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公衆号 “把科學帶回家” 提供
給孩子最好的科學教育
編譯 小王子 七君
人類對海洋的95%一無所知。我們對火星或者月球表面的認識比地球的海底要多得多。雖然我們一直在不斷地探索地球以外的地方,但其實在海洋裡還蘊藏着許許多多不為人知的秘密。
其中最讓人大跌眼鏡的就是生活在極端環境中的海洋生物了。今天我們就和大家一起看看,在伸手不見五指的黑色海水中,以及在比火鍋還燙的熱液噴口附近,會生活着怎樣的生物。
“海洋熱液噴口篇”
位于西南印度洋洋嵴的 Longqi 熱液噴口附近居住着許多不為人知的神奇生物。Longqi 熱液噴口在馬拉加西的東南部,位于海面以下2.8千米的地方。其實早在2007年,這個區域就首次被無人探測器拍攝到,但直到2011年11月,遙控潛水器才開始探索這一區域,并且發現了不少新物種。
99%的人對這些海洋怪獸一無所知 在這裡,熱液噴口中會時不時噴出300攝氏度高溫的黑色煙柱。但是一些生物絲毫不害怕這種高溫,它們在這片特殊的栖息地裡欣欣向榮。我們一起來看一看這些長相奇特的神奇生物吧!
99%的人對這些海洋怪獸一無所知 真﹒毛蟹
這隻基瓦屬螃蟹渾身長着絨毛。它是“霍夫蟹”的近親,“霍夫蟹”是在南極附近的東斯科舍洋脊發現的長相奇特的螃蟹。不過這兩種螃蟹相距可有6,000千米遠啊。
99%的人對這些海洋怪獸一無所知 羞答答的海螺
在這個熱乎乎的地方還發現了一種 Phymorhynchus 屬的腹足綱生物。
99%的人對這些海洋怪獸一無所知 發光的棉花糖
在這一區域還發現了一種 Peinaleopolynoe 屬的海鱗蟲。在其他的深海熱液噴口附近也曾發現類似的多節蠕蟲,但是這種特殊的彩虹色蟲蟲卻是科學新發現。
99%的人對這些海洋怪獸一無所知 遠道而來的百足客人
這種叫做 Hesiolyra bergi 的海洋蠕蟲也很奇特。基因測序表明,它和東太平洋海隆(在太平洋中沿南北方向延伸的洋中脊)的海底熱液噴口發現的其他蠕蟲有着同樣的基因。但是東太平洋海隆距Longqi約有10,000千米,這種蠕蟲是怎麼旅行過來的呢?
99%的人對這些海洋怪獸一無所知 長柄的藤﹒壺
遙控潛水器發現了一種 Neolepas 屬的有柄藤壸。這是在這個熱液噴口附近常見的藤壺。
99%的人對這些海洋怪獸一無所知 你怎麼到我殼裡來了?
圖檔中的這種贻貝學名叫做 Bathymodiolus marisindicus,它是當地的另一種優勢物種。在印度洋中脊附近的其它海底熱液噴口也發現過這種贻貝。栖息在這種贻貝中的是一種粉紅的 Branchipolynoe 屬海鱗蟲。
99%的人對這些海洋怪獸一無所知 你是我的朋友嗎?
Branchipolynoe 屬海鱗蟲與上面提到的 B. marisindicus 贻貝是偏利共生關系。偏利共生的意思是,贻貝的殼為海鱗蟲提供了庇護,但是海鱗蟲卻不會傷害帽貝(不過也沒帶來什麼好處)。
99%的人對這些海洋怪獸一無所知 海腸子
這是一種指參屬的海參。科學家們并不确定這是不是一種新物種。
99%的人對這些海洋怪獸一無所知 海底大煙囪
“Jabberwocky”是這裡的一種黑色海底煙柱。它有足足6米高,噴出的熱液溫度很高,而且會排放出富含硫化鐵的液體。
99%的人對這些海洋怪獸一無所知 熱水中的白蝦
仔細看看 Jabberwocky 這個黑色煙柱的外壁吧,上面長滿了帽貝。這種新發現的帽貝依靠着熱泉生存。在附近還有蝦和鱗角腹足蝸牛(Chrysomallon squamiferum)在徘徊。這種鱗角腹足蝸牛也可以在别的海底熱液噴口生存,它們的腹足邊緣有一排含鐵的交錯鱗片,是以被取了這個名字。
99%的人對這些海洋怪獸一無所知 鱗角的意思~
99%的人對這些海洋怪獸一無所知 冷水大煙囪
“Knucker’s Gaff” 煙柱高達15米,它會噴出清澈的液體,這種煙柱的溫度低于黑煙柱。這是當地流速最慢的煙柱。這裡的動物以藤壺為主,它們長在煙柱上。
99%的人對這些海洋怪獸一無所知 今天的晚飯還是細菌
海螺和毛茸茸的“霍夫蟹”在熱液噴口附近蜷縮在一起,争奪着富含礦物質的溫暖水源。霍夫蟹毛絨絨的蟹鉗和胸甲上養着細菌,霍夫蟹就以它們為食。這是霍夫蟹為了适應深海環境而形成的獨特生活方式。
99%的人對這些海洋怪獸一無所知 宙斯盾
“Tiamat” 也是溫度較低的煙柱。像 Knucker's Gaff 一樣,這個煙柱的高度足有15米。鱗角腹足蝸牛和新發現的物種宙斯盾巨佩托螺(Gigantopelta aegis)就居住在這裡。
“深海怪獸篇”
除了在滾燙的熱液噴口處長着奇怪的生物,在幽深的海水裡也有不少長得異想天開的生靈哦!俄羅斯深海漁民 Roman Fedortsov 每天都會在推特上記錄下那些不幸入網的深海生物。
99%的人對這些海洋怪獸一無所知 深海捕撈是對生态有很大破壞的活動,好孩子不要學哦!
99%的人對這些海洋怪獸一無所知 這些生物中的大多數是深棕色、黑色或者深紅,因為它們居住在大洋中層約200-1000米深的地方,即所謂的黃昏區。
99%的人對這些海洋怪獸一無所知 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是這樣解釋它們的顔色的:黃昏區幾乎沒有陽光,在這種環境下,生物長成黑色的話就可以防止被掠食動物看到,因為黑色可以吸收所有的光。
99%的人對這些海洋怪獸一無所知 有趣的是,因為在黃昏區也沒有可以反射的紅光,是以紅色的動物看起來也是黑色的。因為這些原因,這裡的動物以紅色和黑色為主。
99%的人對這些海洋怪獸一無所知 笑一個!
99%的人對這些海洋怪獸一無所知 海中異鬼
99%的人對這些海洋怪獸一無所知 你能看清楚我的大腦活動嗎?
99%的人對這些海洋怪獸一無所知 你的體溫好像讓我融化了...
反正也沒有人看到,随便長長就好了
吧...
不過瘾,請戳
把科學帶回家ID:bringsciencehome
轉載請聯系 [email protected]
長按二維碼關注我們
參考資料及圖檔來源:
www.zmescience.com/other/feature-post/deep-sea-fisherman-10022017
www.livescience.com/57220-photos-deep-sea-vent-creature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