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李米的猜想》——我該怎麼做,才夠資格擁有一場愛情?

作者:季耘愛電影呀

在這部電影中,周迅又一次為了愛情歇斯底裡,就像現實生活中的她一樣。

故事講完之後,我發現,為了愛情不顧一切的,好像不隻李米一個人——方文,裘水天,他們都在為了濃烈的愛意忙忙碌碌,不知所措。

但是,結局都讓人惋惜——生離死别。

《李米的猜想》——我該怎麼做,才夠資格擁有一場愛情?

相愛的人為什麼不能在一起?!

大家一定都受不了這種理所應當的事偏偏有一個出其不意的結果,是以才會百思不得其解,發出這樣的疑問。

電影中悲劇産生的原因是什麼呢:

一些和愛情無關的東西摻了進來。

物質。李米的家人和小香的家人都以不同程度的财富為标準,來決定是否認可眼前的這個男孩子。

這是導緻他們悲劇最直接的原因。

旁人的幹預,局外人的眼光。

參與到一場愛情中去,還需要什麼資格認證嗎?

《李米的猜想》——我該怎麼做,才夠資格擁有一場愛情?

自尊,或者說,根本就是自卑。為了對抗别人挑挑揀揀的惡意,一定要竭力證明自己,結果就走上了極端。方文選擇讓夫妻苦等四年,裘水天仿佛一直在靠臆想和回憶度日。

在這個過程中,支撐他們的,到底是自尊心,還是作祟的自卑與虛榮。

《李米的猜想》——我該怎麼做,才夠資格擁有一場愛情?

愛情能否經得起漫長而且沒有回應的等待?

能否因為愛情,就完全了解所謂的“苦衷”?

《李米的猜想》——我該怎麼做,才夠資格擁有一場愛情?

電影中的人物,都有着類似的遭遇,他們之間的對應和重疊非常有意思。

就像《紅樓夢》中,因為黛玉和寶钗太無瑕,就像天上的人物一樣,于是曹先生分别給她們安排了一個“世俗版”——晴雯和襲人。

在這部電影中,周迅飾演的李米、鄧超飾演的方文和王寶強飾演的裘水天,他們之間,也有這種微妙的關系:

李米和裘水天都在不顧一切地尋找消失的夫妻;

方文和裘水天都為了自己在愛情中不受旁人待見的身份铤而走險。

《李米的猜想》——我該怎麼做,才夠資格擁有一場愛情?

李米和裘水天之間的互動要有意思一些。

李米是一名計程車司機,裘水天誤打誤撞當上了毒販,來到了昆明,坐上了李米的車。

習慣在車裡給乘客分析自己男朋友的李米,這一回,遇上了和自己有着類似遭遇的裘水天。

《李米的猜想》——我該怎麼做,才夠資格擁有一場愛情?

對待感情,他們真的有很多相似的地方:着急、氣憤,但是仍然笃定,還在憧憬。

面對質疑,李米對警官怒吼:你會認錯你老婆嗎?

《李米的猜想》——我該怎麼做,才夠資格擁有一場愛情?

同樣是面對質疑,裘水天則接近瘋狂:隻有小香才會說出那樣的話!

《李米的猜想》——我該怎麼做,才夠資格擁有一場愛情?

他們不允許自己對愛情的直覺和對夫妻的感應受到懷疑!

不知道李米看着眼前的這個和自己一樣偏執的人,心裡會有什麼感受:會心疼自己嗎?會對自己四年的堅持動搖嗎?

相比之下,方文和裘水天,幾乎就算沒有交集了。

《李米的猜想》——我該怎麼做,才夠資格擁有一場愛情?

前期,電影給方文的鏡頭并不多。如果不是最後的那段錄像,僅憑着李米神經質般的絮叨,我們可能無法将之前信裡支離破碎的字句拼湊起來。

《李米的猜想》——我該怎麼做,才夠資格擁有一場愛情?

可是導演告訴我們:從裘水天身上,完全可以窺見方文的處境。

質樸的裘水天一直在向我們傾訴,他為了小香有多努力,他的目标有多簡單——攢夠一萬塊錢就夠了。

《李米的猜想》——我該怎麼做,才夠資格擁有一場愛情?

為了這個看似簡單的目标,他可以不計較過程的複雜。

原來,消失四年的方文,也是為了李米、為了李米的家人,走上了販毒的道路。

販毒,在這部電影裡隻是一個符号。它象征的,是愛情裡的“弱者”可以為這段感情和夫妻采取的極端行為和付出的代價。

就像《讓子彈飛》中的老六,為了證明自己,在環境的激将下,竟然選擇了切腹這種把自己逼上絕路的方式。

《李米的猜想》——我該怎麼做,才夠資格擁有一場愛情?

電影中,為了愛情劍走偏鋒的兩個人,都沒能等到期待已久的回應,生活并沒有因為他們的隐忍和付出有所好轉。

死去的,還像以前一樣,是一個“消失的人”,隻是不用再假裝了;

被囚禁的,仍然依靠自己以為的真相憧憬着生活,依靠記憶裡的姑娘構思着愛情。

《李米的猜想》——我該怎麼做,才夠資格擁有一場愛情?

這樣的悲劇不禁讓人惋惜:或許他們偏執,但隻能擁有這樣的結局嗎?

也許愛情并不需要他們背井離鄉、不辭而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