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十五道“垂涎欲滴”的湖北名菜!(二)

作者:陶白白星座屋
十五道“垂涎欲滴”的湖北名菜!(二)

八卦湯:是武漢市黃陂區的傳統名肴。源于南朝梁武帝在黃陂練兵時,他曾作詩贊:八卦湯香飄十裡,三軍武士鬥四方。因為烏龜背殼形似古八卦圖,故人們又稱之為八卦,用龜肉制湯,便稱八卦湯。

此菜在清末已馳名中外,此時開始也有用甲魚取代烏龜入湯。許多來華旅遊的外賓和國内旅遊者到武漢,總要品嘗此菜,他們将其視為“長壽菜”,吃後永葆青春,延年百歲。

十五道“垂涎欲滴”的湖北名菜!(二)

黃陂糖蒸肉:又稱東坡糖蒸肉,是湖北著名的傳統美食之一,在省内外享有盛名。蘇東坡詩贊:“鹹閑官客不屑去,甜添豕豚堪稱鮮。”

武漢市黃陂區人民講究“糖蒸”,每逢年節喜慶飲宴,要做一道香醇色紅、象征甜蜜美滿、象征甜蜜美滿、喜慶祥瑞的佳肴,它就是糖蒸肉,便以此作為待客上菜。

十五道“垂涎欲滴”的湖北名菜!(二)

油烹銀魚幹貝:湖北菜,鄂菜。成菜銀魚晶瑩味美,幹貝脆嫩,集海河鮮于一馔,風味獨特。

十五道“垂涎欲滴”的湖北名菜!(二)

冬瓜鼈裙羹:是一道湖北的特色傳統美食。是以鼈(又稱甲魚、團魚、腳魚)的裙邊和嫩冬瓜一起煨制的一種湯,鼈裙軟嫩,湯汁清純,冬瓜清香,原汁原湯。

十五道“垂涎欲滴”的湖北名菜!(二)

三鑲盤:是湖北省襄陽市的傳統名菜。制作時以豬肝,豬排骨,豬腦為食材,集中炸紫芥、炸排骨、炸腦泡三菜之所長于一馔。三菜各呈一色,各獻一味,一菜三吃,故得名。

十五道“垂涎欲滴”的湖北名菜!(二)

雙黃魚片:是武漢傳統名菜,因桂魚片挂全蛋糊,走油後兩面是黃色,故名“雙黃魚片”。成菜魚片黃亮,質嫩鮮軟,湯汁稠濃,鹹中透甜,爽口宜人。

十五道“垂涎欲滴”的湖北名菜!(二)

潛江油焖大蝦:2010年5月,湖北潛江市被評定為“中國小龍蝦之鄉”。從此“中國小龍蝦看湖北,湖北小龍蝦看潛江”的說法不胫而走。

潛江油焖大蝦是一道湖北菜起源于湖北潛江江漢油田一個叫做五七的小鎮市,在江漢平原聲名鵲起,廣受食客喜愛!每年六月中旬,潛江都會舉辦龍蝦節,邀請明星來到潛江舉辦晚會。

十五道“垂涎欲滴”的湖北名菜!(二)

蟹黃魚翅:是湖北、南京等地特色傳統名菜。制作時以幹豆腐為主料,烹饪技巧以燒為主,口味屬于鹹鮮味。該菜的特色為魚翅脆嫩,蟹黃蟹肉油潤香糯,湯稠味鮮。秋令時鮮,高檔宴席必備。

此品以素托葷,四季皆可制作,色澤黃紅,口味鹹鮮,是為上品。

十五道“垂涎欲滴”的湖北名菜!(二)

八寶海參:是湖北宜昌市傳統名菜。“八寶”即火腿、蹄筋、雞肉、冬筍、蝦米、香菇、蓮子和荸荠;口味鹹鮮味,成菜色澤美觀,海參軟嫩滑爽,八寶各味争妍呈鮮。

十五道“垂涎欲滴”的湖北名菜!(二)

金銀蛋餃:是以雞蛋和豬肉(瘦)為主要材料制作而成的一道菜品,黃白相映,色調淡雅,蛋白餃柔韌而嫩,蛋黃餃軟而松泡,色佳而味鮮。

十五道“垂涎欲滴”的湖北名菜!(二)

糍粑魚:是具有濃厚的湖北鄉土氣息的傳統名菜,屬于鄂菜系。制作時以魚肉為主料,經過腌漬、晾幹後煎燒而成的。在鄂東南地區人們食用“糍粑魚”已是一種嗜好。

糍粑魚”口味鹹辣、香氣撲鼻,有“聞則臭、吃則香”之說。佐飯能增量、佐酒可轉換口味,在鄂東南地區人們食用“糍粑魚”已是一種嗜好。

十五道“垂涎欲滴”的湖北名菜!(二)

元寶肉:是一道菜肴。制作時用雞蛋和五花肉燒制而成。湖北人過年歡度春節時,全家老幼團聚在一起,在農曆臘月三十晚上吃團年飯的家宴上,大家都喜歡吃這個菜,以示在新的一年裡财源茂盛,富貴吉祥,萬事如意。

十五道“垂涎欲滴”的湖北名菜!(二)

皮條鳝魚:是湖北荊州的傳統名菜,屬于鄂菜,己有數百年曆史。鳝魚味美,且有藥用價值。《名醫别錄》說它有補五髒、療虛損的功效。

皮條鳝魚剔除老骨後切成長條,制熟後猶如皮條而得名。又以形如竹節,也叫竹節鳝魚。制法是,用兩道不同溫度的油炸至皮酥,再挂上糖醋黃汁,色澤金黃,外酥内嫩。

十五道“垂涎欲滴”的湖北名菜!(二)

荊州魚糕:又名百合糕,俗稱荊州花糕,“頭子”菜。是湖北省荊州市傳統名菜之一,作為荊州的八大名肴其曆史源遠流長,相傳為舜帝妃子女英所創。

魚肉糕是以在荊楚一帶廣為流傳,春秋戰國時開始成為楚宮廷頭道菜,直到清朝,仍是一道宮廷菜,據說乾隆嘗過荊州花糕後脫口而詠:食魚不見魚,可人百合糕。百合糕是以而得名。

十五道“垂涎欲滴”的湖北名菜!(二)

虎皮蹄膀:是中國菜系湖北菜菜系中的特色菜式之一。制作時以豬肘為主要材料。虎皮蹄膀色澤棕紅、汁濃、透味醇香,是一道富于口感、肥而不膩。

十五道“垂涎欲滴”的湖北名菜!(二)

美好的生活應該充滿期待,驚喜與感激!

我是甜歌!感謝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