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山西廣播電視台
作者:胡耀祖

高君宇像
“我是寶劍,我是火花,我願生如閃電之耀亮,我願死如彗星之迅忽。”這是出自德國著名詩人海涅的一首詩。在中華民族苦難深重的年代,這首詩被年輕的共産黨員高君宇引來作了自題詩。在這壯麗詩句的鼓舞下,高君宇走上了革命道路。
1911年,孫中山先生上司的辛亥革命爆發了,少年時代的高君宇也被革命浪潮所鼓舞。1913年,17歲的高君宇考入山西省立第一中學。
1915年5月9日,袁世凱以換取日本帝國主義支援他做皇帝、複辟封建專制為條件,承認了日本滅亡中國的“二十一條”,民族危機進一步加深。1915年10月,省立一中的學生們罷課了。高君宇和全校學生走上街頭,進行了遊行示威。
1918年5月,段祺瑞政府與日本簽訂了喪權辱國的《中日共同防敵軍事協定》,當時正就讀北大的高君宇等率領2000多名學生來到總統府門前。高君宇發表演講:“軍閥政府無權出賣中國,中國的命運應該掌握在老百姓的手中。讓我們團結起來,打倒軍閥政府,趕走帝國主義!”這次學生遊行後不久,高君宇等人組織了北京學生愛國會。
1921年1月,高君宇于北京大學地質學系畢業,此時,受李大钊的委派,高君宇回太原幫助建立社會主義青年團。
1921年7月,中國共産黨在上海召開了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宣告中國共産黨正式成立。高君宇雖然沒有參加黨的一大,但他是當時全國最早的50多名黨員之一。
1924年5月中旬,李大钊又交給高君宇一項重要任務,要他回太原幫助建立山西的共産黨組織,并促成山西的國共合作。這次高君宇回到太原後,在省立一中進步組織“青年學會”的安排下,住在一個安全可靠的地方。幾天内,他召集太原的進步青年接連開了幾次秘密會議。經過慎重考察,他又介紹侯士敏、潘恩溥等幾位社會主義青年團團員入黨,與前一年發展的傅懋恭等幾名黨員共同組成了山西的第一個黨組織。
10月,廣州反動商團在英國唆使下發動叛亂,反對孫中山,殺害勞工、學生20多人。黨中央也委托高君宇等人全力協助孫中山指揮這場戰鬥。因工作積勞成疾,1925年3月6日淩晨,高君宇不幸病故,年僅29歲。
(資料來源:中共山西省委黨史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