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佐佐木勳的末日

作者:劉傳錄

佐佐木勳的末日 這次戰鬥又被稱作第二次石沙莊戰鬥,著名抗日題材電視劇《亮劍》中李雲龍擊殺日軍特種戰專家山本一木,正是改編自張範所在六團的真實戰鬥故事

佐佐木勳的末日

  1941年,八分區對敵鬥争形勢日趨嚴重。敵對八分區根據地加緊了蠶食、封鎖,在根據地周圍增設據點,并逐漸向腹地延伸推進,同時建立僞政權,擴大其維持區,威逼利誘,組織特務,甚至組成“敏速部隊”。

佐佐木勳的末日

  夏季大掃蕩後,日寇又從晉中各縣駐軍中,抽調副曹長以上軍官100多人(連同通訊、淄重人員200多人),組成了一支精銳的“佐佐木輕裝突擊隊”,經常帶民夫和大批馱騾,進山掃蕩,隊長就叫佐佐木勳,是個既兇殘又狡猾的家夥。他帶領的這夥鬼子,都是灌輸着武士道精神的亡命之徒,裝備精良,每人各配帶長短雙槍,歪把子機槍特别多。他善長采用長途奔襲的戰術,專門襲擊我軍的首腦機關,特别是針對我軍事指揮機關機“輕裝襲擊”,有時深夜行動,不帶騾馬民夫,抄小路靜肅前進,拂曉前趕到目的地突然襲擊。八分區機關幾次遭到突襲,受其大害,威脅很大。如不予以殲滅,我軍對敵鬥争形勢會更加困難,是以,司令員韓鈞便痛下決心殲滅此敵,但一直沒有找到機會。 1942年八分區對敵鬥争形勢更加惡化,敵人在八分區根據地周圍紮下大小近200個據點,且連續突擊長途奔襲。根據地軍民幾乎無安身之地 ,元旦八分區平原辦事處和青太徐大隊在交城縣小婁峰開會,被襲擊,60餘人負傷,30人被俘,32人犧牲。元月12日六團駐地遭敵襲擊,損失慘重。

佐佐木勳的末日

2月17日佛曉,敵輕裝突擊隊200餘人急行軍近百裡,在交城中西川南溝村襲擊二縱隊司令部,副司令員劉德明同志,親自指揮警衛連掩護機關轉移,不幸英勇犧牲。 1942年3月,為支援群衆春耕生産,八分區黨政機關聯合在水峪貫召開生産會議,佐佐木快速部隊偵悉後,遂長途奔襲水峪貫。由于會議在3月18号已經結束,與會機關、部隊、人員已經轉移,敵人撲空。19日敵跟蹤到惠家莊 ,又撲空。21日敵襲擊了五團二營五連,二營在抗擊後撤向東坡底西北高地,敵翻山到石沙莊集結隐蔽埋伏。 石沙莊是交城縣西部山區的一個山村,位于呂梁山主峰南麓,當時是晉綏軍區第八軍分區中心地帶,是日寇“掃蕩”我晉西北抗日根據地必經之路,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八分區司令員韓鈞得知這一情報後,立即派出偵查員和民兵深入偵查敵情,決定集中四、五、六三個團的兵力,決心全殲此敵。各團也派出偵查員和民兵不間斷對敵人嚴密監視。 我軍通訊裝置和偵查手段很落後,近距離了解敵情、傳達指令、互通情報、進行聯絡,全憑偵查員、通訊員的兩條腿,日夜奔忙,十分辛苦。但敵人卻憑借先進的通訊裝置和特務、漢奸,消息相當靈通,像嗅覺很靈敏的狗一樣,我軍剛到一地,他們很快就會發現,我們這次行動機密,敵人竄來竄去,幾天都未找到我首腦機關。韓鈞司令員和縱隊各團其他同志一道趕赴戴家莊研究作戰方案,随後進行戰鬥部署,以六團占領石沙莊北面1903高地,戰鬥打響後,居高臨下壓制石沙莊之敵,阻敵上山,五團在上下長斜和石沙莊,沿河路南山邊埋伏,打響後向石沙莊主攻。四團在石沙莊和寨則村之間的岔道口,如敵西逃進行攔截,并直沖石沙莊,共同殲滅敵人。 由于敵情捉摸不定,作戰方案前後三次變化,日軍突擊隊由東葫蘆經滿荊溝到石沙莊後,點火鳴槍,人喊馬嘶,據分析敵已經出來六天,糧食有限,不像要西進偷襲的樣子,是以我軍決定把重點放在敵東退上。作戰部署是:六團(政委張範,代理團長文尚志)埋伏于石沙莊和上下長斜北山腳下,擔任主攻。準備伏擊由石沙莊撤退之敵,如敵西進,即搶占石沙莊,配合四團在寨子村地區殲滅此敵。四團(團長張開基,政委吳振剛)位于寨子村為預備隊,如敵東退,則相機增援六團,如敵西進則堅決阻擊以待五、六團合圍殲滅。五團(團長劉兆先,政委李文炯)位于石家莊斜對面南山上,與六團相呼應,擔任火力支援,相機作戰,并有交西縣四區民兵中隊長崔三娃帶民兵20餘人,配合五團在石沙莊東南木口裡參加戰鬥。縱隊指揮所設在五團的位置。 早晨5時許,果然不出所料,敵人東撤到了我五團設伏地帶,敵人越來越近。膏藥旗”也明顯可見,鬼子頭戴鋼盔,扛着步槍,中間鬼子軍官騎馬而行,以為又是民兵隊伍襲擾,氣勢洶洶地開來。五團誘敵部隊鳴槍把敵人引向伏擊區。五團的戰士們把子彈推上槍膛,在灌木叢中觀察着敵人的動向,屏聲靜氣地瞄準。先頭的鬼子已走近偏梁坡下,五團與敵交火,對敵攔擊。在我部隊的猛烈攻擊下,敵人被壓回石沙莊,敵分兵搶占石沙莊背後山地,形成對峙。 六團的一、三連尚在汾陽、離石方向擔任偵查警戒任務,當時實際參戰兵力隻二、四、五連和通訊連,而且還遠在汾陽四道川。 距離石沙莊40多華裡遠,六團長期在艱苦的環境中戰鬥,戰士們特别勇猛頑強,再加上聽到是打佐佐木輕裝突擊隊,一經政委張範動員,就都氣紅了眼!“報仇的時候到了!”“這次一定要以牙還牙!以血還血!”“決不能放過罪大惡極的佐佐木輕裝突擊隊!”張範和文尚志率部急行軍,翻越數座山趕到伏擊區時,敵與五團交火後已經撤退,敵先頭部隊已進到上、下長斜。六團聞聲即以四、五兩連跑步搶占陣地,運動中轉入進攻。 六團指揮員大喊一聲“打!”與敵展開拼殺,四連由山梁上往下壓,打的很英勇,機槍、 步槍一齊向敵群猛烈射擊,擲彈筒、手榴彈狂風暴雨般砸向日軍,不少敵人應聲倒地,敵措手不及頓時亂作一團。日軍企圖集中力量,靠優勢裝備攻占偏梁陣地。輕重機槍一齊開火,向我陣地掃射,子彈嗖嗖地飛來,鬼子叽哩呱啦叫着,大着膽子順山坡沖上來。我軍英勇反擊,如猛虎下山一般沖出陣地,殺聲震天,同鬼子展開白刃格鬥,你刺我殺。我勇猛戰士以同敵人血戰到底的氣概,給敵以有力的回擊。鬼子橫七豎八地躺在血泊裡,餘敵敗退下去。當即俘日軍兩名,繳機槍一挺,步槍數支,望遠鏡一架,并打死日軍數十名,但是四連傷亡也大,連長張濟堂負傷,排長牛治國、陳金生,班長趙永靈、趙子良等在拼殺中英勇犧牲,由指導員牛玉川指揮繼續戰鬥。五連由溝内拟出擊進攻村内之敵,不料突遭南山上敵猛烈火力殺傷,幾次沖出均被打回。二連趕到後,又重新組織進攻。敵人見我軍已從南北兩面夾擊,随即轉向北爬山搶占山頭陣地。我四連二、三排見勢向左轉急速爬山,先敵占領了山頭。日寇向我強攻了三次都被打下去了,直到打死敵山本中尉,繳了他的指揮刀,敵才無力沖擊。敵後衛部隊又對與四連平行山頭的我二、五連陣地沖鋒,攻占了一個山頭拼命死守,我部隊幾次反沖鋒未能奪回,雙方傷亡很大,伏擊戰變成攻防戰,屢攻不克,形成對峙,戰至下午,我軍彈藥耗盡。六團與敵交火後,韓鈞司令員指令四、五兩團堅決向敵組織進攻。此時四團團長張開基帶四團一個連前來來增援。向敵人猛烈沖擊,殺傷了一些敵人,我排長以下10餘人英勇犧牲,其中機槍班長董殿隆表現最英勇。五團又從上長斜東側上、下長斜之間的山頭壓下來,居高臨下,我軍三面夾擊。五團三連指導員高旭初,率先帶領一個排,向隐蔽在村邊窯洞裡的敵人沖去,沖到窯洞門口後,把成束的手榴彈連續投進窯洞,敵人被炸的血肉橫飛,沒炸死的眼看已經不能固守,遂沖出窯洞,向後山逃竄 ,我軍趁勢追擊。 我指戰員精神風發、士氣激昂、奮勇殺敵,立即步機槍齊鳴,槍彈聲、手榴彈聲,震動山谷,殺聲遍野 。我軍實作了關門打狗的作戰計劃。戰鬥一直在進行,敵人屍橫山谷。敵無線電台被擊毀失掉聯系,又放出通信鴿向據點告急,其攜帶檔案為我截獲,敵還出動飛機空中盤旋。 黃昏,敵人仍被壓在兩山之間,進退維谷。所剩殘部,搶占一個山頭制高點,構築工事,頑強抵抗。經我軍喊話之後,敵拒不繳槍。我軍沖上去逼其繳槍,鬼子默不作聲。待我軍快到近前,突然又用機槍拼命掃射,仍在負隅頑抗。我軍為徹底消滅殘敵,又放火燒山。   深夜,眼看敵寇即将被全部殲滅,這時候,敵人援軍趕來,五、六百敵人被我阻擊在上長斜與下長斜之間。我軍集中火力堵擊,鬼子拼命突擊。我軍主動撤出戰鬥,勝利轉移。當敵人找到“佐佐木輕裝突擊隊”時,除所剩殘敵十幾人之外(戰後發現日軍陣地挖掘的13具單人掩體并且都有血棉花、紗布等),其餘敵人全部被殲。敵人隻好垂頭喪氣地負屍逃走。 這支日軍精銳力量的覆滅,展現了六團的勇猛頑強。六團雖然在中莊被襲,遭受重大損失,但稍加整頓即鬥志昂揚,這次戰鬥盡管兵力少,部隊又是從汾陽遠道趕來,從行進間倉促轉入進攻,但敢于與狂妄的日軍突擊隊拼殺,充分顯示了六團的士氣和戰力。  六團傷亡數十人,殲滅日軍100餘人,雖未全殲殘敵,但殲敵大部,敵酋佐佐木勳隊長被擊斃,沉重打擊敵人的嚣張氣焰,打破了佐佐木突擊隊不可戰勝的神話,給敵快速奔襲的戰術緻命打擊。這是一個聞名晉綏的戰鬥,戰鬥之後,八分區在上長斜村召開了慶祝大會,軍民一起慶祝這一重大勝利。群衆說鬼子的輕裝突擊隊成了送死隊!這一仗極大地鼓舞了當地抗日軍民的鬥志,增強了軍民堅持抗戰克服困難的信心和決心,此戰六團表現英勇,受到晉綏軍區上司和八分區司令員韓鈞的表彰,使敵人從此以後未敢使用突擊隊奔襲的戰術。穩定了軍心、民心,轉變了八分區抗日鬥争形勢。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