莴苣又叫生菜,原産地中海沿岸。我國以廣東、廣西栽培較為普遍。吉林省各地不但有集體栽培,社員各家亦有零星種植,是一種大衆化獨幕喜劇種蔬菜。莴苣為一年或二年生蔬菜,莴苣植株矮小,主要食用部分為嫩葉及葉柄,是-種典型的生食種蔬菜。莖用莴苣(即莴苣筍)是從由散生莴苣(即生菜)經選擇培育而成的,是莴苣的一個變種。其食用部分為未開花的花莖。花莖柔嫩多汁,可生食、炒食,也可腌潰加工。

<h1 class="pgc-h-arrow-right">1.整地</h1>
我省栽培莴苣很少占用成片土地。多數在管道兩側、畦埂、地頭地邊種植。因莴苣根群較弱,+耐旱力差,是以播前細緻整地,施足底肥(特别是氮肥)更為重要。具體做法是:先用手扶拖拉機把土地深翻15~21厘米,然後每畝施入10000斤農家肥,散開糞後打成45厘米寬的小壟,或作成1米寬的畦子準備播種。
<h1 class="pgc-h-arrow-right">2,播種</h1>
我省各地一般于4月上中旬進行播種.壟作時,于壟溝兩側勾溝條播,畦作時,1米寬的畦子播4~5個溝。
壟作溝播,土壤墒情好,有利出苗,出苗後窩風,生長很快。由于莴苣種子小,不充分成熟的種子多,是以播種量應适當加大,這樣出苗快,又保證全苗。出苗後苗子過密,早期可間收上市。莴苣覆土淺,一般為0.5~1厘米。社員個人零星種植,為充分利用土地,常常在毛蔥、大蒜等其它作物間隙播種莴苣,莴苣生長期短,采收後一般不影響主栽作物生長。
莴苣筍栽培須進行育苗。9月上旬在溫床内操種,一般20平方米的标準床播籽3~4斤。播前用45~50C溫水浸種,泡籽3小時左右,用清水投洗幹淨後,在18~20C 的溫度下催芽。當大部分種子将突破種皮發芽時即可播種。播種時先用熱水打透床土,水滲下後蓋一層細土,播籽後薄薄蓋一層土。當幼苗長到2~3片真葉時,按株行距5心6厘米x 5厘米進行分苗。
<h1 class="pgc-h-arrow-right">3.管理</h1>
莴苣管理十分簡單。”由于早春氣溫低6田間雜草生長緩慢,一般隻薄一遍草就可以了,無須特殊中耕除草。莴苣管理關鍵是肥水管理。要根據土質地勢等情況,地幹就需澆水,使土壤保持濕潤狀态,滿足莴苣生長的要求。土壤水分不足,不但影響産量,而且降低産品品質。我莴苣一般不需要追肥。如行追肥,可利用雨天撒些化肥、不用特意澆水。
莴苣筍于4月中下旬開始定植,定植時秧苗7~9片真葉為宜。株行距為33~36厘米,拐子苗,畝保苗500~6000株。生産上習慣利用畦埂與其它蔬菜間套。
定植後應加強管理,否則會出現“瘦了串,澇了串,旱了串”,直接影響産量和品質。據菜農反映,“串”可能出現在兩個時期:一是在植株形成蓮座葉前,由于中耕不勤不深,莖向上徒長,二是蓮座葉形成後,由于高溫、幹旱、缺肥,造成莖部迅速上長。對莴苣筍的肥水管理要求非常嚴格,一般緩苗後,須及時深中耕、松土、除草,進行第一次蹲苗;.15~20天後再澆水,這時中耕松士要淺,進行第二次蹲苗。蹲苗期要以控制水分為主,根據天氣和秧苗生長情況靈活掌握澆水。澆水或下雨後要及時中耕保墒。蹲好的苗子,根系發達,葉盤大,莖粗,節間短,葉片厚色濃。蹲苗後要加強肥水管理,每畝追硝酸铵20斤左右,這一時期應經常保持地面濕潤。莴苣筍主要蟲害有蛴螬和金龜子。蛴螬為害莖根,金龜子為害頂部嫩莖葉,往往引起菌核軟腐病的發生。防治方法:施用腐熟糞肥,噴撒0.5%666或人工捕捉。
<h1 class="pgc-h-arrow-right">4.收獲</h1>
莴苣收獲是生産中重要環節之一。初期應采取間收,一是解決排開問題,二是解決過密問題。後期應一次收完,否則極易引起抽薹,而且影響下茬菜播種。莴苣筍應在花莖充分伸長,而未見花蕾時收獲産量最高。上市筍,應當在筍拔出後,将根切去,頂部留3~5片小葉,其它葉片全部去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