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天(10月5日)早上新加坡電影節新聞釋出會上釋出,今年的第27界新加坡國際電影節(SGIFF)日期定在11月23日至12月4日,電影門票将在10月28日開始出售。
三位本地導演的作品将作為新加坡代表參加今年新的新加坡國際電影節。他們分别是:
K. Rajagopal,伴他出征的是他的代表作《一隻黃鳥》;
已故導演 Abdul Nizam,他的作品将在回顧展放映;
Gladys Ng,電影節開幕式短片就是由他執導。
K. Rajagopal的展出作品是《一隻黃鳥》,這是印度裔新加坡導演處女作,他之前拍過很多短片,對于鏡頭的控制力非常強,演員調教的也好,中國演員黃璐在影片中表現非常突出。影片講述的是一個剛剛刑滿釋放的人回家不被母親歡迎,他急于找到他的妻子和女兒,想建立一個新的家庭,反而獲悉他過去的行為已為她們導緻不可逆轉的悲劇。這讓他下定決心不惜任何代價要把她們就出來。這部影片曾入圍第69界戛納電影節。Rajagopa對SGIFF評委們來說并不陌生,他在1995年至1997年連續三年赢得評委特别獎。三個獲獎的短片分别是:《今夜無眠》( I Can't Sleep Tonight),《炫光》(The Glare)和《缺席》(Absenc)。同時,它将其他九個亞洲劇情片競争四個銀幕:最佳電影,最佳導演,最佳表演獎和特别提名獎。
尼紮姆的作品一直以前節日的一部分一直以來也是以前電影節的重要的一部分。今年,SGIFF也将展出回顧他的電影。今年展出的作品包括曼陀羅(Datura),它探讨的是馬來穆斯林,也是1999最佳短片的赢家。他在今年六月死于癌症,享年50歲,在世時在獨立音樂界也同樣活躍。
今年電影節推出的新元素是短片的調試。Gladys Ng,2015年 SGIFF最佳短片得主(作品《晚餐後的父親》(My Father After Dinner)),這次展出的作品是《追求快樂的人生》(Pursuit Of A Happy Human Life)。講述的是兩個女孩子在一起求學生活,直到其中一個要新加坡發生的故事。
SGIFF執行董事餘泥哈迪說:“SGIFF已與阿蔔杜勒·尼紮姆,K. Rajagopal,和Gladys伍密切的關系 - 從不同的世代電影制作 - 跟從他們的發展作為電影工作者,他們都是才華橫溢無可否認說書我們。尊重他們參與新加坡方面承諾,激烈,我們不經常在電影和電視上看到的。“
SGIFF執行董事Yuni Hadi說:“新加坡國際電影節早就與Abdul Nizam, K. Rajagopal, 和 Gladys Ng有着不解之緣,他們是不同時代的電影制作者,按照各自的特點成長成不同風格的電影導演。毫無疑問,他們是非常出色的講述者,我們也非常欣賞與尊重他們在作品中展示的新加坡的方方面面,這些是在其他電影和電視中很難看到的。 ”
SGIFF是新加坡媒體藝術節一部分,今年将在十一月二十三日至十二月四日舉行是由新加坡資訊通信媒體發展管理局主辦。
新加坡媒體節今年的主題“講述亞洲故事”(Celebrating Asian Storytelling)将推出一個SMF Ignite的新活動,這個活動将聚集很多數字内容創作者,同時也影迷們一個機會見到他們鐘愛的Youtube遊戲人物。
首屆ATF Formats Pitch想要通過這次活動推動下一個大衛視的熱播。獲獎的原創,非腳本娛樂概念将獲得價值$20,000的指導建議與現金禮包。
另外,這次活動首次設立在贊美廣場(位址:30 Victoria Street, 187996),與會者可以聚集在一起交流放松,真是一個休閑的好選擇呢。
新加坡國際電影節到底是個怎樣的存在呢?
小編今天為你解密。
新加坡國際電影節(Singapore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始于1987年。新加坡國際電影節是新加坡最盛大的電影活動,也是亞洲最重要的電影節之一。這個于每年四月舉辦的活動展出了超過300部來自世界各地的電影、紀錄片、動畫以及短片。
新加坡國際電影節的"銀屏獎"
新加坡國際電影節頒發的"銀屏獎",每年一屆,四月上旬舉行,獎授予三個競賽組:亞洲劇情長片、新加坡短片和電視片。亞洲劇情長片組将評選最佳電影、評審團大獎、最佳導演、最佳男女演員、電影處女作獎、亞洲電影推廣網絡/國際電影評論協會獎。最後兩個獎項是1997年新增加的。第六代導演張元曾憑借影片《回家過年》,在第十四屆新加坡國際電影節上獲得最佳導演獎。
新加坡國際電影節頒發"銀屏獎"的意義
在新加坡,電影節是一個最值得期待的事,其藝術吸引超過30000人。由于電影節短期制片人通過其銀幕獎得到承認,許多著名的新加坡電影制作人通過他們的最佳短片取得特别成就和最佳導演(短片)獎。這些電影包括《Royston Tan》、《 Kelvin Tong》、《 Sandi Tan》和《 Sun Koh》等等。
新加坡國際電影節是一個獨立的非盈利組織,慈善機構。新加坡國際電影節的使命是幫助觀衆體驗到世界各地電影和促進電影藝術。
推薦電影
《另一半》 (The Other Half)中國
是《背鴨子的男孩》的中國導演應亮的第二部作品,獲東京Filmex電影節評審團大獎。是四川小城的景觀,不隻形式上做了有趣轉變,生活的觀察更深入細微。故事從小芬當上律師書記開始,鏡頭兵分兩路,一組訴說小芬生活的難堪,一組是女性在律師行業前的剖白。
《世紀症候群》(Syndromes And A Century)泰國
泰國新銳導演阿皮查蓬(Apichatpong Weerasethakul)之前的作品《極樂森林》與《夏日迷情》都叫人驚豔,新作《世》依舊簡約依舊催眠把看官帶到記憶花園,有重操故業的退業軍醫,有求藥但也施藥的老和尚。《世》含蓄撩人,偶有幽默,有《極》與《夏》的二進制結構與辯證。
《當我們同在一起》 (Things We Do When We Fall In Love)馬來西亞
《美麗的洗衣機》導演李添興的新作,讓觀衆與主人公同行,感覺愛情脈搏。男主角從事電腦,女主角是老師,他們去看花、去遊樂場,像是很開心,不過暗地飽受背叛、占有、懷疑、妒忌的折磨。《當》壓抑的運鏡、人之間溝通的無能、故事性的淡化等,難免叫人想到蔡明亮的電影。
《婚宴背後》 (After The Wedding)丹麥
丹麥女導演蘇珊娜比埃爾(Susanne Bier)入圍奧斯卡最佳外語片之作,在《皇家驚天賭局》 (Casino Royale)飾演反派的丹麥性格演員馬德斯米克爾森(Mads Mikkelsen)挑大梁,飾演有愛心的浪子“雅各”,投入照顧印度孤兒。孤兒院經濟出現問題,他意外收到來自丹麥的捐贈,這個慷慨解囊者卻附帶一條件,就是要雅各出席女兒的婚禮。雅各抵達後,驚覺老闆娘是自己的舊情人。《婚》情味濃郁,演員使出渾身解數。
《大草原安魂曲》 (Khadak)德國和比利時
兩位導演貼近大自然之作,少年巴之能聽到遠方動物哀鳴,神醫視他是自己的族類。巴之遇上偷煤少女,少女神秘的魅力卻令他醒悟。《大》摘下威尼斯影展評審團特别獎,導演一個是人類學家,一個是新聞從業員,《大》是他們的第二部導作,将蒙古大草原多年生活的啟悟,轉化成有着神話、風俗與實驗手法的奇美風格影像。
《單》 (Solos) 新加坡
光靈(前稱光領)與羅子涵聯導的《單》是本地第一部大膽拍攝的同志片,故事創作來自真實事件,中年男教師與男學生的感情在後者逐漸長大,要離他而去時出現問題。《單》挑戰同志性愛場面,兩位導演都是新人。
《非常客人》 (Ad Lib Night) 南韓
《女人貞慧》 (This Charming Girl)導演李潤基的第三部導作,改編女作家平安壽子的短篇,不是《兩生花》 ,不過女主角卻成了“兩生花”,街頭幾個大男人覺得她像家鄉病倒老人的失蹤多年女兒,她硬着頭皮上陣,結果“舊情人”也來找她叙舊。奇怪的霧水一夜,女主角反覺感激。
《恐懼吞噬心靈》 (Ali:Fear Eats The Soul)德國
德國已故知名導演法斯賓達(Fassbinder)1974年奪康城影展影評人獎之作,講述一個外勞愛上一個德國老女人,遭到批評與歧視等不公平待遇。命運的捉弄是《恐》悲劇本源,影片是導演對德國各階層的關注,對各類問題的洞察,是具不同凡響視野和深度的作品。
《愈扮愈開心》 (The Boss Of It All)丹麥
名導拉斯馮提爾(Lars Von Trier)繼“美國三部曲”後,回到《白癡》(The Idiots)的遊戲人間。這回向公司文化開刀,虛拟網絡大主顧要見老闆,虛拟公司老闆找演員假扮他,結果演員玩得不亦樂乎。雖是玩世作,自嘲與諷刺,加上演員的“癫”放演出,大家愈看愈開心。
《心靈印記》 (Scream Of The Ants)伊朗
伊朗名導穆森(Mohsen Makhmalbaf)新作,有神論與無神論者婚後背起行囊,帶了椅子到印度蜜月,尋找傳說中的放牛聖人。兩人遇見用眼神“煞”火車的老人、幻想自己是桌椅的少女、浴火重生的男人;當地人說要見到聖人,得先成為“兇手”——踩着螞蟻屍體前進。旅途奇遇颠覆過往知識與經驗,夫婦倆将行囊一件件丢下,最後連椅子都遺留在沙漠中。《心》是穆森以“反智”對世界回眸一望,所粹取出的生死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