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赫本:愛情辜負了她,是想把最好的留給她

作者:吃薯條的魚

1993年1月24日清晨,四個男人擡着一副棺木,神情肅然地走向教堂。一路上,誰也沒有說話,隻有一旁的冷杉沙沙作響,在風中嗚咽。

棺木中躺着的是被英國《新女性》雜志譽為“有史以來最美麗的女人”–奧黛麗.赫本。這四個人,都是赫本一生揮之不去的回憶。

他們中,有的與之戀人未滿,有緣無分,成為了一生的摯友;

有的是與之有十數年的婚姻,被她的聲名所累;

有的是與之草草率率,結出了一枚苦果,釀就了一杯毒酒。

有的則是與之晚年相濡以沫,成為靈魂伴侶;

無數的人驚歎她的事業輝煌,也為她坎坷多舛的感情而唏噓不已。

赫本:愛情辜負了她,是想把最好的留給她

01

格裡高利.派克:戀人未滿

送别的人群中,有一位非常特殊,多年以來,他深居簡出,這次卻千裡迢迢從瑞士飛了過來。

白發蒼蒼的他緩緩下身,扶棺而泣:“能在那個美麗的羅馬仲夏夜,作為赫本的第一個熒屏情侶,握着她的手翩翩起舞,那是我無比的幸運。”

這位老人,就是格裡高利.派克。

派克與赫本因拍攝《羅馬假日》相識,電影中,安妮公主與記者忍痛别離,相擁而泣。現實中,他們結成了一生的知己,這是比愛情更為難得的情感。

兩人初識時,派克36歲,赫本僅23歲。

他英俊潇灑,平易近人。

赫本像一個小影迷似的,心懷崇敬,緊張得說不出話來。

他給了這個女孩子細心的關懷與體貼,甚至還通知制片方把宣傳海報上的主演改成奧黛麗.赫本。

轉眼拍攝期結束,《羅馬假日》大獲成功,但他們卻從此再無合作。私底下,派克成了赫本最忠實的傾聽者, 他的家也成了赫本每次去美國的第一站。

三國裡程普曾說:“與周公瑾交,若飲醇釀,不覺自醉。”

派克與赫本之間的交往就像這杯陳年佳釀,沒有參雜,令人心醉。

作為已婚人士,派克身上肩負的責任感時刻提醒着他:往前一步就是對這個女孩的不負責任。

經過一番深思熟慮,他把好友梅爾介紹給了赫本。

他以為,這将是一段天作之合,赫本一定會如天使般露出滿面笑容地感謝他,卻沒想到,自己的一念之差,竟把赫本推入了深淵。

赫本:愛情辜負了她,是想把最好的留給她

02

梅爾.費勒:代替父親的夫妻

派克給赫本介紹的人是演員梅爾.費勒,對赫本而言,是愛得最深,也是傷得最痛的人。

相比赫本,梅爾年長14歲,離過兩次婚。

但是赫本卻義無反顧了一次,從他的眼睛裡,她看到了父親的身影,找到了久違的幸福與溫暖。

婚禮的現場,赫本戴着禮帽,抱着花束,薄薄的面紗遮不住的是這世上最美的笑容。

隻是這場雨,淅淅瀝瀝的,仿佛也在預示着将來某天悲涼的結局。

媒體總拿兩者相比較,覺得結過兩次婚的這位油膩大叔完全不配赫本。

他們瘋狂的對梅爾進行攻擊和惡意的造謠,說梅爾是利用赫本發展自己事業,說赫本以不參演為條件逼着制片人用梅爾。

按照赫本的眼光,梅爾其人,他英俊體貼,興趣廣泛,但缺乏溫情,同時還有些大男子主義。

梅爾忍受不了别人稱呼他為赫本先生,忍受不了赫本事業上不斷的突破,而他卻在三流作品裡彷徨。

孩子出生三年後,赫本聽說了梅爾的桃色新聞,但在記者招待會上,她說出的卻是婚姻美滿。

這樣的話,明眼人都看得出來,那隻不過是自欺欺人,讓人憐惜不已。

她不是沒有想過離婚,無數次她都輾轉難眠。梅爾對赫本而言,仿佛是把曾經缺失的愛重新找回。

她需要一個年長,會哄她開心,能讓她想起舊日童年溫暖的家庭時光的人。

同原諒父親一樣,赫本原諒了梅爾的小心眼,甚至精神上的折磨。

但是,想要在婚姻中彌補缺失的愛,其實是一種枉然。

因為長久不對等的對丈夫付出過多,赫本備受煎熬,疲憊不堪。

1968年,他們14年的婚姻結束。

最初幾天,她完全吃不下東西,身體暴瘦至40幾公斤。

赫本:愛情辜負了她,是想把最好的留給她

03

安德烈:飲鸩止渴,一錯再錯

她回到了當初讓她成名的羅馬,認識了意大利醫生安德烈。對方甜言蜜語,浪漫又風趣,迅速俘獲了赫本的芳心。

不久,兩人走進了婚姻的殿堂。這一次,離上次離婚才六個月。

她興奮地對着媒體說道:“我終于得到幸福了,我不再拍電影了,今後我要專心演好妻子和母親的角色。”

她努力并快樂的過着相夫教子,為一家人準備三餐的生活。

也許是安德裡最初的目的并不單純,也許是對女神的新鮮感已過。在她待産的日子裡,安德烈被媒體屢次發現流連于花叢中。為了能順利生下孩子,赫本強忍住各種痛苦,直到最後離婚。

有人說愛情是杯毒酒,即使是死掉也要喝下。

赫本與安德烈釀成的這一杯酒,毒性深入骨髓,泡着的,是一顆花花公子的靈魂。與這樣的靈魂結合,結果無異于是飲鸩止渴。

我們相信最初的安德烈,也是給過赫本快樂的,隻不過這種快樂太短暫。就像肖恩的回憶裡說的,時光的洗滌下,早已分不清誰對誰錯。

回首這段情感,如果赫本能再清醒點,能多花點時間了解下他,也許就不會留下那麼多遺憾與創傷。

人在一段感情結束時,不要為了驅散痛苦而迅速進去下一段,否則可能又是一個悲劇的開始。

赫本:愛情辜負了她,是想把最好的留給她

04

羅伯特.奧斯特:餘生的靈魂伴侶

有一段時間,人們總會看到這樣一幅溫馨的畫面:夕陽中,一個男人用輪椅推着一個臉上盡顯滄桑的老太太散步。

輪椅上的人,是赫本的母親。

而推輪椅的男人,正是羅伯特.奧斯特,也是唯一被赫本母親承認的女婿。

時光冉冉到了1980年,此時,距離赫本的離世尚有13年,我這麼說,是感慨赫本可以有13年的時間與羅伯特一起。

也許,在遇到真正的人之前,上天總會讓你兜兜轉轉,遇上些錯誤的人,最後,千帆過盡,方知誰是真正的所屬。

這一年,經人介紹,赫本認識了演員羅伯特.奧特斯,此時的他,正沉浸在失去亡妻的悲痛之中。

兩人之間有太多的相似,都是身材瘦削,都是富有修養,細膩溫柔,因為相似,他們走到了一起。

也正因為相似,他們的婚姻雖然感覺近在咫尺,卻總是無法完全靠近。

在羅伯特的世界當中,有對亡妻的思念,有無處安置的自家孩子,更有無法接納自己的盧卡。

而赫本,也因為兩次婚姻的傷害,遲遲不敢前進一步。

一年之後,羅伯特終于鼓起勇氣住進了赫本的家裡。

伊娃.嘉寶說:“羅伯特非常優秀,他受歐洲文化的熏陶,溫文爾雅,從各方面來看,他都是一個紳士。”

此時的赫本,已經不再執着于一個家庭概念,不再苛求一個完整的家才是幸福的表現。她成熟了,更注重精神上的契合。

一直到赫本離世,兩人之間都沒有一紙婚書,但彼此心心相映,相濡以沫,絲毫不影響他們之間的幸福感。

受羅伯特的影響,晚年的赫本往來于為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演講,募捐,通路的奔波中,一直到死。

赫本:愛情辜負了她,是想把最好的留給她

05

内心富足,愛情坦蕩無懼

回顧赫本這一生,雖然情路坎坷,但每一次她都是以積極熱烈的态度去迎接。像對待事業一樣,她在感情上同樣是兢兢業業,從不吝啬付出。

赫本同天底下大多數普通女孩一樣,在感情上都犯過錯,但不同的是,她從不回避,知不足而改進,盡顯坦蕩,無所畏懼。

跌跌撞撞多年,赫本也感悟到:感情最佳的模式,是一個人要讓自己的内心富足起來。

世事往往如此,當一個人不再強求真愛時,真愛反而會悄然而至。

赫本:愛情辜負了她,是想把最好的留給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