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李玉院士入選2021“糧食英雄”

日前,由聯合國糧農組織駐華代表處與頭條三農在中國聯合發起,中國農業農村部種植業司組織的2021“糧食英雄”評選活動落下帷幕。經過第一輪專家評審和第二輪大衆投票,由我校和吉林省農業農村廳園藝特産處推薦的中國工程院院士、我校教授李玉入選2021“糧食英雄”。

據悉,聯合國糧農組織将2021年定為國際果蔬年,是以,今年的“糧食英雄”(此處“糧食”指廣義的食物概念)評選将主題定位“果蔬英雄”,以表彰在果蔬生産、減少果蔬損失與浪費和相關健康飲食推廣等方面做出突出貢獻的“果蔬英雄”。本次評選活動共評出科研類、 企業類、其他類等3個類别共6名“糧食英雄”。

李玉院士入選2021“糧食英雄”

今年已77歲高齡的李玉,是目前國内食用菌領域唯一的中國工程院院士。多年來,李玉院士率團隊走遍了吉林汪清、浙江慶元、山西臨縣、貴州銅仁、河北阜平等40多個全國深度貧困地區,推動建立了31個食用菌技術推廣示範基地,扶持食用菌龍頭企業22個,幫扶800餘個村、3.5萬餘貧困農戶徹底脫貧,年産值達350多億元。2021年2月25日,在全國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上,李玉院士被授予“全國脫貧攻堅楷模”榮譽稱号。

作為“小木耳、大産業”的領路人,李玉早在20世紀90年代,就在吉林省蛟河市黃松甸鎮、汪清縣等地開展食用菌扶貧工作,探索出“科技專家+示範基地+農業技術員+科技示範戶+輻射帶動農戶”的食用菌科技扶貧模式,并在全國率先倡導提出“北耳南擴”“南菇北移”食用菌産業發展戰略。通過李玉院士30多年努力,黃松甸鎮被打造為享譽全國的黑木耳之鄉,汪清縣、蛟河市被評定為國家級黑木耳特色農産品優勢産區。

每年初春時節,當清晨的第一縷陽光灑向山谷,李玉院士和他的學生們就早已開始了一天的跋涉,他們在大山裡踏查“尋寶”,從第一株小蘑菇拱土冒頭開始,每隔10天時間,他們就要重返山中,仔細觀察蘑菇生長狀态,小心翼翼采集樣本。這樣的工作,李玉院士堅持了40多年,做好中國人自己的食用菌資源調查與保育,是他從事科學研究畢生追求目标。近年,李玉和他的團隊成功建立了我國首個菌類種質資源庫,收集并儲存了世界範圍内栽培和野生的具有重要經濟價值的珍稀食藥用菌,涵蓋了野生種質資源共1.1萬份。其中,僅黏菌就有400餘種,占世界已知種的70%以上,還發現并命名了36個黏菌新種。

“把蘑菇情結深植生命中的修養,為蘑菇事業奉獻終身的自覺,在菌類天地間馳騁的自由,讓菇農緻富奔小康的善良。”這是李玉院士一生堅守的座右銘。

來源:食藥用菌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責編:胡鑫

稽核:劉青竹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