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8日,波音公司宣布,該公司當天在其位于密蘇裡州聖路易斯市的總裝廠,向美國海軍航空兵傳遞了首批兩架F/A-18E/F Block III型“沉默大黃蜂”艦載機。而就在上個月月底,波音公司剛剛完成了第608架份的F/A-18E/F Block II型戰鬥機的生産任務,并正式宣告Block II型“超級大黃蜂”的生産線正式關閉。從Block II到III,幾乎無縫銜接,“後超級大黃蜂”時代就這樣來了。
剛出廠的“沉默大黃蜂”艦載機

美國海軍為何又倒騰F/A-18了?
聽到這一消息,很多讀者可能會覺得比較奇怪,美國海軍艦載機部隊不早都定下了将F-35C作為新一代“标準戰鬥機”、統一下一代航母甲闆的計劃嗎?這怎麼又回頭倒騰上了“超級大黃蜂”?
F-18F Block III“沉默大黃蜂”
裝備與技術因素
其實,咱們話也不能這麼說,畢竟根據美軍的“艦隊願景2025”,起碼到2025年左右,一個标準的美國海軍艦載機聯隊(CVW),還應該是由2個裝備F-35C的中隊(各10架飛機)、2個裝備F/A-18E/F“超級大黃蜂”的戰鬥攻擊機中隊(各12架飛機)組成主戰力量,三代半戰機和四代機各半。而根據美國戰略與預算評估中心(CSBA)在2018年年底,釋出的一份美軍艦載機聯隊“2040年構型”的可行性研究報告,到那個時候,美國海軍才打算把F/A-18E/F給逐漸換掉,但用什麼機型來實施替代并未說明,隻提了一個很含糊的“F/A-XX”,指不定還會在“超級大黃蜂”的底子上改。
是以,基本上美國海軍艦載機聯隊從現在起到2040年,以“超級大黃蜂”為代表的三代半戰鬥機在其艦載機聯隊中,依然有一定的生命力,既然一型裝備還要服役起碼20年,那麼進行持續改進甚至深度挖潛,也就自然而然了。
政治因素
除了裝備與技術方面的因素,咱們也不要忘了波音公司與特朗普大統領政府極其密切的關系,畢竟從研發路徑上講,F/A-18E/F Block III一開始甚至都不算美軍立項的項目,而是波音公司在2010年“自籌資金”(熟悉的味道)搞出來的一個名叫“國際大黃蜂”的驗證項目,研發目标是去競标印度空軍那時候搞得如火如荼的“先進中型多用途戰機”。
印度專供版“國際大黃蜂”
雖然後來競标無果而終,但特朗普大統領卻不失時機地插了一杠子,大家都記得特朗普2017年剛上台就宣布“F-35太貴了,我要買便宜的飛機”,三番五次地表态要搞“波音大單”,到了現在終于把這批“大單”給實錘了,準備從現在到2024财年為止,采購84架全新的F/A-18E/F Block3,同時還準備以每年12架左右的進度,把現役的500多架Block2也給全部更新到Block III的技術水準。
沒有人比我更懂艦載戰鬥機
雖然一方面,這批已經用了一二十年的“超級老黃蜂”也到了該MLU(中期更新)的年份,另一方面作為正常的技術更新,從Block II疊代到III也沒啥問題,可特朗普的這麼明目張膽,還是頗為讓人懷疑美軍買這批“沉默大黃蜂”,到底是針對需求買裝備,還又是針對裝備發明需求。
“沉默大黃蜂”的3點更新
畢竟,從目前F/A-18E/F Block III“沉默大黃蜂”的整體技戰術性能上來講,雖然被波音公司吹的很厲害,在波音的嘴裡,“超級大黃蜂”經過這麼一改型,怕是要被稱作“超級無敵大黃蜂”(Super Duper Hornet)了,但是隻要咱們把它的性能拿出來分析分析,還是感覺吧這飛機隻是在現有機型的基礎上做有限補充,否則波音公司也不會宣布可以通過子產品化更新把現有的“超級大黃蜂”更新成“沉默大黃蜂”了。根據目前已經披露的資訊,給Block III型準備的改進措施主要有如下幾項:
Block III型的更新資料
增加“保形油箱”
第一是在機身邊條上方、機身背部兩側增加保形油箱(CFT),這是當年波音倒騰“國際大黃蜂”項目的時候已經确定下來的改進措施。按照波音公司的說法,這一對大型CFT可以給“沉默大黃蜂”加上3500磅的額外燃油,約相當于1588千克,相當于“超級大黃蜂”挂載一個480gal的機腹中線副油箱。雖然給“沉默大黃蜂”加上了700千克的使用空重,但波音公司宣稱CFT可以更好地改善“大黃蜂”的升阻比特性,并極大地提升“沉默大黃蜂”的作戰半徑。
F-18F Block III型
根據波音公司提供的資料顯示,“沉默大黃蜂”在挂載兩枚JSOW聯合防區外攻擊彈藥、一個中線副油箱、兩枚AIM-9X格鬥彈的情況下,其高-低-高作戰剖面典型作戰半徑可達1500千米,而如果把CFT子產品拆除,則作戰半徑将降低300千米。在其它任務與挂載構型下,據說CFT也可以有效地提升這架“沉默大黃蜂”的可用作戰半徑,相比挂載副油箱,提升距離在二百到四百千米不等。
換裝“封閉式武器莢艙”
當然了,增加保形油箱也不是白增加的,把原本用于機腹中線挂架的大型副油箱給“改到了機背上”之後,意味着“沉默大黃蜂”可以騰出機腹、機翼上的三個重載挂架,攜帶專門設計的EWP,也就是所謂的“封閉式武器莢艙”了,這也大概是新型武器莢艙在三代半改型戰鬥機上首次運用。相比傳統的外挂武器,據說EWP可以有效地降低飛機雷達反射面、提升低可探測性能。
按照波音公司的設計,預備裝備給“沉默大黃蜂”的武器莢艙貌似目前隻有一種規格,三個重載挂架通用,每個莢艙可以攜帶4枚AIM-120D型中距雷達制導空對空飛彈,或者2枚AIM-120D加2枚500lb級中小型JDAM彈藥。而在不攜帶AIM-120D的情況下,該型莢艙可以隻帶1枚1000lb或2000lb級别的重型彈藥,目前尚不清楚這種體積與副油箱類似的大型莢艙究竟出于何種考慮,也不清楚打算用于何種戰術場景。
F-18F Block III型的武器莢艙
大伊萬個人認為,在對空構型下使用此類莢艙,類似于在空戰中“帶着副油箱空戰”,對超視距占位、近距離格鬥中的戰機機動性,均有不同程度的負面影響,而在對戰機機動性要求相對較弱的對面攻擊構型下,使用低可探測性的武器莢艙還是相對有些優勢的。
更換“航電系統”
除了“增加CFT”和“換裝EWP”,“沉默大黃蜂”所實施的第三大更新措施那就是稀松平常、堪稱三代半戰機更新的正常操作了:更換航電系統。相比較“超級大黃蜂”,“沉默大黃蜂”在航電系統上起碼實施了三項更新:
一是增加由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出品的IRST-21型前視紅外探測系統,增加其态勢感覺能力,這套系統在目前的三代半戰鬥機改進中屬于标配,但不清楚美軍打算如何實作這種構型。之前有消息稱美軍打算學習F-35C,在“沉默大黃蜂”的“颌部”安裝IRST探測視窗,但根據傳遞的兩架樣機情況看,美軍最後似乎選擇了最為保守的方案,将IRST內建在中線副油箱上,在前部安裝AN/ASG-34型探測器,而在探測器後方接着加燃油,很迷的設計;
IRST紅外探測系統
二是增加了其戰術資料鍊、電磁支援性能,“沉默大黃蜂”對其機載電子系統進行了大範圍更新,使其可以相容美國海軍目前通用的、尤其是可以與F-35C聯合作戰的海軍綜合火控系統,目前确定的更新措施包括了更新低可探測性的高帶寬資料鍊(“戰術目标網絡”,TTNT)、改進型的衛星通訊系統(SATCOM)、“分布式目标處理器網絡”(DTP-N)、新一代電子對抗與電磁支援系統等,據說更新後的“沉默大黃蜂”可以完全在沒有“咆哮者”的支援下實施高烈度作戰,但具體的效果如何還要繼續觀察;
“沉默大黃蜂”的座艙
三那就不用說了,畢竟航電和火控系統都更新了一個遍,座艙也得改一改,“沉默大黃蜂”就使用了甚至比F-35C還要先進的觸摸式大尺寸戰術顯示器(LAD),不僅可以自由選擇戰術資訊與顯示模式,甚至可以以三維圖像的形式将整個戰場态勢實施全景式展示,類似于遊戲中的“上帝視角”。不過,雖然航電系統方面的更新為數不少,但是“沉默大黃蜂”很迷地沒有對AN/APG-79雷達實施更新,讓人有點兒看不懂。
APG-79雷達
“沉默大黃蜂”厲害嗎?
總而言之,對波音公司這回搞出來的這個“沉默大黃蜂”,咱們在這麼分析了一番之後,大伊萬的觀點是,其性能相比較“超級大黃蜂”,應該是有相當的提升的,但并不是厲害到了無敵的地步,更不能說它已經快要“和F-35C比肩”了。畢竟F/A-18E/F Block III再怎麼實施改進,也是在Block II的基礎上做算術,并沒有超出第三代戰鬥機、三代半戰鬥機實施改型的典型邏輯。
唯一算是有亮點的,應該是波音公司把副油箱改成CFT“保形油箱”、然後騰出重載挂架攜帶EWP“封閉式武器莢艙”的改進,但是這種改進首先對整機空戰性能的提升比較有限。畢竟咱們說過了,加上武器莢艙跟挂着副油箱空戰差不多,其次這種改進加上其它一些有限改進措施(比如塗覆吸波塗料等),是否可以有效地降低整機低可探測性能也值得懷疑。要是在整體設計不變的情況下,光靠使用外挂的武器莢艙就可以把三代機的隐身性能提升到四代機的水準,那各國還要裝備各型第四代戰鬥機幹什麼?
F-18F Block III型戰鬥機
相比在其技戰術性能上種種或真或假、有待證明的宣傳,美軍的這架“沉默大黃蜂”真正的優勢,大概也就是兩個方面:
“沉默大黃蜂”
第一個方面是倆字兒“便宜”,畢竟波音公司說了,“沉默大黃蜂”每小時的運作成本還不到2萬美元,這個資料别說相比F-35C了,就連相比中國空軍裝備的蘇-30MKK,都已經便宜到天上去了。這對于各種項目都在要錢,“地主家也沒有餘糧”的美國海軍來講,大概是最能夠打動美國海軍航空兵的方面之一(笑)。
第二個方面還是倆字兒“能帶”,畢竟相比隻能使用機腹彈艙攜帶2枚2000lb彈藥的F-35C,在同樣的挂載構型下,“沉默大黃蜂”可以攜帶3枚2000lb重型彈藥,對其它SDB彈藥等不同種類的靈巧彈藥,挂載能力也均超過F-35C。當然F-35C也可以把這些彈藥都挂在機翼挂架下面,但是這麼一挂,F-35C還有何隐身性能可言?與其出動F-35C,倒不如出動“沉默大黃蜂”,畢竟“沉默大黃蜂”便宜啊!這大概就是這架“沉默大黃蜂”能真正打動美國海軍航空兵的地方。
F-35C外挂彈藥會大大破壞隐身性
那麼,既然美國海軍航空兵已經開始為“下一代艦載機”厲兵秣馬了,中國海軍航空兵未來的艦載戰術飛機之路應該如何走、我們是否需要在殲-15的基礎上同樣改一個“超級飛鲨”出來?關于這一問題,我們可以留待下次接着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