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氣壯山河?李幼斌《生死阻擊》中拼盡最後一顆子彈

作者:胡蝶夫人

作為一部抗日題材的電影,《生死阻擊》中的影情可以用“慘烈、燃爆”四字來形容。李幼斌、張光北、江水等,全《亮劍》的演員陣容,讓我們有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

在硝煙彌漫的戰場上,騎兵連、炮兵、步兵、爆破手、狙擊手一個接一個地倒下,一個接一個地前仆後繼,面對日軍的重機槍、迫擊炮、坦克、毒氣彈、飛機的轟炸,一場以百敵千的戰鬥,沒有一個人選擇退縮,最終以全員犧牲的代價結束了這場戰争。将士們的英雄氣慨真的是撼天動地,氣壯山河。

剛開始是伏擊戰,緊接着是空戰,再接着是巷戰,最後是白刃戰,打光最後一顆子彈,拼盡最後一把刺刀,誓死守衛陣地,誓死拖住敵人。這就是《生死阻擊》中值得人可歌可泣的部分:本來有逃出生天的機會,卻最終選擇了堅守,一切為了任務,一切為了人民,這就是我們英勇的人民子弟兵。

氣壯山河?李幼斌《生死阻擊》中拼盡最後一顆子彈

在《生死阻擊》中,有這樣一些人物頗讓人印象深刻。

首當其沖的便是李幼斌飾演的李緻遠。在《亮劍》中的李雲龍,是一個把“你他娘的”口頭禅挂在嘴邊的粗糙軍人,而在《生死阻擊》中,李緻遠的表現則是成熟穩重。李緻遠的成熟穩重,從他一闆一眼布置阻擊任務看得出來,從他保護小女孩的擔當看得出來,從他彈盡糧絕後的沉着表現看得出來。總之一句話:李雲龍更多的表現是陽剛,李緻遠更多的表現是沉穩。

而第二個讓人印象深刻的人物,則是由江水飾演的光頭連頭黃長軍。黃長軍在《生死阻擊》中最大的一個性格特色,就是凡事沖在最前面,據理力争,敢打敢拼。在影片中,黃長軍所在的十連和九連争排炮的場景,讓我們把這個爽氣、幹脆的連長看了個遍。而為了拖住敵人,特務營沒有選擇撤退,而是選擇了留下。在這個人性的關口,黃長軍又是第一個挺身站出,選擇“我留下”的人。

氣壯山河?李幼斌《生死阻擊》中拼盡最後一顆子彈

而第三個讓人印象深刻的人物,則是秀才。秀才原本是個極膽小的人,聽到炮聲襲來就吓得哆哆嗦嗦。可是看到周圍的戰友們一個個前赴後繼地壯烈犧牲,原本膽小如鼠的秀才,也開始變得堅強勇敢起來。最後,秀才在受傷的情況下,選擇了背炸藥包炸向鬼子的坦克,用自己的犧牲,為其它戰友前進掃清了障礙。可以這樣說,秀才的膽小是人之本性,而他的血性是在戰火中錘煉起來的。

第四個讓人印象深刻的人物,則是瘋了的戲老闆。“頭通鼓,戰飯造;二通鼓,緊戰袍;三通鼓,刀出鞘;四通鼓,把兵交;上前個個俱有賞,退後難免吃一刀。三軍與爺歸營号,到明天午時三刻,要成功勞。”,大戰在即,戲老闆的一曲《定軍山》,将戰場的氣氛渲染得足足的,夠夠的。他聞風起舞瘋瘋颠颠的樣子,又讓人想起他一家被日本鬼子殺死,又覺得分外的悲凄。總之,這個戲老闆,一招一式,确實是個“有戲”的戲老闆。

最後讓人印象深刻的人物,則是小女孩。小女孩做為一個孤女,在戰争來臨前分外的無助,她的柔弱和哭泣讓人感傷落淚。小女孩的柔弱和無助恰似那些在戰火中不知所措的中國百姓們,适當的安撫和幫助是我們能為他們做的。

氣壯山河?李幼斌《生死阻擊》中拼盡最後一顆子彈

做為一部主旋律題材的紅色電影,《生死阻擊》集齊了戰争所需的所有煽情元素。但它也不是沒有缺陷和槽點的。比如,影片中有一個細節,是戰士把步槍交給史蘭芽飾演的大嬸自衛防身,這個細節就讓人覺得不可取。至于原因?如果是手槍還好一點,大嬸一個老百姓,怎麼會打步槍呢?是以這是一個經不起推敲的槽點。

當然,整體來看,《生死阻擊》還是一部不錯的主旋律題材的電影。喜歡紅色題材的朋友,可千萬不要錯過《生死阻擊》哦。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