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加州鲈用藥心得分享:魚轉身就把料吐了?

這兩年家州鲈行情異常火爆,塘邊價都已接近20多一斤了,效益也非常好,雖然行情好,但依然要看到養殖中的風險,今天就來和大家分享一下,加州鲈養殖中要注意的事項。

01

加州鲈屬于肉食性魚類,投喂的飼料基本都在9000元每噸以上,貴的上萬,其特點是飼料蛋白高。加州魚是肉食性,對糖的耐受性低,正是由于這一特點,是以對于飼料加工工藝要求就比一般的飼料要高。比如在普通飼料加工中會加入一定量澱粉,尤其膨化飼料,需要通過添加澱粉讓飼料膨化,這是常采用的方法;可加州鲈天生就對糖的耐受度低,澱粉添加得越多,那飼料中糖的含量也就越高,這個問題如何解決?

意識到這個問題,我們養殖戶要養好這條魚,首先要解決的問題就是保肝。比如我們在給養殖戶做技術服務時,就經常聞到有些飼料有氣味,憑着做藥多年的經驗,我估計不是添加了膽堿,就是添加了膽汁酸,目的就是解決脂肪肝的問題。基于這幾年在鲈魚用藥的經驗,當把魚康保與膽汁酸添加到輔助用藥中,不論是治療爛身,還是在治療諾卡上,都有很好的輔助作用。

02

第二個心得就是鲈魚天生對飼料的适口性差,就連平時添加了治療用藥的飼料,如果三黃散或是魚康安添加多了一點,或是沒有用包膜的恩諾沙星。看似魚把料吃進去了,實際上一轉身,鲈魚就又把料吐出來了,正是由于這一特性,經驗豐富的養殖戶,是甯願是多用保肝藥,也不願用沉料來投喂加州鲈。

大家都有這樣的經驗,隻要水體中溶氧稍稍低一點,鲈魚的采食量很快就會受到影響,還有就是水溫過高,光線過強,也會影響到加州鲈的采食量。我們經常會遇到養殖戶回報,塘裡的鲈魚吃料又不好了,當在投料台周圍開啟一個小時的增氧機,增加水體溶氧,并通過攪動水體,促進上下流時,降低表層水溫後,又發現鲈魚吃食又正常了。

一次遇到一老闆,暫養在水庫裡幾個網箱的鲈魚苗不開口吃飼料,正好那段時間氣溫升得很高,我就建議老闆,試一試把水庫底部的水抽上來,再傳回到網箱裡,老闆将信将疑地按這個方法去試,第三天,老闆高興得不得了,說這個建議解決了他的大問題。

03

第三個問題,那就是白點。一看到内髒有白點,許多人就慌,以為諾卡來了,其實不然,如果隻是肝髒發白,沒有形成白色突起的結節,其實不一定是諾卡。如果是諾卡,整個内髒都可能出現有白色的突起樣結節。據一些資料上介紹,這是由虹彩病毒引起的,而且現在養殖的加州鲈,帶毒的還不少。

出現這種症狀,保肝護肝,增強免疫才是關鍵,如内服免疫多糖、在飼料裡添加促進腸道消化的幹酪乳杆菌與丁酸梭菌,内服驅蟲藥等。除了虹彩引起的白點容易和諾卡氏菌引起的白點相混淆,其實愛德華氏菌與舒伯特氣單胞菌也會引起内髒白點,是以當發生後,最好通過藥敏去選擇敏感的抗菌藥才是最佳的選擇。(本文轉自【養魚經】。如有版權問題,敬請聯系[email protected]。)

【關鍵字】:加州鲈漁藥水産養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