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眩:北齋之女》|豆瓣8.6,不要愛情和婚姻,畫畫就是我本命畫畫是一件重于性命的事情人為什麼要執迷一件事.是父女,亦是知己畫家的浮世一生何為汝之光-end-

《眩:北齋之女》|豆瓣8.6,不要愛情和婚姻,畫畫就是我本命畫畫是一件重于性命的事情人為什麼要執迷一件事.是父女,亦是知己畫家的浮世一生何為汝之光-end-

《眩:北齋之女》豆瓣8.6

<h1 class="pgc-h-center-line">畫畫是一件重于性命的事情</h1>

阿榮看着對面燃燒着的房屋,贊歎道:“好美的顔色!”

知其癫狂。

《眩:北齋之女》|豆瓣8.6,不要愛情和婚姻,畫畫就是我本命畫畫是一件重于性命的事情人為什麼要執迷一件事.是父女,亦是知己畫家的浮世一生何為汝之光-end-

阿榮因為嘲笑自己丈夫的畫難看,便離了婚。

知其純粹。

《眩:北齋之女》|豆瓣8.6,不要愛情和婚姻,畫畫就是我本命畫畫是一件重于性命的事情人為什麼要執迷一件事.是父女,亦是知己畫家的浮世一生何為汝之光-end-

電影的構圖也是美的,帶着浮世繪的質感。

《眩:北齋之女》|豆瓣8.6,不要愛情和婚姻,畫畫就是我本命畫畫是一件重于性命的事情人為什麼要執迷一件事.是父女,亦是知己畫家的浮世一生何為汝之光-end-
《眩:北齋之女》|豆瓣8.6,不要愛情和婚姻,畫畫就是我本命畫畫是一件重于性命的事情人為什麼要執迷一件事.是父女,亦是知己畫家的浮世一生何為汝之光-end-

阿榮追逐着光與顔色而去:“凝目注視,就會發現世間萬物都是由顔色的濃淡構成的,人的面容和身體在不同的光線下會呈現出不同的顔色,而不是始終一色。”

這一個段落,是透過畫家的眼睛來觀看的。

畫家、詩人、講故事的人,他們都帶着自己獨有的觀看角度。

電影講畫家的故事,自然用畫家的眼睛來看。

《眩:北齋之女》|豆瓣8.6,不要愛情和婚姻,畫畫就是我本命畫畫是一件重于性命的事情人為什麼要執迷一件事.是父女,亦是知己畫家的浮世一生何為汝之光-end-

和看好萊塢型叙事不同,這類帶着自己文化獨特氣質的電影的劇情和人物是不可預測的,如此也是看電影的樂趣。

對于電影,向來有個任性的标準:一部電影,隻要它試圖講述一個前人從未講過的故事,認真、執着、堅定,那就是值得一看的。

<h1 class="pgc-h-center-line">人為什麼要執迷一件事.</h1>

阿榮被質疑畫技的時候,站在橋上問自己,為什麼我要這樣執迷畫畫呢,那麼辛苦。

又傻又可愛。

《眩:北齋之女》|豆瓣8.6,不要愛情和婚姻,畫畫就是我本命畫畫是一件重于性命的事情人為什麼要執迷一件事.是父女,亦是知己畫家的浮世一生何為汝之光-end-

一個人一輩子,自從笃定起自己想要做的那件事之後,這樣的發問會有許多次,但大都類似這樣,帶着些許嬌憨、委屈、傻氣,很可愛。類似少女找到一生摯愛,并且從心底堅信那自己是沒可能離開那摯愛的,而那摯愛也總向自己敞開懷抱,如此,遭遇些微挫敗,撒撒嬌,也就過去了。

要做到這樣,并不容易。

前提條件是,你愛它,想要一輩子都做這件事,隻是因為你愛。與名望、金錢、滿足别人的期待等等外在的東西,沒有絲毫關系。

看着女兒沮喪,父親葛飾北齋說:“我也從來沒有滿足過啊,總是想着,要畫得更好、更好、更好,但思緒那一端的靈感總是稍縱即逝,難以捕捉。”

葛飾北齋是江戶時代十分出名的浮世繪師,若是看他的畫,就會發現這個一直畫到九十歲的畫匠,也實在不是個十分老實的家夥。

葛飾北齋一生有許多名号,北齋隻是其中之一,因為信仰北鬥七星,他曾給自己“辰政”“雷鬥”等等,最後給自己的名号是”畫狂老人”。北齋一生,是完全将自己陷入畫中,風格不斷發生變化,嘗試繪畫的内容也不斷在變,從不滿足。

在電影中,他安慰有些沮喪的女兒:”我怎麼能讓你在我之前滿足呢?“

唯有都将自己的熱忱都投入創造之中的人,才曉得這樣的語言是多麼熨帖。

《眩:北齋之女》|豆瓣8.6,不要愛情和婚姻,畫畫就是我本命畫畫是一件重于性命的事情人為什麼要執迷一件事.是父女,亦是知己畫家的浮世一生何為汝之光-end-

“走過這座橋,就讓我們忘記這一切吧。

掙紮着,掙紮着。

在掙紮中往前走。”

<h1 class="pgc-h-center-line">是父女,亦是知己</h1>

父親的中風來得猝不及防。

阿榮自然傷心。

好在電影并沒有刻意将那個瞬間放大或者延長,而是直接進入了阿榮希望父親能夠快速練習拿起畫筆的能力,如此,并和母親有了争執。

阿榮與父親的關系,是很動人的。

血緣上的父女,技藝上的師徒,精神上的知己。

被自己最在意的人了解,且是本質性的了解,是一件十分稀罕而珍貴的事情。

阿榮與母親的關系,則帶着現世的溫暖質感。

這個母親在家中是一個什麼樣的位置呢?

女兒和父親是知己,她隻能不斷操心女兒的婚事,希望女兒像所有女兒那樣,過上看起來安定的生活,雖然這樣的安定對女兒沒有意義。

但這是一個母親的期待。

母親洞悉了丈夫與女兒之間的連接配接,那是她無能為力的部分,看着女兒熬煮可以治中風的柚子酒,她拾起一塊柚子,笑着對女兒說:“以後你的父親,就拜托你了。”

然後安靜去世。

《眩:北齋之女》|豆瓣8.6,不要愛情和婚姻,畫畫就是我本命畫畫是一件重于性命的事情人為什麼要執迷一件事.是父女,亦是知己畫家的浮世一生何為汝之光-end-

阿榮坐在海邊:“我本以為我害怕失去的是父親,是他的畫,比起父母,更看重畫。“

善安慰她:“不要緊的,你媽媽了解你的。“

了解,這是一個多難得的詞。

母親或許沒有能力了解女兒,她甚至都不曾了解自己的丈夫,但她在用樸實的溫暖包裹着這個家庭。

從這個角度上說,阿榮與父親,都是幸福的。

父母子女,來這世上行走一遭,這是每個人都不可逃離的關系,有趣的事,這幾乎也是人類關系中最重要的關系。我們喜歡用某種帶着描述性的詞語去定義關系,親情、愛情、友情,但事實上這些定義往往失之于粗糙,甚至可以說是某種懶惰,似乎父女、母女的感情就應該像被定義的那樣。

事實上,所有的感情,都是獨特的,不能被定義,也不該被定義局限了其可能性的。

<h1 class="pgc-h-center-line">畫家的浮世一生</h1>

《眩:北齋之女》|豆瓣8.6,不要愛情和婚姻,畫畫就是我本命畫畫是一件重于性命的事情人為什麼要執迷一件事.是父女,亦是知己畫家的浮世一生何為汝之光-end-

阿榮撫摸上善的臉,看着他,善的手也撫摸上她的臉。

人在哭泣的時候,手指會痛,會想要去握住一些什麼,當你愛的人就在你的面前,你确實不由自主就會那樣去握住他。

阿榮的臉上,滑淚一線。

這便是她的愛情了。

“善的溫柔是毒藥,我飲鸩止渴。”

《眩:北齋之女》|豆瓣8.6,不要愛情和婚姻,畫畫就是我本命畫畫是一件重于性命的事情人為什麼要執迷一件事.是父女,亦是知己畫家的浮世一生何為汝之光-end-

江戶再一次起火,善的家被燒毀,生死不明,阿榮也沒有到這個曾經了解她,讓她想要去愛的男人。再次相見,善是一家青樓的老闆,談起阿榮畫的畫,善依舊可以辨識出哪些是阿榮的手筆,哪些是阿榮父親的手筆。

對話平靜,一如好友。

他倆終究是不同的:她拿畫畫當一生,他通過畫畫來睡好看的女人。他有能力了解她,但是并沒有意願成為,但是因為到底還是各有所求。

我了解你,但是我們互為過客,浮生一世,不過如斯。

他将她比作心裡的光,不可企及,但說到底,這是他的事,與她無關。

是他沒勇氣,走向屬于自己的人生。

《眩:北齋之女》|豆瓣8.6,不要愛情和婚姻,畫畫就是我本命畫畫是一件重于性命的事情人為什麼要執迷一件事.是父女,亦是知己畫家的浮世一生何為汝之光-end-

電影對于情感的描述很平靜,着墨自如并不刻意,融化在日常的生活之中,也帶着某種浮世繪的質感。浮世繪中的浮世,原本也寫作憂世,浮世繪是描述流動着的世間,恰似人若浮萍,漂流水面,而這些情感也一如流水,會流淌過去。

落于紙面,成畫成詩。

若是沒有得那樣的記錄,過去,也就過去了。

善死後,阿榮落于畫中的女子,是一個又一個不同的藝妓,她們或許都與善有關,她們都各自有着不同的情感與故事。

這部分,十分動人。

《眩:北齋之女》|豆瓣8.6,不要愛情和婚姻,畫畫就是我本命畫畫是一件重于性命的事情人為什麼要執迷一件事.是父女,亦是知己畫家的浮世一生何為汝之光-end-

<h1 class="pgc-h-center-line">何為汝之光</h1>

這是一部很好看的電影。

好看的意思是字面的意思,也是背後的意思。

構圖、光影、視覺語言,賞心悅目的好看。

人物、故事、情感,細膩自然的好看。

父親在畫完富士山後,女兒贊歎:真厲害。

父親說:真想再多五年壽命,就可以成為一個真正的畫家了,一定會的。

言語是最會騙人的東西,也可以是最誠實的。

但這個時候,你是相信的。

《眩:北齋之女》|豆瓣8.6,不要愛情和婚姻,畫畫就是我本命畫畫是一件重于性命的事情人為什麼要執迷一件事.是父女,亦是知己畫家的浮世一生何為汝之光-end-

老去的阿榮依舊在畫畫,将石頭、果實和樹葉帶回家,有的人了解她,有的人笑她。

她隻将筆觸停留在畫布上。

《眩:北齋之女》|豆瓣8.6,不要愛情和婚姻,畫畫就是我本命畫畫是一件重于性命的事情人為什麼要執迷一件事.是父女,亦是知己畫家的浮世一生何為汝之光-end-

“這就是光,這個世界由光和影組成,影,塑形萬物,光,則凸顯萬物。"

許多事不外如此。

隻看何為汝之光,何為汝之影。

<h1 class="pgc-h-center-line">-end-</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