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任宏恩癡迷戲曲 刻苦鑽研

任宏恩是久負盛名的豫劇喜劇表演藝術家,他的唱腔自成一系,嗓音清澈透亮、靈巧質樸,演唱豪邁奔放、獨樹一幟,表演幽默生動、細膩含蓄,可塑性強,所演人物情感豐富、特點鮮明。他的成功表演,開拓了豫劇現代戲貼近生活、真實自然、幽默風趣的表演新思路,為現代戲表演中“戲曲化”和“生活化”的争論下了一個結論:從生活和人物出發,在貼近生活、“心裡有”的基礎上将戲曲傳統化融入生活化中。

任宏恩癡迷戲曲 刻苦鑽研

“有藝無技不生動,有技無藝是賣弄。”技和藝的完美的統一,才可稱為完美的藝術。真正的“技”和“藝”的掌握,需要的不僅是名師的指導,更重要的是自己刻苦鑽研。任宏恩的“技”和“藝”,靠的就是數十年如一日的刻苦訓練和紮實的藝術功底。作為一位豫劇現代戲“新醜”演員,任宏恩不僅了解醜行的表演、唱腔,對生角的表演、唱腔亦是相當熟悉,他的表演和演唱都得到了專家和普通戲迷的一緻肯定。

任宏恩是在許昌長大的,這裡曾是曹魏的建都之地,也是“大油梆”、“二油梆”的活動基地。任宏恩從小愛看戲,沒錢買票,就想方設法進戲院“蹭”戲。14歲那年,因為老師的推薦,進入了劇團。

任宏恩對唱戲的喜愛程度已經達到癡狂的地步,聽見鑼鼓響就坐不住,聽見拉弦就想張嘴。在劇團裡待了不到半年,團裡就開始排新戲《喜臨門》,配置設定給任宏恩一個小角色,但是沒想到一上場觀衆就不買賬,戲還沒演完就被轟下來了。這次的事件更加堅定了他奮發、自強的決心,一定要演出個樣兒來,得到觀衆肯定的掌聲。團裡讓任宏恩專攻文武小生,但他啥行當都想學,任何角色都想演,不演戲就像丢了魂,不管演什麼都樂此不疲。演不上主角,演“雜八角”;唱不上大戲,演小戲。任宏恩很注意反複研究豫劇各個流派的唱法,一些名演員的唱腔,他都非常熟悉。此外他也注意學習各兄弟劇種唱腔音樂的長處,借鑒來豐富自己。

任宏恩癡迷戲曲 刻苦鑽研

任宏恩熱衷于上台演戲,也專心于台下練功。翻、滾、比、唱幾乎成了每天的全部生活内容,冬練三九,夏練三伏,從不間斷。遇到兄弟劇團,見了新鮮玩意兒,他一點也不放過,進團幾年時間他一個勁兒地死練功,一個勁兒地喊嗓子,一個勁兒地上台演出。除了豫劇,還唱過平劇、曲劇、越調,他總覺得多學一點知識、技術,對将來演戲就多一分幫助。憑借這股學習勁兒,長時間以來的努力、刻苦沒有白廢,不斷的學習和積累拓展了他的戲曲思路,豐富了他對戲曲行當的認識。是以,除了文武小生——《斷橋》中的許仙、《三岔口》中的任堂輝、《擋馬》中的焦光普,他還演了胡子——《白羅衫》中的姚達、《三打雷音寺》中的李自成和花臉——《寶蓮燈》中的二郎神等等,這些不同行當不同角色的演出經曆,都為任宏恩以後的表演角色創作積累了經驗,豐富了戲路,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任宏恩癡迷戲曲 刻苦鑽研

豫劇是以生旦角為主的劇種,演醜角不像平劇、昆劇、川劇那樣有現成的東西。任宏恩有意識地向這些劇種的醜角學習,并接連演了幾個傳統戲的醜角。1964年,任宏恩在豫劇現代戲《人歡馬叫》中成功地塑造了自私又精明的農民劉自得的形象,他和這一出戲一起在中南現代戲會演中引起轟動,繼而又震動京華。任宏恩獨特自然的表演,使很多内行驚歎不已。随後任宏恩又在現代戲的喜劇人物表演中尋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奠定了他河南豫劇喜劇表演藝術家的地位。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