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功在當代名垂青史的彼得大帝!》(俄羅斯紀行七)劉建軍 文/圖

作者:劉建軍文圖原創
《功在當代名垂青史的彼得大帝!》(俄羅斯紀行七)劉建軍 文/圖

  聖彼得堡,号稱北方之都的俄羅斯的笫二大城市。近日這座世界名城風雲際會,參加二十國首腦峰會的全球排名前二十位的頂級大人物,都将彙聚于此,讨論安排這個世紀,我們這個星球最最棘手,人們最最關心的問題!

  有人說,如果你到俄羅斯,未到聖彼得堡,就等于未到俄羅斯。如果你到聖彼得堡,對彼得大帝仍一無所知,那你就等于沒到聖彼得堡,甚至沒到俄羅斯!

  這世上,還真沒聽說過有誰,能與一座城市如此息息關聯,當你未到這座城市時,就聽人說起過他,當你來到這座城市時,又無處不嗅到他的氣息,無處不見到他留下的痕印,而當你要離開時,更感到了這個人與這座城市,與這個國家的血肉乃至靈魂的牽連。

  甚至當你提起筆來,試着記述這座城市的過去未來,記述你來到這座城市的見聞感悟,你還是繞不開,邁不過有關這個人的傳奇經曆和卓越貢獻,他,就是俄羅斯曆史上最偉大的君主,被恩格斯稱之為“真正的偉人”的彼得大帝!

《功在當代名垂青史的彼得大帝!》(俄羅斯紀行七)劉建軍 文/圖

  作為一個人,他魁梧偉岸,頂天立地,身高竟有二米多,是全世界最高的君王,(倘在今天,他說不定會是哪個著名職業籃球隊的球星!)他生性桀傲不訓,敢作敢為,一言九鼎,富有異于常人的人格魅力。作為一代君主,他思想開放,順應潮流,銳志改革,數十年間成就了俄羅斯作為歐亞強國的曆史地位!

  有意思的是,他與咱們的康熙皇帝,幾乎處于同一年代。即位後的康熙皇帝便頒發了一道禁海令,自此清王朝各代雖有建樹,但閉關鎖國,基本在吃老祖宗的老本,國運漸趨衰微,到慈僖時,更病入膏荒虛弱不堪,人人都敢欺負。

  而彼得大帝自登基起,就把目光投向當時最繁榮強盛的西歐。當初,之是以要在從北方強國瑞典手中奪來的土地上,(那時還是一片沼澤)修建起今天遊人眼中的聖彼得堡,是因為那裡緊鄰波羅的海入海口,建造起這座城,就是打通了與歐州聯糸的門戶,建起了觀察歐州暸解世界的視窗!

  咱們的康熙帝,也有過三下江南微服出訪之舉,但那弄出的無非是些風花雪月的傳說。而當時的彼得皇帝,也曾以低微身份遍遊歐州各國,不恥下問,廣集博采,并将所學知識經驗,車載鬥運地帶回俄國,随即大開國門,打破封閉,沖破阻力,大刀闊斧地進行從胡子,衣着,禮儀開始的“全盤西化”式的改革,最終改變了曆史程序,使國力當時比咱們大清國還要瀛弱的俄羅斯,迅速跻身歐州強國之列!

《功在當代名垂青史的彼得大帝!》(俄羅斯紀行七)劉建軍 文/圖

  初到聖彼得堡的那個清晨,參觀完尼古拉一世的青銅像,我們便來到這座城市裡,最具标志性和吸引力的彼得大帝塑像前。揚鬃的駿馬高舉起前蹄,似乎正準備着再一次的縱身飛越,馬後蹄踩着象征邪惡叛逆的長蛇,跨坐馬上的彼得大帝揚起手臂,與目光一道指向深遽的遠方……

《功在當代名垂青史的彼得大帝!》(俄羅斯紀行七)劉建軍 文/圖
《功在當代名垂青史的彼得大帝!》(俄羅斯紀行七)劉建軍 文/圖
《功在當代名垂青史的彼得大帝!》(俄羅斯紀行七)劉建軍 文/圖

  來聖彼得堡,有處地方還非得要去,那就著名的彼得保羅要塞,當初是先有要塞,後才有城市。在涅瓦河與相連的波羅的海之間,修建起來的這座古代城池,防範着來自北方強國的入侵,扼守着通往市内的咽喉要道,護衛着聖彼得堡這座城市的安危。

《功在當代名垂青史的彼得大帝!》(俄羅斯紀行七)劉建軍 文/圖
《功在當代名垂青史的彼得大帝!》(俄羅斯紀行七)劉建軍 文/圖

  時近午時,跨海過來的第一批歐州遊客,果然紛至沓來,保羅要塞的内外景點,中外遊客更是趨至若鹜。三百年前的城垣堡壘,至今仍高大堅固如初,據說這裡後來還充做監獄,關押過反對改革,圖謀造反推翻老子的皇太子,還囚禁過普希金,果戈裡,高爾基等文學巨匠,以及引領時代潮流的思想先驅們。

《功在當代名垂青史的彼得大帝!》(俄羅斯紀行七)劉建軍 文/圖
《功在當代名垂青史的彼得大帝!》(俄羅斯紀行七)劉建軍 文/圖

  ……奔騰不息的涅瓦河濤聲,讓人似乎仍能聽到,俄羅斯民族艱難奮進的腳步聲,滿布彈痕硝煙的要塞城垣,讓人似乎仍能瞥見,幾個世紀翻卷起伏的曆史風雲!

  導遊安排我們要參觀的下一個景點,是停泊在涅瓦河畔的阿芙樂爾号巡洋艦。此時清點人數,發現隊伍中又走丢了“瓦西裡同志”,這也是位湖南籍的年過七旬的攝影發燒友,兩位導遊隻好分出一人去尋找,其餘人跟着另一導遊,急着奔到下一景點。(這一路上導遊跟個保姆似的,也真夠累的!)

  “瓦西裡同志”雖然暫時走散,但他的導師摯友“列甯同志”還在,這位八十二歲的中國老布爾什維克,出生時,差點就趕上了上世紀一九一七年那場驚天動地,影響了全世界一百年的十月革命,而這場無産者首次奪得了政權的革命,正是在真正的列甯同志的指揮下,由阿芙樂爾号軍艦上的艦炮,向着緊靠岸邊不遠處的“資産階級營壘”冬宮,發射出的第一炮彈而引發的。

《功在當代名垂青史的彼得大帝!》(俄羅斯紀行七)劉建軍 文/圖
《功在當代名垂青史的彼得大帝!》(俄羅斯紀行七)劉建軍 文/圖

  如今的阿芙樂爾号旁,攤販雲集,生意旺氣!

  是啊,今天曆史早己翻開新的一頁,曆史也又有了新的評說(不管是"開創了人類新紀元,"還是給這世界帶來了大麻煩!"。) 當年炮口下的冬宮,作為世界第四大博物館,正吸引着來自四面八方,熙來攘往的遊人。

  而阿芙樂爾号軍艦,俄羅斯人在猶豫一番之後,還是讓它保持了原狀,一來是尊重曾經的曆史,二來,這對于剛加入世貿的俄羅斯,無疑是塊旅遊創收的大“蛋禚”,君不見,阿芙樂爾号巨大的炮口下,除了歡樂的遊客,就是紅火鬧熱的跨國攤販經濟。

  我原本想掏點參觀費上艦去拍拍照的,不過導遊提醒,那上邊有國際小偷高手橫行,有時簡直就是明偷暗搶,聽罷大夥面面相觑,哪個還敢再上這“賊船”?!

《功在當代名垂青史的彼得大帝!》(俄羅斯紀行七)劉建軍 文/圖
《功在當代名垂青史的彼得大帝!》(俄羅斯紀行七)劉建軍 文/圖
《功在當代名垂青史的彼得大帝!》(俄羅斯紀行七)劉建軍 文/圖
《功在當代名垂青史的彼得大帝!》(俄羅斯紀行七)劉建軍 文/圖

曆史的長河折淌過無數的彎道,人類社會發展的道路,也是起伏坎坷。彼得大帝二百年之後的十月革命,至半個世紀之後,一九八九年的那場社會變革,都在俄羅斯的曆史程序中,激起了巨大波瀾。

巧的是,我們來到聖彼得堡那天,正是“8.19”紀念日,聽說在十二月黨人起義紀念廣場,聚集了上百名持不同政見,或幻想再來一次“顔色革命”的人群,但絕大多數的俄羅斯市民,對此卻應之者廖寥。

“8.19”之後,俄羅斯超級大國的地位轟然倒塌,獨聯體取代了前蘇聯,巨人似乎變成了矮子,人們嘗到了失落的苦澀和變革之初的陣痛,但當初的那場變革,畢竟是俄羅斯人民自己的選擇,也滿含曆史的必然性。

今天,依仗着一貫強勢鐵腕的普京總統,(“給我二十年時間,還你一個彼得大帝時強大的俄羅斯!”)彼得大帝的後裔們似乎正找回當年的自信與豪氣;依仗着遼闊疆土和豐厚的自然資源(油、氣外彙收入滾滾而來),“面包會有的”,振興國力,好日子顯而易見,是以我想,俄羅斯人犯不着再去選擇新的動蕩和捉摸不定的未來!

《功在當代名垂青史的彼得大帝!》(俄羅斯紀行七)劉建軍 文/圖

(2013.8.20 于聖彼得堡)

作者簡介:劉建軍,原中國人民解放軍成都軍區戰旗文工團樂隊演奏員,現專職從事小提琴教學。曾在職進修四川師範大學漢語言文學專業獲大學文憑。

現為四川音樂家協會會員;四川省小提琴教育研究會會員;四川省社會藝術(音樂類)考級考官;

從事業餘攝影四十餘年,現為四川省攝影家協會會員;四川省企業家攝影協會副秘書長;四川省民族藝術影像協會專家委員;新華社圖檔庫簽約攝影家;成都經典彙文化公司簽約攝影家。

曾為華西都市報特約記者,曾在全國軍内外報刊,如《人民日報》,《解放軍報》,《四川日報》,《四川文化部》,《詞刊》,《解放軍畫報》,《民族畫報》,《四川畫報》,香港《攝影畫報》,《今日四川》,《歌曲》,《樂苑》等上發表了十多萬字的文字作品及五百多幅攝影作品……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