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九五後,童年的記憶裡總少不了電視購物頻道的吵鬧,身邊人也嘗試撥打購物頻道的電話,可打了一遍又一遍一直都無法打進去,最後發現,電話費倒耗了不少。

長大後才知道,這叫饑餓營銷,許多商家為了增大銷售量常常采取誇大虛假的宣傳廣告,再配上一唱一和式的表演,大大提高成交額,且做得“天衣無縫”。
2020年,有關部門對電視購物頻道進行調查,最後發現19個購物頻道有違規問題,共23檔購物節目全部被叫停。從此,電視購物節目也慢慢淡出舞台。
但随着網際網路的發展,曾經的電視購物節目已被搬上了人人離不開的手機,演變成如今的直播帶貨。
與以往的套路相同,一群人一唱一和表演給消費者們看,嘴裡喊着虧本甩賣,供貨量卻不斷往上加。在強刺激下消費者們出現沖動消費,付款後像撿了大便宜似的還反過頭感謝主播們替自己省錢,最後主播們含淚把錢賺。
與以往不同的是,曾經受騙的消費者無管道發聲,隻能吃啞巴虧,而如今卻人人都有話語權,可以随時在網絡上發起質疑。
是以,當李金銘在直播間裡将大幾千的名牌包包砍到399元,并自稱因技術操作不當輸錯庫存最終賣出987單,導緻自己要倒貼600多萬元的時候,網友們開始質疑她的虛假宣傳,以及在直播間裡演戲。
原因有三種。
第一,将價格砍到399元,太離譜。
正常合格的奢侈産品,砍掉幾十幾百還勉強可以了解,但砍掉幾千塊誰信?更何況這款包包還是名牌,就更難砍了。
是以,被質疑有存在某種問題或陰謀也實屬正常。
第二,銷售套路太老套。
打着給粉絲福利的名頭賣這款産品,後借着庫存出現失誤的理由上架數量激增,當消費者付錢後又自曝虧本賣,但即便虧掉600萬也要送粉絲福利。
粉絲們心疼不已,紛紛想要退款減少她的損失,不料對方一句“600萬我還是能賠得起”又勸阻了粉絲。粉絲感動不已,殊不知,自己極可能當了“韭菜”。
600萬可不少小數目,誰能說賠錢就賠錢?那還做生意幹嘛?直接開慈善機構得了。況且她這一招在許多主播那裡都上演過。
比如,辛巴“虧本”賣手機。
比如,小沈龍多次砍價(表演)後,決定6瓶酒以99元的價格“虧本”甩賣,就當給粉絲發福利。
再比如,賣酒的嘎子,聽到998元兩瓶時一腳踢開在直播間大喊“咱會破産”的助理,執意要給家人們發福利,最終以66元四瓶的價格“虧本大甩賣”。
...
看完一場場直播,不禁感慨:人生如戲,全靠演技。
更可笑的是,還真有人願意相信,願意買單,甚至覺得不下單就虧了,或對不起偶像的誠意與好心。
如此老套的路數,李金銘也開始在直播間用起來了,但實際上明眼人也早已看穿這小伎倆。
直播結束後,事情登上熱搜引起廣泛關注與讨論,有已下單的消費者詢問産品客服,不料對方以“庫存不足”與“系統出現bug”為由主動讓消費者退款。
直播間裡保證一定能發貨,當事情鬧大後又找理由拒絕發貨。怎麼看,都像是一場套路。
到底是真的庫存不足,還是害怕被拆穿是虛假宣傳賣假貨?還需等後續跟進。
第三,疑似有賣假貨前科。
李金銘被質疑的原因還有她曾疑似賣假貨,在她直播間裡,有美妝産品,有零食,有時尚單品。在她的介紹下,這些産品是物超所值的正品,是不下單搶購就虧本的福利。
但是,在消費者口中,李金銘直播間裡的美妝産品卻是冒牌的假貨。
有消費者從李金銘直播間裡購買了面膜,但使用後出現爛臉情況,經過與正品的對比才發現,李金銘所售賣的産品在細節上與正品對不上。
除此之外,李金銘還曾在直播間裡賣首飾,硬是将2.2克的配件說成2.2克的黃金。在售賣期間不斷标榜自己是山東人講誠信,被拆穿後,這件事也引起部分消費者不滿。
面對網友的質疑,李金銘也沒有視而不見,而是硬剛與網友怼了起來。
種種表現也導緻李金銘被質疑演戲,被吐槽離開《愛情較高價的電梯大廈》後,單純的陳美嘉,變得越來越精明了。
不得不說,直播需謹慎,否則濾鏡碎一地。
前有潘長江的“潘嘎之交”,緻“老戲骨”的濾鏡稀碎。
後有張紀中夫婦給粉絲送“福利”,六瓶可樂九塊九,付款後3到10天發貨。事後被發現,在某購物平台上同規格的可樂不僅便宜三塊錢,還無需搶購。
更有網紅二驢賣手機,硬是将山寨機吹成物超所值的正版機,若不是手機爆炸炸傷一名消費者将事情鬧大,二驢還是那個幫助粉絲省錢的偉大形象。
直播帶貨早已是套路滿滿,理性的消費者也早已看穿内幕,明星帶貨也多次翻車惹來争議,那麼,李金銘為什麼還選擇踏入這一行呢?
這就不得不說一說李金銘頗為成功的直播首秀。
在某平台開通直播後,李金銘當天就播了4.75個小時。直播過程中,直播間裡的觀看人數最高峰高達7.6萬人同時線上,整場直播下來累計觀看人數781萬。
由于在《愛情較高價的電梯大廈》中形象吸粉,路人緣拉滿,這場直播下來光禮物打賞就收到5.4萬。根據平台的分潤标準,最終到李金銘手上能有2.75萬。
這還隻是禮物的錢,當天帶貨量是1.75萬單,總銷售額為1474萬,産品大都是美妝類産品,按照帶貨标準分成來算,李金銘能拿到300萬左右。
也就是說,短短四個多小時,李金銘哪也沒去就輕輕松松賺夠了一輛豪車的錢。這對李金銘來說,是相當大的利潤。
因為從2019年拍完《愛情較高價的電梯大廈》後,她就沒戲可拍,中間也隻有一部《情聖》的話劇,收入微薄。本就是四五線小演員,又兩年沒戲可拍沒錢可賺,直播的巨大利潤成為甜頭。
是以,就出現了她不斷直播帶貨的場景。
但是,直播有風險,如今“虧損600萬”的新聞已成為關注焦點,後期該如何處理,是不是謊言,是不是演戲的套路,時間會給出答案。
這直接影響着李金銘的形象與口碑,甚至會斷送她的演藝路。是以,不要為了蠅頭小利放棄自己的底線,到頭來隻會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