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寄生在魚身上的蟲,會不會傳染給人?

寄生蟲很常見,人的身體、動物的身體上都可能有寄生蟲的存在。

寄生在魚身上的蟲,會不會傳染給人?

而對于我們常見的魚類,魚體寄生蟲病不僅會影響魚類生長,還會導緻魚類出現消瘦、免疫力下降等症狀,影響了魚的品質。是以,對魚池中魚體寄生蟲應早防早治。

常見的魚體寄生蟲有車輪蟲、指環蟲、小爪蟲、粘孢子蟲、中華鳋和魚鲺等,它們分别寄生在魚體不同的位置,會對魚造成不同程度的傷害。比如車輪蟲會侵襲魚體和鰓,吸取組織細胞作營養,使幼魚的皮膚和鰓組織遭到嚴重損傷。使病魚體弱消瘦、離群獨遊、減食、行動緩慢,嚴重時可導緻魚死亡。

寄生在魚身上的蟲,會不會傳染給人?

那麼上述的魚體寄生蟲會侵襲人類嗎?答案是否定的。但是并不是所有寄生蟲都不會侵襲人類,如華支睾吸蟲屬于典型的複殖吸蟲,其第一中間宿主為淡水螺類,如豆螺、沼螺、涵螺等;第二中間宿主為淡水魚、蝦;終宿主為人及肉食哺乳動物(狗、貓等)。成蟲寄生于人和肉食類哺乳動物的肝膽管内,蟲多時可移居至大的膽管、膽總管或膽囊内,也偶見于胰腺管内。有吃生魚片習慣的人感染這種寄生蟲的幾率很高。除此之外,還有棘颚口線蟲、棘颚口線蟲等寄生蟲也會侵襲人類。

人類被魚體寄生蟲侵襲均是因為生食了帶有這些寄生蟲的水産品。是以,當我們在挑選水産品時,首先要嚴格檢疫,證明沒有攜帶可以感染人體的寄生蟲。其次,要将水産品經過加熱制作成熟食菜肴後再食用,因為水産品中存在的寄生蟲經過充分加熱後會失去感染消費者機體的能力。

本文由江西省九江市柴桑區二中進階教師黃少華進行科學性把關。

本文來自: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