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那一代人的友誼———沈從文馮至陳翔鶴

作者:孔夫子舊書網

作者 | 槐蔭書話

來源 | 孔夫子舊書網動态

陳翔鶴擔任《文學遺産》主編時,在1958年開展了一場關于陶淵明的讨論。這場讨論收到250多篇文章,到1961年,結集出版,收入集中的文章僅占來稿的十分之一。編者采取的辦法,是将不同的學術觀點摘錄,或以綜述形式,盡量展現讨論的全貌。陳翔鶴在年輕的時候就喜歡陶淵明、嵇康,除了組織這場讨論,他還創作小說《陶淵明寫挽歌》《廣陵散》。其中寫陶淵明的一篇,冰心曾發表評論;評論文章不長,但她讀後的欣喜之情,躍然紙上。當代人創作短篇曆史小說,在那個高歌躁進的時代,不少讀者感到意外和新奇。

在《沈從文文集》第十卷,有一篇《憶翔鶴》,沈回憶他與陳的相識及友情,反映了五四運動以後集聚在北京的文學青年的真實生活。沈在香山慈幼院工作時,陳騎着毛驢去找他,在香山的月夜,古松下,沈談琵笆,兩個貧窮而快活的文學青年如醉如癡。陳住在那裡,沈早晚下山去廚房取幾個冷面粗饅頭,外帶幾個鹹菜疙瘩,以粗茶淡飯待客,心裡也是快樂的。沈從文骨子裡是詩人。他寫年輕時與朋友的相處,寫有松樹香味的香山和雙清别墅吹來的荷香,意境深幽。那個年月,他和陳都在北京做着文學夢,“翔鶴住中老胡同,經濟條件似較一般朋友好些,房中好幾個書架,中外文書籍都比較多,新舊書分别擱放,清理得十分整齊。興趣偏于新舊文學的欣賞 ,對創作興趣卻不大。”沈從文的回憶,寫于1980年,距離他們追夢的時代已過去半個世紀,但他記與陳翔鶴的友誼,如詩如畫,曆久彌新。他還寫到:“我的工作成就裡,都浸透有幾個朋友淡而持久古典友誼素樸性情人格一部分。”以沈從文的天真純樸,能讓他深情地回憶的人,一定錯不了。

那一代的文學青年,為了自己的夢的實作,連生活也是在詩裡。馮至在為《陳翔鶴選集》寫的序裡說,陳本來已在上海複旦大學讀書,為了能和他們幾個朋友在一起,複旦的學籍也不要,就跑在北京,在沙灘附近租房,到北京大學旁聽。那個年代的北京大學,除了正式的學生外,社會青年可以随便旁聽,無人幹涉。馮記他這位朋友的習慣:“他慣于在夜裡讀書,往往讀到雞叫了、紙窗發白的時候。”陳直接讀英文的外國文學作品,到舊書攤去買廉價的圖書。馮的序裡,還透露那個年代日本與中國之間郵寄圖書的便利。馮說:“日本的丸善書店不斷有書目寄來,隻消發出一張訂購的明信片,過些日子便會收到通知,用郵局代付的辦法把一包訂購的書從郵局取出。”馮至了解他的這個朋友,知道陳翔鶴隻是從書本間接了解社會,他們幾個朋友抱成一團共同辦刊物,寫文章,談論文學時,是開心、安全的,但朋友分手各自讨生活後,由于陳翔鶴“感情真摯而又胸無城府,對外沒有戒心而又易于感觸,則親自遭受到不少工作上的挫折、愛情中的痛苦”。陳自己在談“沉鐘社”的工作時也說:“我們的結合,是先有友情的存在,然後才從這種友情出發,以共同發表文章。”成立同人文學團體,編同人刊物,他認為隻是友情的表現。“至于将來呢?在生活方面,我們是別無所圖的!無論私人生活是多麼的辛苦颠連,困窘不幸吧,我們也隻想在藝術的本身上,求得一點成績而已。”

陳的性情,還表現在他回憶李劼人的文章裡。他與李是忘年交。抗戰初,他們在成都文協共事,他記李老的性格和行事,把一個有辦事能力又有文學創作能力的人寫得很傳神。我沒讀過李的長篇小說,也對李有了印象。

從幾篇回憶文章看到,陳翔鶴雖然是個真摯、胸無城府的人,但他也具備李劼人那樣的辦事能力。他組織設計陶淵明的讨論,是一場對文學遺産如何繼承,對古典文學、曆史人物如何評價的大問題。如果隻是個人會寫點文章,是個書呆子,缺乏對學術界的了解,不能把握文藝方針政策,對陶淵明的讨論是難以善始善終的。讨論的成果,編為一集,是他的功績。社會安定後,他的家鄉為他編輯出版一本個人文集,收入他本來不多的小說散文創作,既是他青年時代的夢痕,也是他的朋友們對他的紀念。他隻活了六十幾歲,如果能親手撫摸他編過的一本書,寫過的一本書,他會露出欣慰的笑容。

小時候寫作文,我就記得一個句子:“為社會主義添磚加瓦。”陳翔鶴先生身後有《陶淵明讨論集》《陳翔鶴選集》,實實在在地為他曾生活過的社會添了一塊磚、一片瓦。

那一代人的友誼———沈從文馮至陳翔鶴
那一代人的友誼———沈從文馮至陳翔鶴
那一代人的友誼———沈從文馮至陳翔鶴
那一代人的友誼———沈從文馮至陳翔鶴
那一代人的友誼———沈從文馮至陳翔鶴
那一代人的友誼———沈從文馮至陳翔鶴
那一代人的友誼———沈從文馮至陳翔鶴
那一代人的友誼———沈從文馮至陳翔鶴
那一代人的友誼———沈從文馮至陳翔鶴

*本文為孔網書友整理、撰寫,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