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黃梅戲表演藝術家黃宗毅去世 曾與嚴鳳英主演經典戲曲電影《牛郎織女》

作者:安徽網
黃梅戲表演藝術家黃宗毅去世 曾與嚴鳳英主演經典戲曲電影《牛郎織女》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訊 2021年8月22日,安徽省黃梅戲劇院著名黃梅戲表演藝術家,1963年版黃梅戲《牛郎織女》中牛郎的扮演者黃宗毅,因病在合肥去世,享年82歲。黃宗毅一生為黃梅戲事業兢兢業業,扮演過生、旦、淨、末、醜多種行當的數十個角色,塑造的各類人物形象深入人心,深受廣大觀衆的喜愛。8月24日下午,安徽省黃梅戲劇院院長蔣建國和著名黃梅戲表演藝術家黃新德在接受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新聞記者采訪時均表示,黃宗毅的離去,無疑是黃梅戲藝術“非常大的損失和遺憾”。

黃梅戲表演藝術家黃宗毅去世 曾與嚴鳳英主演經典戲曲電影《牛郎織女》

黃宗毅

他演的角色給觀衆留下深刻印象

黃宗毅生于1939年12月,安徽當塗人。1956年至1958年在安徽省藝術學校戲劇科學習。1958年9月至1959年5月在安徽省黃梅戲劇團實習,1959年7月畢業後配置設定到安徽省黃梅戲劇團工作,2000年3月退休。1963年在電影《牛郎織女》中與著名黃梅戲藝術大師嚴鳳英合作,他扮演的牛郎的純樸忠厚給人留下難忘的印象;1986年在改編的莎士比亞喜劇《無事生非》中扮演護城官杜百瑞,受到戲劇大師曹禺和時任文化部長王蒙、英若誠的高度贊賞,其中他主演的《夜巡》一折曾榮幸地被選中為英國女王演出;1991年在舞台劇《紅樓夢》中扮演長史官,被觀衆稱贊為“活公公”;1993年在小喜劇《遊春》裡反串彩旦王幹媽,演出百餘場,受到廣大觀衆的喜愛;1999年在《秋千架》中扮演皇帝,風趣幽默;曾随團到香港、澳門、台灣等地及美國、加拿大、澳洲、新加坡等國演出,廣受好評。他在傳統名劇《女驸馬》中扮演劉文舉,《天仙配》中扮演土地神,陪伴并幫助了一代又一代的青年演員。

“很多觀衆都是通過《牛郎織女》對黃老師熟悉起來的,但他在舞台上塑造過很多栩栩如生的角色,而且,雖然不是絕對的男一号,但凡是他演過的大小角色,無論傳統戲現代戲,都能給觀衆留下深刻的印象,這是與他的藝術天賦和藝術造詣分不開的。”蔣建國表示,黃宗毅這樣的老藝術家是非常令人尊敬的前輩,他對待黃梅戲藝術可謂一絲不苟。“我們幾十年共事,同吃同住同行,我對他是非常熟悉和了解的。我和吳亞玲跟黃老師很多戲都合作過,比如《秋千架》《挑女婿》《天仙配·路遇》《女驸馬》等等,他對藝術真的是精益求精。每次演出前都是早早到劇場準備,醞釀并投入角色,這些情景我都是曆曆在目。隻要是他演的角色,立馬生動傳神,有戲有韻味,也得到了業界和戲迷觀衆的一緻好評。”

黃梅戲表演藝術家黃宗毅去世 曾與嚴鳳英主演經典戲曲電影《牛郎織女》

黃宗毅與嚴鳳英搭檔的《牛郎織女》

他生活中給我們帶來無數的笑聲

“他是1956年安徽省藝術學校的第一批學員,他拍攝《牛郎織女》的時候我還在學校上學,他是我的師兄,也是地道地道的老大哥。”與黃宗毅在安徽省黃梅戲劇院同僚、合作了幾十年的黃新德在談起師兄的離去時,仍忍不住悲傷。“我們一直在一起工作,演出經常住一個房間。除了是師兄弟,台上很多戲我們也互相搭檔,像《龍女》《無事生非》《女驸馬》《天仙配》等等,這麼多年彼此的感情很深。聽到消息真的很難過因為他的為人,他對藝術的态度,尤其是他在舞台上扮演角色的時候,那種魅力現在确實很難找了。師兄的離去是我們黃梅戲界很大的損失和遺憾。”

黃新德回憶,師兄不僅在舞台上以醜行見長,在生活中也是一個非常積極樂觀的人。“他真的給大家帶來了很多笑聲,說話非常幽默,表演非常生動,他有很多好段子,很進階的那種。有時,同僚間發生的很小的事情,他一描述就特别好玩,雖然演出工作非常辛苦,但有了他,我們就會覺得特别有意思。我覺得這就是他的生活态度,即使再困難再辛苦,也不抱怨,随時用幽默把不開心就緩解掉了,這是非常難得的品格。”黃新德直言,雖然師兄的離去讓他難過,但想到師兄曾經說過的趣事,竟然能讓他從悲傷的情緒中暫時抽離出來。“我忘不掉他說第一次來合肥,第一次參加藝校的考試,為了讓考官看上,他又是撇國語,又是偷穿媽媽的紅色高跟鞋,至今想起來還會笑。他就是會把快樂傳染給身邊的每一個人,他觀察生活,再現生活,提煉總結,呈現出來的都是來自生活、高于生活最終給生活帶來樂趣的笑話。”

黃梅戲表演藝術家黃宗毅去世 曾與嚴鳳英主演經典戲曲電影《牛郎織女》

黃宗毅出演《龍女》

他特别關愛年輕演員的成長

“這幾年,很多老藝術家離開了我們,無論是黃梅戲的還是平劇越劇的,老藝術家們不僅離開了我們,也把寶貴的藝術經驗和财富帶走了。”黃新德直言,我們不僅要緬懷和紀念老藝術家,更要在劇種建設和人才培養方面引起重視。“黃梅戲俗稱‘三小戲’,小生、小旦、小醜,更多地是表現勞動人民的幽默和樸實的情感,這些年可以說是後繼乏人。人才是事業發展的重中之重,如今很難再找到像師兄這樣出色的醜角演員了,這讓我很有危機感,不讓藝術斷層是我們應該思考的問題。”

1980年進團的蔣建國,到明年就是42個年頭了,他也一直把黃宗毅看做自己的前輩老師。“我們就是在他這樣的老藝術家的培養教育下逐漸成長起來的,他對年輕人非常提攜關愛,不管是有比賽還是活動,他都給年輕演員耐心地指導,是以大家都很喜愛他。業務上、生活上都願意向他求教,溝通取經交流,他很和諧很慈祥,沒有距離感。我們跟他開玩笑,說他像個彌勒佛,有喜感,很善良的老人。”蔣建國表示,退休多年的黃老師一直是退而不休。“他關心劇院發展,了解劇院工作,為黃梅戲培養新人做了很多工作,隻要有需要他的時候,他都非常熱情主動地做些力所能及的工作。”蔣建國說,黃老師不僅是前輩、長者、良師益友,也是省黃的“寶貝”。“七一期間,我們做了一檔節目,采訪黃梅戲老藝術家,黃老師當時在住院不友善,我們約着等他回來再做,沒想到成了非常大的遺憾。現在黃梅戲青年演員姚恩田在演他的‘劉大人’,我們隻有好好工作,把老藝術家對黃梅戲、對舞台、對觀衆的愛更好地弘揚傳承和發展下去,才是對老藝術家最好的懷念。”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記者 李燕然

編輯:彭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