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零排水澳洲淡水小龍蝦工廠化繁育技術
黃志鵬等
筆者通過對澳洲淡水小龍蝦室内繁養殖技術的研究及相關資料的查閱,總結出一套經濟、實際可行的室内零排水澳洲淡水小龍蝦工廠化繁育方法,供廣大從業人員借鑒與參考。[吉山花瑤自媒體網絡首發]
一、養殖用水系統
這是将澳洲淡水小龍蝦養殖系統中的日常養殖用水經過過濾、消毒、消氮等方法處理後,過濾水再回到養殖系統中重複利用的一種高效環保養殖方式。傳統的全封閉循環水養殖系統是集水産養殖、裝置改造、微生物、機械自動化、環境科學等多技術交叉的高成本、高技術養殖方式。
雖然可以利用生物、實體、化學等方法淨化水體,但因其技術含量高、裝置成本高等因素,仍無法大範圍地在廣大養殖戶和企業中推廣應用。
本研究設計的高效養殖用水系統以經濟、實用性、易推廣為前提,具有成本低、耗水量少、節能減排等優點。旨在面向廣大養殖戶及企業,通過簡化和優化全封閉循環水養殖系統,配合高效規模化澳洲淡水小龍蝦育苗技術,以此來推動澳洲淡水小龍蝦在中國淡水蝦類市場的發展。
1.養殖系統
日常養殖池以傳統室内養殖池為主,但進排水口需滿足一定的要求,以澳洲淡水小龍蝦底栖的生物習性為原則,日常養殖流水要求通過池水上層流入,池底流出,最大化交換底層水體。是以,在養殖過程中,本養殖實驗使用配套規格的雙套管結構,内套管控制水位,外套管控制底層流水。流出的水經管道進入水處理系統。
2.過濾系統
日常養殖用水流入過濾池後,首先經一級過濾池進行殘餌及糞便過濾,一級過濾池以生物過濾網為過濾填充料。随後流入二級過濾池,二級過濾池的過濾填充材料為人工海綿,進一步過濾細小殘渣。經兩級過濾後,過濾水進入臨時蓄水池,臨時蓄水池中安裝防水式紫外線消毒燈具,同樣發揮初步消毒殺菌作用。
3.消氮系統
消氮系統主要是通過微生物的硝化與反硝化作用,将過濾水體中多餘的氨氮、亞硝酸鹽等去除。經臨時蓄水池反複消毒殺菌後的過濾水,再通過潛水泵泵入消氮裝置中,消氮系統主要以全封閉水箱(直徑20厘米、高3米)和填充的塑膠生物濾膜填料或者生物過濾網為主。在過濾系統運作前的1~2周接種硝化細菌,以達到在水箱的填料中建構穩定微生物濾膜的目的。
4.蓄水池(消毒殺菌池)
經消氮處理後的過濾水,最終流入蓄水池,蓄水池同樣發揮着最終消毒殺菌的作用。首先,蓄水池内安裝多個氣石,對最終處理後的養殖用水進行大曝氣,通過氣體作用排出小分子有毒物質。此外,定期對蓄水池的水進行消毒殺菌,主要方式用強氯精或二氧化氯等強效水産消毒用品進行消毒殺菌,随後用大曝氣和添加硫代硫酸鈉的方式去除餘氯。經上述過濾系統處理的過濾水再通過潛水泵泵入澳洲淡水小龍蝦的養殖池中,滿足日常澳洲淡水小龍蝦的用水。
二、澳洲淡水小龍蝦人工繁育
本文主要在實際生産總結的基礎上,結合高效養殖用水系統,進一步優化和完善澳洲淡水小龍蝦工廠化批量繁育技術,以達到大規模生産苗種的目的。經過3個月的室内繁育實驗,澳洲淡水小龍蝦雌蝦抱卵率為(87.33±1.73)%,蝦苗孵化率為(95.33±2.03)%;通過對開口餌料的合理搭配,出膜仔蝦生長到2厘米以上時,其成活率為(93.33±2.02)%。
1.親蝦的管理及營養
選取70~90克/尾規格、附肢完整、體質健壯的澳洲淡水小龍蝦親蝦,區分雌雄(雄蝦螯足粗大,并且前端有透明、柔軟的紅色薄膜;雌蝦螯足較小,無明顯的紅色薄膜),随後雌雄隔離飼養,進行繁殖前的營養強化。放養密度必須合理,其中雌蝦的放養密度以5尾/米
2 為宜,雄蝦的
放養密度以 10~15 尾/米
2 為宜。養殖條件方面,
每個養殖池保證長期微流水,水體深度在30厘米左右,水溫20~22℃,每個養殖池設計若幹個氣石,保證日常水體的氧氣充足,并且養殖池底部鋪設充足的躲避物(竹筒、瓦片、PVC管等)。
經過對多隻産後一周的雌蝦解剖實驗發現,澳洲淡水小龍蝦雌蝦産後性腺發育期有很大程度的差異,其中大部分卵巢處在Ⅱ期,小部分在Ⅳ期。是以,對雌雄親蝦産前單獨分開養殖,并進行營養強化,促使性腺進入Ⅳ期,該過程尤為重要。生産過程中主要通過微流水+親蝦配合飼料+少量玉米的方式進行營養強化,強化時間以2~4周為宜。
2.親蝦的配對與繁殖
親蝦的配對池面積為20米2 左右,其中雌雄親蝦的配對比為2∶1,配對密度為6~9隻/米2 。并且在配對一周後,将水溫由 20~22℃逐漸升到25~28℃,白天的光照時間延長到14小時/天。經過兩周的配對繁殖後,檢查親蝦的交配情況以及受精卵發育情況。
澳洲淡水小龍蝦交配完成後,受精卵為體外受精、體外發育。各個階段簡述如下:首先,交配完成後雌蝦排卵孔上方,第三步足基部存留一個乳白色精莢,随後從排卵孔排出豆綠色的卵子。在卵子受精後,受精卵顔色發育為土黃色,随後進行動物極和植物極的細胞分化後,卵黃細胞逐漸發育為橙紅色。是以,在人工育苗繁殖過程中,可通過區分抱卵雌蝦受精卵的發育階段,分選出合适發育階段的抱卵雌蝦,進入孵化池孵化蝦苗。
3.孵化及蝦苗培育
由于澳洲淡水小龍蝦剛出膜仔蝦的消化和免疫機能發育均尚未完全,為保證親蝦和出膜仔蝦的成活率,我們将親蝦養殖和蝦苗孵化的養殖用水分别設立兩套獨立的水處理系統,養殖用水互不幹擾。此外,在将抱卵雌蝦移入孵化池之前,必須用10克/米
3 濃度的高錳酸鉀對孵化池進行充
分的清潔消毒。随後,将孵化池的水溫調節至與配對池的水溫一緻,進行蝦苗孵化。在28℃水溫條件下,受精卵經過21~25天的孵化即可出膜,出膜仔蝦體長0.7~0.8厘米,尾重0.07克左右。
由于剛出膜的澳洲小龍蝦蝦苗規格較大,已具有攝食0号蝦料的能力。傳統澳洲淡水小龍蝦育苗中,許多養殖戶直接通過潑灑豆漿或者投喂0号蝦料的方式來标粗蝦苗。受澳洲淡水小龍蝦蝦苗腸道較為脆弱、消化能力尚未發育完全等因素的影響,蝦苗的成活率大打折扣。本養殖實驗将剛出膜的仔蝦收集進标粗育成池中,投放密度在200~300尾/米2 。配合投喂一定比例的蝦片、藻粉以及複合維生素,粗蛋白質含量在45%左右。投喂前經250目的絹網過濾後,溶于養殖用水後潑灑投喂,日投喂量為仔蝦總重的5%~10%。經過21天的開口粉料投喂後,仔蝦尾重為0.169克,增重率為245.99%,成活率達95%以上。
三、讨論
本文論述的基于高效養殖用水系統的澳洲淡水小龍蝦工廠化繁育技術,相較于其他水處理系統,具有簡便性、易操作性、可複制性等特點,因其建造裝置成本低,也容易被廣大澳洲淡水小龍蝦從業者所接受。但為保證澳洲淡水小龍蝦的存活率、産卵率、孵化率,以及確定整個濾水系統穩定性等方面,在實際養殖過程中仍有值得注意的環節和改進之處。
首先,過濾系統的過濾材料均是較為常用的,其過濾的分子大小十分有限。是以,在臨時蓄水池中可多安裝一個水泵,将過濾的水再次抽入Ⅰ級過濾和Ⅱ級過濾系統中進行反複多次的沖刷。并且,建議定期清潔、消毒、更換生物濾網和人工海綿,臨時蓄水池的底沉澱殘渣進行定期清理。一套養殖系統建議搭配兩套過濾系統,確定養殖用水過濾的有效性。此外,消氮系統在培養生物濾膜的過程中,建議多種有益菌搭配接種,如芽孢杆菌、乳酸菌等。可更加有效地消耗過濾水體中多餘的小分子有機物,確定緻病菌不會在濾水系統中滋生。
澳洲淡水小龍蝦養殖的日常管理中,同樣需要重視對水質的監控,定時檢測整個養殖系統的水質,維持整個養殖系統的穩定性。是以,養殖過程中必須注意以下幾點:①定時消毒。每隔1個月左右用 10 克/米3 濃度的高錳酸鉀全池潑灑消毒。②定時補充鈣元素。每隔1個月左右用20克/米3 生石灰全池潑灑。③嚴格把控投喂時間和投喂量。澳洲淡水小龍蝦具有夜行性的特點,是以日投喂量按總重的2%左右投喂,其中25%的餌料在白天投喂、75%的餌料在夜晚投喂。并且投喂飼料2~3小時後,及時将殘餌和糞便吸出池外,保證養殖池塘的清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