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沿海漁民來說,開漁也就意味着收獲的季節。這不才開漁兩天時間,晉江深滬漁港已經陸續迎來回港的漁船,當然還有滿倉的漁獲。
視訊加載中...

泉州廣播電視台 孫琪凱:“我現在所在的位置是位于晉江的深滬漁港,經過了前兩天的開漁,大家可以看到我身後的漁船是剛剛靠岸,也可以看到很多漁民們正在忙碌着,一筐一筐新鮮的漁獲是經過吊裝作業吊起來之後陸陸續續送上我們的岸邊。”
漁民 候先生:“300擔,一擔是100斤。附近的海域(閩中漁場)。這兩天還算可以,賺錢都辛苦,忙完了(繼續)開船出海,開到要捕撈的海域差不多下午,晚上再照燈,這種燈光的是走晚上的,賣是早上的,要看開遠不遠,如果近的話不用到下午就到了,如果比較遠的話可能要開一天。”
漁獲上岸,吸引了大量前來“搶鮮”的下遊加工類商家。
收購商 王先生:“前面的魚比較新鮮,一般都是巴浪魚,(價格)看大小,看規格,粗加工後發往全國各地,這個還不算早,有時候晚上來拉,這個船不固定回來,什麼時候回來什麼時候來拉。”
據介紹,目前漁獲以巴浪魚為主,巴浪魚是福建與廣東潮汕這邊的俗稱,其學名叫藍圓鲹(深),是一種近海暖水性中上層魚類,生命周期短,生長快,冬春季分群産卵,到夏季便會成長為密集幼魚群,廣泛分布于我國南海、東海和黃海,尤其是福建沿海的幾個漁場分布尤為豐富。
漁民們表示,開漁初期,經常一兩個晚上便可以塞滿漁船的船艙。巴浪魚是傳統魚類,也是閩南人吃了千百年的經典菜肴,而富含氨基酸和不飽和脂肪的巴浪魚幹,是稀飯的絕配。吃貨們,準備好迎接它們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