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孫思邈:活到了101歲,這是他一生最重要的3個養生法則,建議收藏安身之本,必資于食。——吃對了就能養多疾者,皆由春夏取冷太過——養護脾胃養護脾胃的陽氣壽天休論命,修形在本人。——壽命在于自律與習慣

作者:活法兒

孫思邈,又名孫真人,相信很多對他應該很熟悉。不同于其他名醫,他除了看病的方子,更寫了很多養生之道,今天就推薦給大家他一生中最重要的3個養生法則。

孫思邈:活到了101歲,這是他一生最重要的3個養生法則,建議收藏安身之本,必資于食。——吃對了就能養多疾者,皆由春夏取冷太過——養護脾胃養護脾胃的陽氣壽天休論命,修形在本人。——壽命在于自律與習慣

因為他的養生之道,最令人信服。作為古代名醫,他活了101歲,并且是無疾而終。作為平均壽命僅僅60歲的唐代,孫思邈真乃「孫真人」——真是「修真得道之人」。

他并非先天健壯,反而從小卻體弱多病,家裡為了給他治病,幾近傾家蕩産,是以他從小就懂得「人命至重,有貴千金」的道理。

立志從醫,并成為一名精誠大醫,他的著作《千金方》,便是取自「有貴千金」中的「千金」。把人的性命看得如此重要,他認為每個人能否健康長壽,絕不是命裡注定,而是掌握在自己手中,保養有方,就能長命百歲。自己身體力行,醫病更養生,在百歲時仍是少壯面龐。

這樣一位真人,他的養生之法,并非丹藥,而就在生活日常裡,這三點我們也可以學起來。

孫思邈:活到了101歲,這是他一生最重要的3個養生法則,建議收藏安身之本,必資于食。——吃對了就能養多疾者,皆由春夏取冷太過——養護脾胃養護脾胃的陽氣壽天休論命,修形在本人。——壽命在于自律與習慣

上醫醫未病,中醫醫欲病,下醫醫已病——孫思邈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124">安身之本,必資于食。——吃對了就能養</h1>

雖然從小是個藥罐子,但他主張食養,認為「食能排百邪而安髒腑,悅神爽志以資血氣」。食物平和而少有副作用,這也是我們日常可以随時調整的。

孫思邈:活到了101歲,這是他一生最重要的3個養生法則,建議收藏安身之本,必資于食。——吃對了就能養多疾者,皆由春夏取冷太過——養護脾胃養護脾胃的陽氣壽天休論命,修形在本人。——壽命在于自律與習慣

關于吃,孫思邈說了很多需要注意的點,堅持下來,讓它成為你的習慣:

善養性者,先饑而食,先渴而飲。

也就是說,如果不餓,就先不吃飯,不渴也不必飲水。

食欲數而少,不欲頓而多,則難消也。

吃飯次數可以多,但一次不要吃太多,否則難以消化

每學淡食,食當熟嚼,使米脂入腹,勿使酒脂入腸。

淡味養人,少吃厚膩滋膩味道的食物,多吃五谷,少喝酒

勿食生肉傷胃,一切肉須煮爛停冷食之

東方人脾胃不及西方人,吃肉要吃熟的,而且不要吃冷的。

飽食即卧,乃生百病,不消成積聚。

吃飽了不要馬上睡覺,容易積食。可以去散步。

觸寒來者,寒未解食熱,成刺風。

從天寒地凍的地方回來,先等一會兒,等到徹底暖了,再來吃熱食。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130">多疾者,皆由春夏取冷太過——養護脾胃</h1>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131">養護脾胃的陽氣</h1>

我們的脾胃是在什麼時候受到傷害的呢?孫思邈認為是在春夏。春夏天氣熱,人們往往不顧及脾胃,甚至特意吃涼消暑,以至于傷害了脾胃陽氣。

脾胃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五髒六腑身體能量均賴于此。傷了脾胃,時間長了,身體的氣血供應少了,内部無力生化,外部無力抗邪,便很生出更多疾病。

孫思邈:活到了101歲,這是他一生最重要的3個養生法則,建議收藏安身之本,必資于食。——吃對了就能養多疾者,皆由春夏取冷太過——養護脾胃養護脾胃的陽氣壽天休論命,修形在本人。——壽命在于自律與習慣

是以,孫思邈特别注意養護脾胃。

「若要安,三裡常不幹」。——孫思邈

孫思邈最推崇的穴位,就是足三裡穴,所謂常不幹,就是常常艾灸着,古人艾灸兇猛,艾灸的地方出現水泡,疤痕等等濕潤的狀态。

足三裡這個穴位很好找,之前我們還有一個視訊,幫你找到真正的足三裡穴:

視訊加載中...

怎麼艾灸呢?足三裡以艾條懸灸為好,将艾條的一端點燃,對準足三裡穴,在距皮膚2~3厘米處固定,進行熏烤,使局部有溫熱感而無灼痛。也可以用這種艾灸盒,配上短的艾柱,來解放雙手。每天10~15分鐘。

孫思邈:活到了101歲,這是他一生最重要的3個養生法則,建議收藏安身之本,必資于食。——吃對了就能養多疾者,皆由春夏取冷太過——養護脾胃養護脾胃的陽氣壽天休論命,修形在本人。——壽命在于自律與習慣

摩腹,疏通中焦脾胃

「平日點心飯訖,即自以熱手摩腹」——孫思邈

吃完飯就來摩腹,方法簡單,飯後将雙手搓熱,放于上腹部(胃的上端),自上而下,輕輕向下推到小腹,用不上一兩分鐘,便會察覺效果,邊散步邊做也好。

孫思邈:活到了101歲,這是他一生最重要的3個養生法則,建議收藏安身之本,必資于食。——吃對了就能養多疾者,皆由春夏取冷太過——養護脾胃養護脾胃的陽氣壽天休論命,修形在本人。——壽命在于自律與習慣

摩腹從孫思邈這時候就已經很重視了,特别是吃撐了之後,更要摩腹,手動幫助消化,避免脾胃難受,也能多運化出一些氣血。

後人更是有了仙人摩腹法,疏通中焦脾胃,排走垃圾,改善便秘,祛濕化濁,改善上熱下寒,摩腹的好處真的太多了。

到底要怎麼推呢?

首先得抹點油,行氣活血,推揉也會更省力更深透。

孫思邈:活到了101歲,這是他一生最重要的3個養生法則,建議收藏安身之本,必資于食。——吃對了就能養多疾者,皆由春夏取冷太過——養護脾胃養護脾胃的陽氣壽天休論命,修形在本人。——壽命在于自律與習慣

推腹非常簡單,兩手中間三指相接,由心窩腹中線部位推下,直推至恥骨聯合處,共21次。

孫思邈:活到了101歲,這是他一生最重要的3個養生法則,建議收藏安身之本,必資于食。——吃對了就能養多疾者,皆由春夏取冷太過——養護脾胃養護脾胃的陽氣壽天休論命,修形在本人。——壽命在于自律與習慣

推幾下肚子就咕咕叫了

如果推腹時感覺到細微的硬塊、結節、氣團、痛點……記得着重按摩這些區域。以拇指外的四指,稍稍用力撥揉,可以把深部的毒素引到淺表來,把阻滞點揉開,散掉。用勁要靈活掌握,不要太大,以免傷到内髒。

撥揉時,如果出現青紫的瘀點,不用怕,那些都是陳舊的淤血被翻出來,從此不再阻塞經絡了。而聽胃腸鳴叫,打嗝放屁更是常見的。

慢慢你的手,越來越敏銳,腳底熱乎乎,還有濕氣出來。

孫思邈:活到了101歲,這是他一生最重要的3個養生法則,建議收藏安身之本,必資于食。——吃對了就能養多疾者,皆由春夏取冷太過——養護脾胃養護脾胃的陽氣壽天休論命,修形在本人。——壽命在于自律與習慣

肚臍兩側天樞穴附近常出現堵點

推腹時塗上油,那種順滑感你想不到。

之前沒有油的時候,幹推腹,感覺力都浮于表面,再往下走就會澀,放上油,特别是延展性強而且不膩的油,推腹簡直太享受了。

順着油的滑潤,一下子就可以把肚子的肉肉更深的推下去至少兩公分,還不會覺得有多疼,不知不覺,刺激到更深的阻滞點。

推腹可以手動幫助身體,讓氣機舒暢,身體裡的濁氣,濁水,濁物便會排出來,人就會變得輕盈。那時候再去吃東西,才會真正成為我們的養分,而不是添一份新的垃圾。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144">壽天休論命,修形在本人。——壽命在于自律與習慣</h1>

孫思邈強調日常習慣對壽命的影響,他說:「壽天休論命,修形在本人。」

分享他的《養生銘》給你,希望你能和他一樣長壽,最最重要的是,無論活到八十歲,九十歲,一百歲,都可以做到無疾而終,那真的是有福之人才可以有的。

怒甚偏傷氣,思多太損神,

神疲心易役,氣弱病來侵。

勿使悲歡極,常令飲食均。

再三防夜醉,第一戒晨嗔。

亥寝鳴天鼓,晨興漱玉津。

妖邪難犯己,神氣自全身。

若要無諸病,常當節五辛。

安神宜悅樂,惜氣保和純。

壽天休論命,修形在本人。

若能遵此理,平地可朝真。

孫思邈:活到了101歲,這是他一生最重要的3個養生法則,建議收藏安身之本,必資于食。——吃對了就能養多疾者,皆由春夏取冷太過——養護脾胃養護脾胃的陽氣壽天休論命,修形在本人。——壽命在于自律與習慣

關注你的健康困擾,關心你的飲食起居,關注活法兒,每天一篇新鮮養生幹貨送給你,我們一起追求美好生活和健康養生。感謝閱讀,明天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