張揚跋扈的麥克阿瑟,為何被任命為“聯合國軍”總司令?

仁川登陸後美軍高歌猛進,杜魯門卻不無憂慮,他到底在擔心什麼?

志願軍發起三次戰役後美軍一敗塗地,麥克阿瑟惱羞成怒。

杜魯門打算使用原子彈,為何吓壞了美國的歐洲盟友?

戰場失利并非壓垮麥克阿瑟的最後一根稻草,導緻他丢官的原因到底是什麼?

且讓本文帶您簡要回顧北韓戰争前後戰争販子杜魯門與麥克阿瑟的自欺欺人和當年毛主席等新中國上司人的大智大勇!

麥克阿瑟要向中國投原子彈,被杜魯門撤職,毛主席一語道破其軟肋序章:中山狼得志便猖狂一、麥克阿瑟再一次成了世界焦點二、杜魯門進退兩難之際,麥克阿瑟火上澆油三、在作死的道路上越走越遠,麥克阿瑟最終被免

早年的麥克阿瑟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135">序章:中山狼得志便猖狂</h1>

1945年8月15日,盟軍西南太平洋戰區總司令,五星上将道格拉斯·麥克阿瑟出任駐日盟軍最高司令,登上了其軍事生涯的最巅峰。

這位少年得志,39歲成為西點軍校最年輕校長,47歲擔任美國奧委會主席,50歲晉升陸軍參謀長的桀骜不馴的将軍,由此當了日本的太上皇。

當年有本書,名字就叫做《天皇的皇上有五顆星》,這“五顆星”嘛,當然就是麥克阿瑟領章上的将星了。

麥克阿瑟此人具有美利堅民族的典型特質:張揚放肆,喜歡表現,勇敢善戰。

說他勇敢,是因為這哥們1917年就已經打過第一次世界大戰,當年他帶着一個師猛沖猛打,屢立戰功。他上戰場從來不戴鋼盔,把在同一個戰壕裡的巴頓都看傻了。

麥克阿瑟要向中國投原子彈,被杜魯門撤職,毛主席一語道破其軟肋序章:中山狼得志便猖狂一、麥克阿瑟再一次成了世界焦點二、杜魯門進退兩難之際,麥克阿瑟火上澆油三、在作死的道路上越走越遠,麥克阿瑟最終被免

在一戰中躊躇滿志的麥克阿瑟

據說麥克阿瑟曾經得意地對别人說:“能炸死我的炮彈現在還沒有生産出來!”

說他喜歡表現,是因為他走到哪裡都喜歡特立獨行。包括在二戰前後他戴的軍帽誇張華麗,圖案繁複,那并不是美軍的标準軍帽,而是他在1935年到菲律賓之後,菲律賓政府為了讨好他,特意給他定制的“元帥帽”。

在媒體和普通市民看來,麥克阿瑟喜歡叼玉米芯煙鬥,但他實際上并不喜歡用這種煙鬥,隻不過暴露在媒體的聚光燈前時就必然叼起以彰顯自己的獨一無二。

1944年秋天,麥克阿瑟率領浩浩蕩蕩的大軍在菲律賓登陸,本來他和一大幫等待釋出頭條新聞的記者是坐着登陸艇過來的,可是等到馬上要靠岸的時候,他突然喊:停!停!

接着,老麥不顧開船的士兵一臉懵逼,從船上跳到大概齊小腿深的海水裡,非要涉水登岸。然後,滿臉激動和崇拜的新聞記者在岸上一通狂拍:戰争英雄麥克阿瑟重返菲律賓!

麥克阿瑟要向中國投原子彈,被杜魯門撤職,毛主席一語道破其軟肋序章:中山狼得志便猖狂一、麥克阿瑟再一次成了世界焦點二、杜魯門進退兩難之際,麥克阿瑟火上澆油三、在作死的道路上越走越遠,麥克阿瑟最終被免

麥克阿瑟重返菲律賓

上岸之後,老麥驕傲地說了一句話:“我曾經說過我會回來的。”這架勢,這派頭,簡直不亞于當年凱撒大帝在亞洲大獲全勝時說的那句:“我來了,我看見,我征服!”

用現在的流行語說,麥克阿瑟就是他那個年代絕對的網紅。

說他張揚放肆,是因為此人是個絕對的利己主義者和自我中心者,為了自己的榮譽和利益可以不擇手段,這一點,和近代以來的美國不能說十分相似,簡直是一模一樣!

1932年7月經濟危機時,還是陸軍參謀長的麥克阿瑟就曾經下令武力鎮壓在華盛頓國會大廈門前集會請願,要求政府按時支付退役補助金的一戰老兵,造成多人死傷。

麥克阿瑟是以聲名狼藉,在陸軍中結怨甚廣。他對曾經自己的同袍都毫不手軟,更不要說其他國家的人民了。

曾經當過陸軍參謀長、國務卿、國防部長的美軍元老馬歇爾将軍就很看不慣麥克阿瑟的做派,毫不客氣地諷刺他說:“麥克阿瑟要是脫下軍裝,穿上西裝,就可以到好萊塢當電影明星了。”

麥克阿瑟要向中國投原子彈,被杜魯門撤職,毛主席一語道破其軟肋序章:中山狼得志便猖狂一、麥克阿瑟再一次成了世界焦點二、杜魯門進退兩難之際,麥克阿瑟火上澆油三、在作死的道路上越走越遠,麥克阿瑟最終被免

老成持重的馬歇爾對麥克阿瑟并不看好

當然,除了馬歇爾,看不慣麥克阿瑟的大有人在。

在1945年接替羅斯福成為第33任美國總統的杜魯門,其人生軌迹和麥克阿瑟相比簡直就是兩個極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杜魯門出身貧寒,小時候家裡窮讀不起書,為了謀生當過勞工、郵差、銀行辦事員,和别人合夥開公司結果公司破産倒閉,好不容易東山再起又開了一家公司,沒想到一戰爆發杜魯門應征入伍,公司被迫關門。

36歲時,從歐洲戰場退役回家的杜魯門第三次創業開了一家服裝店,緊接着美國陷入經濟危機……直到40歲,杜魯門還是個窮困潦倒的汽車推銷員。

沒想到1926年42歲的杜魯門時來運轉,剛踏入政界就一舉成名,然後屢次得貴人相助,平步青雲,一直做到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美國副總統。

有道是:時來天地皆同力!

麥克阿瑟要向中國投原子彈,被杜魯門撤職,毛主席一語道破其軟肋序章:中山狼得志便猖狂一、麥克阿瑟再一次成了世界焦點二、杜魯門進退兩難之際,麥克阿瑟火上澆油三、在作死的道路上越走越遠,麥克阿瑟最終被免

杜魯門與羅斯福

1945年4月12日羅斯福猝然去世,美國總統的王冠幾乎是從天而降一般,落在了杜魯門的頭上。

杜魯門比麥克阿瑟小4歲,當杜魯門還在為了推銷汽車會員卡而苦苦掙紮時,麥克阿瑟已經是陸軍少将,堂堂軍長,在美國軍界叱咤風雲紅得一塌糊塗。

對麥克阿瑟來說,羅斯福在時他尚不得不敬畏三分,而這個從山溝溝裡跑出來的杜魯門算哪根蔥?

是以,杜魯門對把他當成“國小生”看待的麥克阿瑟十分不滿,當看到麥克阿瑟的軍帽時,杜魯門私下對人批評說:那玩意就好像是把香腸和雞蛋搞得稀巴爛然後糊在了帽子上!

<h1 class="pgc-h-arrow-right">一、麥克阿瑟再一次成了世界焦點</h1>

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結束,美國也和其他國家一樣,馬放南山、刀槍入庫,大幅裁減軍隊數量,其中陸軍從89個師,830萬人裁減到10個師,59萬人。

杜魯門認為,像麥克阿瑟這樣在戰争時期出盡風頭的将軍們也該到了落幕的時候。

麥克阿瑟要向中國投原子彈,被杜魯門撤職,毛主席一語道破其軟肋序章:中山狼得志便猖狂一、麥克阿瑟再一次成了世界焦點二、杜魯門進退兩難之際,麥克阿瑟火上澆油三、在作死的道路上越走越遠,麥克阿瑟最終被免

在歐洲的美國憲兵閱讀納粹投降的報紙

可是天不遂人願,1950年6月25日,北韓戰争爆發,短短幾天時間,南北韓李承晚政府拼湊的十幾萬軍隊就被金日成的北韓人民軍打得土崩瓦解。

畢竟北韓人民軍的主力就是中國人民解放軍中的北韓族部隊,他們先後跟日本帝國主義、國民黨反動派死磕過,戰鬥力絕非李承晚手下日據時期的僞軍和僞警察能比。

南北韓的慘敗使得杜魯門十分焦慮,認為已經危及了美國在亞太地區的地位,7月1日,杜魯門決定派出2個師到北韓,直接幹涉北韓戰争。

早在北韓戰争爆發之初,在東京的麥克阿瑟就帶着一幫記者飛到漢城以南的水原,給驚恐萬狀的李承晚和政府官員們打氣撐腰,賺足了美國媒體的眼球和稱贊。

毫無疑問,論這兩個師的指揮官人選,沒有人比長期在亞太地區指揮戰争的麥克阿瑟更合适了。

在北韓戰争爆發後半個月,1950年7月8日,杜魯門任命麥克阿瑟為新組建的“聯合國軍”總司令、遠東美軍總司令,統一指揮美韓軍隊和其他15國的侵略軍對北北韓人民軍作戰。

麥克阿瑟要向中國投原子彈,被杜魯門撤職,毛主席一語道破其軟肋序章:中山狼得志便猖狂一、麥克阿瑟再一次成了世界焦點二、杜魯門進退兩難之際,麥克阿瑟火上澆油三、在作死的道路上越走越遠,麥克阿瑟最終被免

麥克阿瑟于1950年7月擅自通路台灣會見蔣介石

不滿歸不滿,在北韓戰争爆發初期杜魯門還是願意與麥克阿瑟合作的,因為任用麥克阿瑟打仗,打赢了是總統用人有方,有識人之明,打輸了是麥克阿瑟自己瞎指揮!

麥克阿瑟果然不負所望,在1950年9月15日冒着極大的風險指揮7萬“聯合國軍”在仁川登陸,一舉扭轉了北韓戰局。

如同菲律賓登陸那般,在老麥的幕僚團不遺餘力的炒作下,關于英明神武的麥克阿瑟将軍指揮英勇的聯合國軍在仁川登陸的報道和照片充滿了美國大刊小報的頭版頭條。

甚至連仁川登陸的成功率,都被神乎其神地吹到了“千分之一”!此時全世界會打仗的将軍,似乎就隻剩下了麥克阿瑟一個人。

這一次“力挽狂瀾”立即使麥克阿瑟回到了美國公衆視野的焦點,由于後路被切斷,深陷于半島南部的北韓人民軍頓時陣腳大亂,9月28日,美韓軍隊占領漢城,并繼續向北挺進。

麥克阿瑟要向中國投原子彈,被杜魯門撤職,毛主席一語道破其軟肋序章:中山狼得志便猖狂一、麥克阿瑟再一次成了世界焦點二、杜魯門進退兩難之際,麥克阿瑟火上澆油三、在作死的道路上越走越遠,麥克阿瑟最終被免

麥克阿瑟與李承晚緊密勾結

這時,麥克阿瑟已經完全不在乎新中國政府對“聯合國軍”擴大戰争的警告了,9月30日,他洋洋得意地給國防部長馬歇爾将軍發電報說:“我将把整個北韓半島都視為對我們的軍事行動開放。”

10月3日,周恩來總理請印度駐華大使潘尼迦給美國政府帶話:“美國軍隊正在企圖超越三八線,擴大戰争,美軍果真如此做的話,我們不能坐視不顧!”

為了讨論新中國的警告是否可能真的發生,10月15日,杜魯門與麥克阿瑟在太平洋上的小島威克島會面,當杜魯門問到周總理發表的談話時,麥克阿瑟輕蔑地說:“那不過是一種外交訛詐罷了。”

他信誓旦旦地向杜魯門保證:“戰争在感恩節前就可以結束……我希望聖誕節能将第八集團軍調回日本,再調一個師回歐洲。”

這句話無疑說中了杜魯門的心事:他比麥克阿瑟更迫切地希望北韓戰争的結束,因為歐洲無疑是美國全球戰略的重中之重,未來美軍的主要兵力兵器也隻能重點部署在歐洲。

經過二人的密謀,杜魯門決定支援麥克阿瑟全部占領北北韓的計劃,并繼續擴大北韓戰争。1950年10月19日,“聯合國軍”占領了平壤。

麥克阿瑟要向中國投原子彈,被杜魯門撤職,毛主席一語道破其軟肋序章:中山狼得志便猖狂一、麥克阿瑟再一次成了世界焦點二、杜魯門進退兩難之際,麥克阿瑟火上澆油三、在作死的道路上越走越遠,麥克阿瑟最終被免

志願軍大舉入朝

杜魯門和麥克阿瑟們所不知道的是,就在同一天,中國人民志願軍在沒有蘇聯空中掩護的情況下渡過鴨綠江,入朝參戰。

1950年10月27日,南北韓軍隊在志願軍發起第一次戰役的第三天進抵鴨綠江邊,這也是“聯合國軍”在北韓戰争中觸及的最北端。

戰争的勝利幾乎已經觸手可及,麥克阿瑟個人的聲望以及“聯合國軍”的威望在這一天達到了頂點,毫不誇張地說,此時在東京司令部裡的麥克阿瑟已經開始慶祝戰争勝利了。

然而也是從這一天開始,麥克阿瑟将開始演出這一幕的下半部分:運去英雄不自由。

<h1 class="pgc-h-arrow-right">二、杜魯門進退兩難之際,麥克阿瑟火上澆油</h1>

從1950年10月25日志願軍發起第一次戰役開始,到1月8日第三次戰役結束,“聯合國軍”折兵7萬餘人,從鴨綠江邊一直敗退到漢城以南。

12月9日,中朝聯軍收複平壤,1951年1月4日,志願軍再次進入漢城,這是自1894年鴉片戰争以來,中國軍隊第一次進入一個敵國的首都。

麥克阿瑟要向中國投原子彈,被杜魯門撤職,毛主席一語道破其軟肋序章:中山狼得志便猖狂一、麥克阿瑟再一次成了世界焦點二、杜魯門進退兩難之際,麥克阿瑟火上澆油三、在作死的道路上越走越遠,麥克阿瑟最終被免

1951年1月志願軍占領漢城

毫無疑問地,戰場上的一再失敗讓麥克阿瑟惱羞成怒。特别是美軍第9軍在三所裡的潰不成軍,和美軍第10軍在長津湖的狼狽逃竄,令自诩為“世界第一”的美國陸軍在全世界面前丢盡了顔面。

這也使得白宮和五角大樓十分憂慮,在志願軍第9兵團發起長津湖戰役的第三天,11月29日清晨, 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布萊德雷将軍給杜魯門打電話,他幹脆利索地說道:

“前方遭到災難性的失敗,事實證明中國人已經把兩隻腳都踏進來了!”

29日上午,在杜魯門緊急召開的國家安全事務會議上,國防部、陸軍部和參謀長聯席會議發表了相當一緻的明确意見。

國防部長馬歇爾将軍說:美國不應當卷入與共産黨中國的全面戰争,否則就會“陷入蘇聯精心布置的陷阱之中”。

布萊德雷将軍說:“這同樣也是參謀長聯席會議的看法,如果我們卷入與中國的一場大戰,那麼我們在歐洲的兵力就不能繼續壯大。”

麥克阿瑟要向中國投原子彈,被杜魯門撤職,毛主席一語道破其軟肋序章:中山狼得志便猖狂一、麥克阿瑟再一次成了世界焦點二、杜魯門進退兩難之際,麥克阿瑟火上澆油三、在作死的道路上越走越遠,麥克阿瑟最終被免

作為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的布萊德雷位高權重

陸軍部長佩斯則說:現在在美國内隻有1個師,即第82空降師,而國民警備隊的部隊要到3月15日才能做好準備,“知道這一點是非常重要的”。

副總統巴克利愁眉苦臉地說:麥克阿瑟之前關于“讓孩子們回家過聖誕節”的說法已經在美國國内廣為流傳,如果這一承諾不能兌現,将會加劇公衆對政府外交政策的不滿,“這樣的局勢令人沮喪”。

國務卿迪安·艾奇遜從外交層面恰到好處地給麥克阿瑟補了一刀:“我們不能忽視我們在全世界都面對着蘇聯人的事實。”

這五個人的級别個個都比麥克阿瑟高一檔,他們的意見簡直讓杜魯門抓狂:

首先,杜魯門事先構想的盡快解決北韓戰局,為美國在“自由世界”赢得巨大聲望的目的已經随着新中國的介入完全破産了。就像艾奇遜抱怨的那樣“這場戰争看起來似乎沒個頭。”

麥克阿瑟要向中國投原子彈,被杜魯門撤職,毛主席一語道破其軟肋序章:中山狼得志便猖狂一、麥克阿瑟再一次成了世界焦點二、杜魯門進退兩難之際,麥克阿瑟火上澆油三、在作死的道路上越走越遠,麥克阿瑟最終被免

百萬蘇聯紅軍足以讓美軍膽戰心驚

其次,由于北韓戰争已經掏空了美國後備的軍事力量,而國民警備隊的動員效率十分緩慢,現在美國完全無法應對另外一場地區戰争,一旦歐洲發生意外情況,那麼僅僅依靠9萬多駐歐美軍根本無濟于事。

不難想象如果蘇聯的百萬大軍乘機從柏林到的裡雅斯特的千裡戰線上發起進攻,那麼他們會輕松打穿萊茵河,直抵英吉利海峽,這對美國的全球戰略來說将帶來災難性的後果。

第三,馬歇爾、艾奇遜和布萊德雷均表示,無法想象和認同美國将與新中國在亞洲全面開戰。那樣的話,美國就會像蘇聯所策劃的,在和新中國的戰争中就把血流幹,導緻坐收漁利的隻能是斯大林。

最後但也是最尴尬的是,麥克阿瑟這個大嘴巴所誇下的海口,現在已經把美國政府放在了火上燒烤,随着戰争失利導緻不滿情緒的滋長,很快将導緻群眾對政府的信任危機。

參加會議的人員一緻認為,當務之急是首先找到一條美軍能夠穩妥地守住的防線,然後尋求體面地離開北韓。

麥克阿瑟要向中國投原子彈,被杜魯門撤職,毛主席一語道破其軟肋序章:中山狼得志便猖狂一、麥克阿瑟再一次成了世界焦點二、杜魯門進退兩難之際,麥克阿瑟火上澆油三、在作死的道路上越走越遠,麥克阿瑟最終被免

記者們的不斷追問讓杜魯門焦頭爛額

就在這樣的大背景下,杜魯門硬着頭皮在11月30日召開記者會介紹北韓局勢。當總統提到“我們将采取任何必要的步驟以滿足軍事形勢的需要”時,這立即引爆了記者們敏感的神經。

《芝加哥每日新聞》、《紐約每日新聞》、《紐約時報》的記者紛紛追問“總統所說的‘任何必要的步驟’是否包括使用原子彈?”這使得杜魯門進退兩難。

無論他如何含糊其辭,幾大報紙在記者招待會後紛紛刊出了諸如《總統今天說,正在積極考慮使用原子彈問題》的大篇幅報道。

外交層面的軒然大波随之爆發。一向好事的意大利人甚至有闆有眼地寫道:載有原子彈的飛機已經從日本機場起飛了!

這首先吓壞了英國人,在議會下院,一百多名左翼的工黨議員聯名向首相艾德禮提出抗議,聲稱如果英國政府支援杜魯門的瘋狂行為,他們将立即退出政府,而這将導緻内閣垮台。

英國議員們為何會如此“急公好義”地反對杜魯門使用原子彈呢?這個問題的答案可以從英國和法國駐聯合國大使在11月29日對美國官員的批評中找到。

麥克阿瑟要向中國投原子彈,被杜魯門撤職,毛主席一語道破其軟肋序章:中山狼得志便猖狂一、麥克阿瑟再一次成了世界焦點二、杜魯門進退兩難之際,麥克阿瑟火上澆油三、在作死的道路上越走越遠,麥克阿瑟最終被免

被吓蒙的英國首相艾德禮匆忙通路美國

在紐約,英國大使傑布爵士和法國大使肖夫爾強調說:“使用原子彈的行為無疑會使得歐洲國家被置于前線,并為蘇聯的進攻敞開了大門。”

原來,這些歐洲國家無非是不想成為美蘇戰争的第一批炮灰。對核戰争的恐懼使得歐洲人民坐立不安,以至于荷蘭代表幾乎是哭着問道:“我們是否有可能避免戰争?”

對于英國人來說還有一層擔心,即美國一旦使用核武器,則深圳河對岸的解放軍肯定會在12小時内席卷香港,把英國官員和軍隊丢到南海喂魚。

就在這樣的情況下,艾德禮不得不跑到華盛頓,要求杜魯門避免再讨論使用原子彈的問題:在北韓再增加一些正常力量的軍隊是可行的,但是,不包括核武器!

此時遠在北京的毛主席,對杜魯門的核訛詐又是如何表态的呢?其實,他早就看出了杜魯門表态背後的虛弱和狼狽!

12月3日,毛主席在會見金日成時,針對杜魯門11月30日的恐吓淡定地說:“杜魯門不敢冒險打一場原子戰争,就是像對付日本一樣,也在北韓扔原子彈,那杜魯門也沒有義務事先通知我們,讓我們先做做準備呀!”

麥克阿瑟要向中國投原子彈,被杜魯門撤職,毛主席一語道破其軟肋序章:中山狼得志便猖狂一、麥克阿瑟再一次成了世界焦點二、杜魯門進退兩難之際,麥克阿瑟火上澆油三、在作死的道路上越走越遠,麥克阿瑟最終被免

一代偉人,人民救星

毛主席一針見血地指出:杜魯門的做法實質上就是威脅與恐吓,因為每一個成熟的政治家都應該知道,原子彈最大的威力是在發射架上。

最後,毛主席風趣地說:“我們還是要謝謝杜魯門,他讓我們摸了美軍的底,無非是一隻紙老虎!”不敢真正使用原子彈,這才是杜魯門最大的軟肋。

讓杜魯門無比氣惱的是,麥克阿瑟竟似乎全然不在意他惹出的禍事,反而一再在東京對媒體大放厥詞。

他不僅打算對中國的東南沿海發動全面的轟炸,還打算動用台灣蔣介石的軍隊“反攻大陸”,反正早在1950年7月他就已經不顧美國政治規則對軍事将領開展外交活動的限制,擅自通路了台灣,并與蔣介石達成了某些約定。

不僅如此,麥克阿瑟還公開宣稱要對新中國使用原子彈,而且不是一顆兩顆,是二十顆乃至三十顆。

毫無疑問,如果麥克阿瑟手裡有原子彈,他一定在1950年11月初下令轟炸鴨綠江大橋的時候就把它們給用上了!

麥克阿瑟要向中國投原子彈,被杜魯門撤職,毛主席一語道破其軟肋序章:中山狼得志便猖狂一、麥克阿瑟再一次成了世界焦點二、杜魯門進退兩難之際,麥克阿瑟火上澆油三、在作死的道路上越走越遠,麥克阿瑟最終被免

美國進行核試驗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121">三、在作死的道路上越走越遠,麥克阿瑟最終被免</h1>

在杜魯門看來,他最多隻是發表一些虛張聲勢的外交辭令,而麥克阿瑟一定是真瘋了。無論在什麼時候,軍事都必須服從于政治,因為戰争隻不過是政治的延續。

當美國政府認為繼續北韓戰争已經沒有意義的時候,使用原子彈非但無益于使其從北韓抽身,反而會把美國進一步拖進深淵。

1951年3月,美國家安全部門甚至截聽到了麥克阿瑟與西班牙、葡萄牙駐日本大使的談話。在談話中他繪聲繪色地說道,他将把在北韓的戰争轉化為一場大規模沖突,進而徹底解決“共産主義問題”。

這令杜魯門和國務院、國防部的頭頭腦腦們目瞪口呆,他們開始懷疑,麥克阿瑟已經把自己的榮譽和利益置于美國的國家利益之上!

1951年3月,在第四次戰役即将結束時,杜魯門和他的幕僚們察覺到美韓軍隊的處境似乎有一些改善,經過一番磋商,艾奇遜和馬歇爾準備讓杜魯門發表一份關于美國打算尋求在三八線附近實作停戰,并尋求與中國談判的聲明。

麥克阿瑟要向中國投原子彈,被杜魯門撤職,毛主席一語道破其軟肋序章:中山狼得志便猖狂一、麥克阿瑟再一次成了世界焦點二、杜魯門進退兩難之際,麥克阿瑟火上澆油三、在作死的道路上越走越遠,麥克阿瑟最終被免

北韓戰場上的美軍傷員

不幸的是,參謀長聯席會議把這份聲明的大意告訴了麥克阿瑟。

這一下如同往糞坑裡扔了一顆炸彈,麥克阿瑟為了破壞政府試圖談判的計劃,進而将戰争繼續下去,竟然搶在杜魯門前面,在3月24日單獨發表了一份聲明。

聲明中不僅強調他将把戰争繼續下去,而且更大放厥詞地宣稱志願軍完全不是“聯合國軍”的對手,如果攻擊新中國的沿海和内部基地,那麼中國馬上就會崩潰。

最後麥克阿瑟說:“北韓問題的最終結局必須在軍事方面得以解決。”

當然,在毛主席和新中國的上司人們看來,這不過是為了挽回顔面而幾乎歇斯底裡的麥克阿瑟自欺欺人的夢話而已,但這卻成了壓垮杜魯門對麥克阿瑟信心的最後一根稻草。

麥克阿瑟要向中國投原子彈,被杜魯門撤職,毛主席一語道破其軟肋序章:中山狼得志便猖狂一、麥克阿瑟再一次成了世界焦點二、杜魯門進退兩難之際,麥克阿瑟火上澆油三、在作死的道路上越走越遠,麥克阿瑟最終被免

北韓戰場上狼狽的美軍

杜魯門和政府的高官們深信麥克阿瑟指揮的“聯合國軍”不僅已經無法控制,而且還會把帶往一個美國難以承受的結局。

由于麥克阿瑟的意見和之前白宮和五角大樓的意見完全背道而馳,各國政府對美國的質疑紛至沓來,他們紛紛詢問:難道美國對北韓的政策又要改變了嗎?這簡直讓杜魯門無地自容。

杜魯門深惡痛絕地說:麥克阿瑟的這一行動逼得我無可選擇,我再也無法容忍他的抗上行為了!

也難怪杜魯門如此憤怒,因為麥克阿瑟的行為已經觸及了美國政治的底線,即軍人不能對抗憲法賦予總統的權力。

4月6日,杜魯門、艾奇遜、馬歇爾、布萊德雷等人在舉行簡短的會議之後,一緻決定免除麥克阿瑟的所有職務。

麥克阿瑟要向中國投原子彈,被杜魯門撤職,毛主席一語道破其軟肋序章:中山狼得志便猖狂一、麥克阿瑟再一次成了世界焦點二、杜魯門進退兩難之際,麥克阿瑟火上澆油三、在作死的道路上越走越遠,麥克阿瑟最終被免

杜魯門和麥克阿瑟也曾經沆瀣一氣

為了不讓麥克阿瑟過于難堪,本來這一指令是陸軍部長佩斯帶到東京面交麥克阿瑟的,但由于通信故障原因,《芝加哥先驅論壇報》率先搶到了這一爆炸性消息。

這可糟了,因為到明天早上,全美國的報紙都會刊發這個頭條的!

無可奈何的白宮隻好搶在4月11日淩晨1點這個從無先例的時間召開記者會,釋出了決定解除麥克阿瑟職務的指令。

麥克阿瑟,這個野心勃勃、狂妄自大的戰争販子,最終黯然下台離開了東京,并于13年後病逝于華盛頓。

毫無疑問,不僅麥克阿瑟,任何試圖發動侵略戰争,破壞世界和平,阻撓其他國家統一的外國勢力,最後都不會有好下場!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