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物種泛濫不僅在我國,在國外都經常上演,老美的“亞洲鯉魚、黑魚”、澳洲的袋鼠兔子、我國的清道夫、野豬等。這些動物有些是外來的,有些是本地的。造成泛濫的原因都有相似之處;缺少天敵、生活條件優越、當地人不吃等。
現在我國野豬也出現了泛濫的情況,多達150萬頭,經常在市區街道橫行,讓市民苦不堪言,但數量這麼多的野豬,卻是我國的保護動物,不允許私自抓捕它們,隻有極少數的地方能在規定時間撲殺規定數量的野豬,這有點讓人百思不解。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31">野豬的來源</h1>
野豬是經過進化而來,其祖先是古代巨豬,而古代巨豬中最強大的一種豬是完齒豬,戰鬥力極強,它就是野豬的祖先。經過慢慢退化後,完齒豬的形狀、生活習慣等發生了一些改變,成了野豬,但破壞能力還很強。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30">野豬的破壞能力</h1>
家豬是野豬的一種,被人類馴化後,乖順了不少。但野豬放養在大自然中,破壞能力極強,很多農民種植的莊稼、山上的植物等,都遭到了它的襲擊,農民一年的心血也都沒了。
不僅如此它還經常跑去街道上,出現過很多襲擊人的案例。有一次一個女孩在餐廳吃飯的時候,一頭野豬沖了進來,實在是吓人,還好女孩反應迅速,才免遭傷害。
還有一些村莊,因為野豬村裡的人被迫搬家。而我國有34個省級行政區,其中16個省份都遭受過野豬的襲擊。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12">野豬泛濫的原因</h1>
首先現在野豬的天敵,老虎、狼等數量大大減少,或者被保護了起來,比如它們很多都在動物園裡,這才讓野豬無憂無慮的生活。
其次是野豬的生存能力極強,幾乎什麼都吃,生活的條件也優越,這不泛濫就怪了。再者沒保護之前,其奔跑的速度快,“人豬大戰”一般是人敗下陣來,而且野豬皮厚,打一下幾乎沒什麼事,爬起來還能跑。而現在成了保護動物,撲殺的人數少了,就更加猖狂,數量也更多。
最後,野豬繁殖能力極強,拿家豬來舉例,生一窩崽大概有十幾個,而野豬少一點大概七八個,但每年能生兩次,這也成了泛濫的原因之一。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28">為什麼會成保護動物</h1>
我國野豬泛濫,經過人們大肆捕殺過後,現在僅剩150萬頭,生活範圍大大縮小了,僅分布在雲南、貴州、廣東等地區,這是保護動物的原因之一。
而且大自然的生存法則中,食物鍊不能少了某種動物,而野豬作為食物鍊中的一環,是很多大型動物的食物,比如老虎、狼等。如果野豬消失了,這些動物吃什麼?是以為了遵守法則,野豬不能再減少了,也就成了“三有”保護動物。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29">怎麼辦?</h1>
小龍蝦之前也在我國泛濫過,後來成了大家的盤中餐。那野豬也能吃嗎?首先那種在山上奔跑的,不是自己養的野豬不能捕殺更不能吃,如果你心動了,那可能觸犯了法律。
其次如果是自己養的野豬(一種品種),養之前需要很多手續,要弄好後才能養殖,不然也會觸犯法律。最後野豬肉不好吃,沒家豬肉香。野豬肉有一種騷臭味,烹饪的話要很多步驟,可能沒做好,買的肉也就浪費了,很多人是忍不了這個味道。
是以說吃不實際,隻能抓捕,這就出現了一種職業“野豬獵人”,這些人是專門打野豬的,但要向有關部門申請同意後才能行動,比如在江西就有規定野豬獵人在1年捕殺的野豬數量是200頭。
不要以為捕殺野豬很容易,生性兇猛的野豬,撲殺起來很難,每年因為捕殺野豬,很多人都受傷,甚至死亡,并且那些獵人養的獵狗每年都會因為野豬沖撞死亡,數量達到了近40頭,是以這是一個高危險的職業。
保護稀有動物是好,但個人認為也不能保護“壞”的動物。不過野豬也不能消失,是以對于野豬,就很難抉擇。“人豬大戰”全靠野豬獵人肯定是不夠的,如今有150萬頭野豬,還得結合野豬的天敵,才能讓其數量維持在一定的範圍内,不然隻能越來越多。
如果你遇到野豬後,首先要鎮定,不能驚慌,保護好自己,如果看到其破壞莊稼等,可以趕走它們,但不能傷害,不然成了違法行為。
新職業“野豬獵人”?中國野豬已多達150萬頭
“人豬大戰”上演,中國野豬已多達150萬頭,環境正在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