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四院院士”謝曉亮,棄美回國任職北大,他到底有多牛?

作者:子牙童趣人物紀

他是國際知名的生物實體化學家,在美國深造期間獲得了美國的三個國家級院士職稱,并被哈佛大學聘為化學與化學生物系終身教授。

“四院院士”謝曉亮,棄美回國任職北大,他到底有多牛?

這樣一位科研界的佼佼者,卻在2018年毅然回國,回到母校北京大學繼續工作。在美國發展這麼多年,名揚四海的他為何突然放棄這些優越的條件回國工作?

講述人物故事,感悟精彩人生。本期子牙童趣人物紀就帶大家走進“距離諾貝爾獎最近的華人學者”——謝曉亮。

01

1962年,謝曉亮出生于北京,再加上一對畢業于北京大學的父母,無論是家庭教育,啟蒙教育,還是學校教育,這個孩子都“快人一步”。

“四院院士”謝曉亮,棄美回國任職北大,他到底有多牛?

别人家的孩子還在撒嬌玩耍,謝曉亮已經在父母的教導下識字讀書了。大概是受遺傳基因和後天努力的雙重影響,謝曉亮小小年紀就成了街坊鄰裡口中“别人家的孩子”。

6歲一到,謝曉亮進入北京大學附屬國小讀書,開始接受專業的優質培養。在學術氛圍濃厚的家庭教育下,他早早地表現出自己的實踐天賦。

在國小的課堂上,同學們還在盡力學習老師講述的理論知識時,這個小小的男孩已經開始動手研究一些小發明和小模型了。

父母和老師也發現了謝曉亮的出色之處,更是用心培養和教導他。慢慢地,小少年喜歡上了實踐研究,同時還保持着優異的理論課程成績,并以高分考入北京大學附屬中學。

“四院院士”謝曉亮,棄美回國任職北大,他到底有多牛?

1980年,經曆過動亂的謝曉亮在18歲這一年走上了聯考的考場。雖然沒有完整地接受中學課堂的教育,但在父母的幫助和指導下,他還是自學完成了高中的學業。

除此之外,他還閱讀了不少大學才會接觸到的專業書籍。在這個過程中,最讓謝曉亮癡迷的是化學學科的知識。

聯考成績出來後,這個青少年也如願被心儀的北京大學化學系錄取,學習專業的化學理論知識,進行化學研究。

“四院院士”謝曉亮,棄美回國任職北大,他到底有多牛?

在大學的課堂上,謝曉亮仍然是最積極的那一個,勤學好問的他給教授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除了學習化學專業的課程,他還經常到别的院系蹭課,理科的課程,隻要有興趣有時間,他都會去聽。

那時的謝曉亮除了是化學系的風雲人物,在數學系和實體學系也是鼎鼎有名,他甚至還在計算機系研究如何設計計算機程式來進行化學實驗。

大學期間,謝曉亮通過努力學習不斷填補着自己的知識盲區。大學畢業後,他留在北京大學進行碩士研究所學生的學習,跟着自己的導師進行更加專業的化學實驗研究。

“四院院士”謝曉亮,棄美回國任職北大,他到底有多牛?

但是在當時,國家雖然極力培養科研人員,但是國内的科研環境并不是太好。在實體化學和生物這些理科領域,國内科研整體水準遠不及國外。

于是在深思熟慮之後,謝曉亮決定出國深造,接觸世界前沿的化學科研成果。

02

1985年,謝曉亮隻身去到海外,在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攻讀博士學位。剛一入校,青年人出色的專業水準就被學校的約翰西蒙教授看中。教授對他悉心指導,也讓他很快适應了國外的生活。

“四院院士”謝曉亮,棄美回國任職北大,他到底有多牛?

相處一段時間後,謝曉亮在學業和實驗中表現出來的認真細緻,勤奮好學讓約翰西蒙更是贊賞,約翰西蒙不僅将自己的所學知識傾囊相授,更是不遺餘力地培養他,帶着他做一些具有突破性的科研項目。

博士畢業後,謝曉亮依然沒有停止他深造的步伐,他考入芝加哥大學攻讀博士後,又被進階教授格雷厄姆·弗萊明收為弟子。

在導師的實驗室裡,謝曉亮接觸到的科研項目愈發高深,這讓他更加沉迷于這些難題的破解。在這些時日的研究中,他獲得了許多科研成果,也釋出了許多專業論文。

“四院院士”謝曉亮,棄美回國任職北大,他到底有多牛?

憑借着個人優勢,這位中國青年在科研的道路上越走越遠,逐漸成為美國化學科研領域的知名人物。

1992年,30歲的謝曉亮取得博士學位,進入美國太平洋西北國家實驗室,展開博士後工作。

他是其中自1965年成立以來第一位來自中國大陸的科學家,這證明了他的優秀和科研潛力。在實驗室工作期間,謝曉亮接觸到了更多機密的科研項目,個人能力更是得到跨越式提升。1999年,37歲的謝曉亮被哈佛大學化學與化學生物系聘為終身教授。

“四院院士”謝曉亮,棄美回國任職北大,他到底有多牛?

獲此殊榮後,這位年輕科學家的名聲在國内外專業領域徹底打響,但這些外部評價都沒有影響他在科研領域的繼續發展進步。

在2000年這一年的時間内,他送出了6份科研項目的申請,哈佛大學不僅全數通過,還撥下專項資金協助他完成項目。此後,謝曉亮更是醉心科研,不斷發表領域前沿的學術論文及科研成果。

2015年,美國紐約州阿爾巴尼醫學中心公布了當年獲得阿爾伯尼生物醫學獎的科學家,謝曉亮赫然在列。他是獲得該獎項的首位華人。

“四院院士”謝曉亮,棄美回國任職北大,他到底有多牛?

在曆史上,獲得該獎項的學者最終都獲得了諾貝爾獎,謝曉亮是以被稱為“距離諾貝爾獎最近的華人學者”。

謝曉亮在國際科研領域成績斐然,就在大家都以為他要在美國繼續大展身手時,謝曉亮宣布他要回到祖國發展。

03

其實在21世紀到來後,謝曉亮已經分了一部分精力在國内科研事業上。2001年,他被聘為北京大學的講座教授,不久後在國内學界也帶領了一批科研人才進行自主研發。

“四院院士”謝曉亮,棄美回國任職北大,他到底有多牛?

他在北京大學主持創辦生物動态光學成像中心,後來又組建北京未來基因診斷高精尖創新中心。謝曉亮雖然身在美國,但一直挂念着祖國的科研事業發展。

2018年,56歲的他放棄了哈佛大學終身教授的職位,也放棄了在美國的各種優厚待遇,正式回到祖國,回到母校北京大學進行全職工作。

當初衆多學者赴國外求學,最大的原因還是在于國内的科研環境不如國外。

改革開放後,國家越來越重視科學技術的發展,在國家政策扶持下,國内科研環境也有了極大的改善。

“四院院士”謝曉亮,棄美回國任職北大,他到底有多牛?

這讓當初出國發展的一批批科學家們看到了希望,學成回國的他們也想為祖國建設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謝曉亮也正是看到了祖國發展的潛力,更是想用自己的畢生所學回報祖國,才決定放棄國外的優越待遇,回到祖國發展。

回國後的謝曉亮不僅在北京大學任教,還和我國頂尖的科研工作者協同完成了很多科研項目。

接觸過國外先進技術的謝曉亮将所學帶回祖國,傳授給國内的科研工作者,這使得我國科研發展速度得到很快的提升,與國外的差距也在逐漸縮小。

“四院院士”謝曉亮,棄美回國任職北大,他到底有多牛?

謝曉亮的回歸不僅激勵了國内的研究人員,更激勵了像他一樣出國留學發展的科研工作者。

在他的帶領下,國内此項科研工作開展很快,此後也不斷有科研工作者回國發展的消息,科技強國不再是國家的一句口号,它已經成為科研工作者們的信念與信仰。

無論是愛國情懷還是專心學業,謝曉亮的精神還在激勵着一代代人,祖國的未來就在我們每一個人手中。謝曉亮的故事讓你有什麼感悟?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讨論。

“四院院士”謝曉亮,棄美回國任職北大,他到底有多牛?

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請關注我,為我點贊并轉發,你們的每一份鼓勵,都将是我不斷前進的動力。

--END--

子牙童趣人物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