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沒有郭敬明,莊羽會是誰?

作者:投稿指南
沒有郭敬明,莊羽會是誰?

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作者因為被抄襲而被大衆熟知,算不算好事?

2003年12月,莊羽狀告郭敬明抄襲其作品《圈裡圈外》,從此置身輿論場的莊羽便和“郭敬明”這個名字牢牢地綁定在了一起。

後者的熱度讓“原作者”的稱号成為莊羽最引人注目的頭銜,而她原本的“寫作者”身份卻并沒有得到太多的關注。

沒有郭敬明,莊羽會是誰?

12月31日0點,郭敬明發長文就《夢裡花落知多少》抄襲《圈裡圈外》一案向原作者莊羽道歉,于正緊接其後,也在微網誌上發表聲明,向昔日鬧得不可開交的瓊瑤表達了歉意。

國家今年釋出的打擊網絡侵權盜版的“劍網2020”專項活動,再加上編劇餘飛、宋方金等上百人聯名的公開信,對抄襲一事沉默多年絕不松口的郭敬明于正趕着年終接連發文表示悔改。

不管是被迫低頭還是出自真心,2020年最後一天的道歉熱潮的确是原創者的一次勝利,而莊羽對郭敬明道歉信的回複也可以視作一次乘勝追擊。

郭敬明在道歉微網誌中表示将把《夢裡花落知多少》的版權收入全部賠償給莊羽女士,“如果莊羽女士不願意接受,我會把這筆錢捐給公益慈善機構”。

沒有郭敬明,莊羽會是誰?

對此,莊羽在接受郭敬明的道歉之後,拒絕了他的賠償,并建議将《圈裡圈外》和《夢裡花落知多少》兩本小說的收益合并在一起成立一個反剽竊基金,用以幫助原創作者維權。

此舉一出,網友直呼幹得漂亮,也有很多人開始想要了解,抄襲案之外的莊羽,究竟是何許人也。

沒有郭敬明,莊羽會是誰?

雖然和郭敬明比起來,莊羽的确是“小作者”,但在網絡文學領域她并非毫無名氣。

生于1979年的莊羽在青島念過生物專業,後來轉到新聞系。畢業之後,莊羽當過記者,也做過編劇,從多倫多留學後回國就職于瞭望東方周刊。

2006年因為打官司,莊羽結束了記者工作,開始自由職業生活。之後相繼出版了《此去經年》、《風雨讀書聲》、《圈裡圈外》、等小說,劇本《願賭服輸》和長篇散文《天堂怎麼走》。并參與了電視劇《成都,今夜請将我遺忘》(又名《都是愛情惹的禍》)、《李春天的春天》的編劇工作。

沒有郭敬明,莊羽會是誰?

2013年,人民日報刊登了一篇叫做《文學新北京:三十年無法歸攏的“新京派”》的文章。文章在結尾處寫到:

“基本上我是像豬一樣地度過我的每一天,實際上我身上的确有一種類似豬的氣質,我管它叫憂愁。當我在北京生活的時候,我習慣按照我們豬的方式把這個令人迷醉的城市分成若幹圈:工作圈,娛樂圈,朋友圍,文化圈…… 我喜歡待在我的娛樂圈裡,因為我有豬的氣質,我讨厭工作,我的電腦有時候令我産生一種欲望:嘔吐。”(《圈裡圈外》)

在北京最高人民法院判定郭敬明構成抄襲一案已有七年之際,批評家在梳理北京文學在當代的發展脈絡和已有成績時,作為抄襲者的郭敬明赫然在列。

莊羽寫作的最大特性,在于她小說裡的京腔京調,道地的北京口語,戲谑的行文風格,讓莊羽成為新京派作家的代表,獲得“王朔之後最具潛力的作家”的稱号。

但也正是上述特質讓莊羽成為郭敬明的“學習”對象,幫助他完成了從《幻城》的日本動漫風格到《夢裡花落知多少》之北京風味的進化和轉變,雖然後來也讓他為此付出了巨大代價。

但筆者在搜集相關材料的時候卻發現了一個耐人尋味的現象。

“也許我們更不應該遺漏年輕的70後、80後以及網絡作家群,這個群體是如此龐大,如此有活力。我們也隻能列舉幾個代表人物,如張悅然、崔曼莉、安妮寶貝、郭敬明、笛安、唐家三少……他們都不是老北京,但看架勢已經紮根在北京了,他們其實在構築一個極具活力的新北京文壇,甚至傳承另一個文脈”。

而莊羽頂多能被囊括進那個由于過于龐大而無法一一列舉的“網絡作家群”,這多少讓人感到無奈和諷刺。

沒有郭敬明,莊羽會是誰?

2019年,以“曾與郭敬明‘死磕’抄襲案的小說家”的身份,莊羽登上了我是演說家的舞台,分享了自己的維權經曆。

和當下廣受好評的境遇不同,十七年前的莊羽作為抄襲案的受害者,在追索正義的過程中曾遭受過大規模的網絡暴力。

23歲涉世未深的莊羽從多倫多留學回國後發現自己的小說遭到了郭敬明抄襲,憤怒之下的她一紙訴狀把當時最熱門的80後偶像派作家告上了法庭,然而随之而來的卻是——“媒體炸了,紛紛報道着一個叫莊羽的名不見經傳的小作者如何炒作”。

面對種種不利因素,莊羽沒有退卻,她辭掉了自己在《東方周刊》的工作,全身心投注在維權工作上。最終在三年之後等來了北京市進階人民法院的終審判決,讨回了屬于自己的公道。

隻是抄襲案的判決書對郭敬明的影響似乎微乎其微,敗訴後的郭敬明在拒絕道歉的同時依舊以一副“清者自清”的樣子活躍在大衆視野,接連出版新作,并向影視行業跨界轉型。

而與此同時,作為勝訴者的莊羽依舊遭受着郭敬明粉絲無休止的攻擊和謾罵。

沒有郭敬明,莊羽會是誰?

2010年,被逼無奈的莊羽在個人部落格上發表《寫給郭敬明粉絲的一些話》,對此事做出了最後的回應。

沒有郭敬明,莊羽會是誰?
沒有郭敬明,莊羽會是誰?

在宋方金等人的聯名信引發熱議之際,有媒體采訪到了編劇莊羽。

面對外界“蹭熱度”的争議,莊羽在采訪中回應說:“我和郭敬明曾經有過著作權方面的法律糾紛,十多年以前法院已經給出了公正的判決,包括經濟損失的賠償,包括精神賠償,也包括公開的賠禮道歉。

除此之外,我跟郭敬明沒有任何的私人恩怨。我參與這次聯署隻是基于我對創作的熱愛還有我的社會責任感”。

納博科夫說過,小說家有三種身份:魔法師、講故事的人和教育家。當文學變成逐利的工具,小說家作為教育家的身份就很容易被忘卻和遺棄。

作者丨青 野

「投稿指南」團隊作者/編輯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