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玮/文(頭條号簽約文章)
提到桑葉,自然而然都就會想到蠶。
桑葉是蠶寶寶的糧食,就是依靠這個日常的食物,蠶才吐出了美麗動人的蠶繭,進而也締造了古中國偉大的絲綢之路。
桑和蠶都是中國先民最古老的文化存在,展現着古代先民們的勞動智慧。據說,早在甲骨文時代,就已經開始有文字記載桑和蠶。
但在幾千年的中國飲食史上,一直沒有将桑葉入食的記錄,古人倒是把桑葉作為一種藥材入藥。
中醫藥學認為,桑葉性味苦、甘、寒,有散風除熱、清肝明目之功效。
中國漢代的《神農本草經》中稱桑葉為“神仙草”,具有補血、疏風、散熱、益肝通氣、降壓利尿之功效;可見,古代醫學家已認識到桑葉是除熱止汗之良藥。
據《本草綱目》明确記載:“煎汁代茗,能止消渴”。
據元代朱丹溪在《丹溪心法》中曾記載:“經霜桑葉研末,米飲服,止盜汗。”
明末清初的名醫傅青主尤擅用桑葉止汗,他先後拟定“止汗神丹”,“遏汗丸”,“止汗定神丹”等數方,均用桑葉為主藥,譽桑葉為“收汗之妙品”。
将桑葉入食才是近幾年的事。
1981年衛生部公布的85版藥食同源第二批(91)第45号檔案中的桑葉可用于保健食品清單而開始引起大家的關注,第一次讓大家知道桑葉是可以食用的。
2002年3月6日,完善的一則桑葉正式成為衛生部公布藥食同源物品可用于保健食品物品名單,再次引起人們對桑葉可作為食用的知識了解,再加上03年非典期間,桑葉可作為一種藥材持續受到大家的關注。
2這兩年,桑芽菜已經成為大部分地區的一個常見的菜式,以其營養價值豐富,又以綠色純天然為特點而風靡中國大陸市場。
要說桑葉菜,全國遙遙領先的當然是絲綢的故鄉:浙江。
浙江餐飲界的人士得地利之先,最早開發出了以桑葉為主題的宴席,而浙江衢州開化縣金鳳凰農莊的桑葉主題宴無疑就是這一主題宴席中的優秀代表。
我還是直接給大家展示一下菜品吧:

第一道:涼拌桑葉
第二道:桑葉卷
第三道:桑葉丸子
第五道:桑葉煎餅
第六道:桑葉炊粉,其實就是蒸桑葉
從涼菜到主食,一應俱全,吃完了桑葉主題宴,再來一杯桑葉茶,就更加完美了。
作為一個标準吃主兒,如果沒能吃上一席桑葉主題宴,實乃是吃貨們的一件憾事。
要想吃,去浙江,無他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