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豬在兩歲的時候開始戒尿片,摘下尿片後一個星期他就已經能夠在成人的提醒下自主如廁了,有一段時間一天下來幾乎沒有尿濕一條褲子。原以為他已經習得如廁能力,沒想到……
他開始喜歡憋尿,身體緊張,不願意去衛生間尿尿,喜歡坐地闆或成人大腿蹭小雞雞,當成人叫他上廁所,他會一百個不願意,然而出來廁所不久就尿褲子了……
我很快意識到小豬的肛欲期到了!
如何幫助孩子順利度過肛欲期?首先需要成人不帶成見地看待孩子,認為孩子行為退化了不懂事或者故意為之,并且不要把孩子的特殊行為當成是羞恥的。實際上這是孩子來到練習自主感受、使用和控制自己身體的發展階段。允許孩子做自己身體的主人,便意味着允許孩子去感受、使用和控制自己的身體。可以說肛欲期是一個人一生中自我尊嚴感最底層與基礎的時期!
另外,當孩子憋大小便而不願意上廁所,成人需要做的是不強求,學會等待,不催促,因為他們并非不知道如廁這回事。其次每當孩子尿濕弄髒了褲子,成人需要心平氣和地去幫助孩子換褲子,也趁此機會讓孩子練習脫穿褲子和處理尿濕的地面。隻要成人不厭其煩地這樣操作,很快孩子就會順利度過肛欲期,自己主動如廁!
咩寶在一歲八個月的時候入園,那時的他開始戒尿片,剛開始他喝水後一段時間老師帶他去尿尿,他脫掉褲子後一直呆呆地站着,半天尿不出來,好像找不到尿尿的感覺一樣。出來後玩不久就見他尿濕了褲子,這個時候的他也會很好奇地觀察自己的尿。這樣連續好幾次他都這樣。
教機總是出其不意地出現了。有一天老師給小豬布置了一項任務:讓咩寶觀摩學習他怎麼尿尿。小豬仿佛被委以重任,就讓咩寶和他一起進了廁所。時間一秒一秒地過去,忽然間,從廁所裡傳來了三個男人的笑聲……
原來,咩寶看到小豬尿出來的那一刻,老師為了渲染現場效果,故意大聲喊到:哇塞,太棒了!成功了!耶耶耶……而咩寶也驚呆了,一直拍手鼓掌啊啊叫嘿嘿地笑,小豬感受到了被鼓舞,他也自豪地笑了起來!廁所裡的笑聲,一直在中心環繞着,感染了每一個人!
從此以後,每當小豬要尿尿,他都會對咩寶說:咩寶,過來觀摩!而咩寶也非常感興趣地和小豬進了廁所觀摩學習。他似乎找到了尿尿的“心法”在哪,慢慢地,他居然也學會尿出來了。這個時候他表現出來的也是滿意自豪。而小豬也是因為這樣的任務而更快走出了肛欲期……
有時候,孩子是孩子的老師,當老師們對孩子的問題手足無措時,不妨把解決問題的權利交給孩子,讓孩子引領孩子,真正完成生命的一次蛻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