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時代,我們就在課本上了解了台灣的阿裡山;中學時代,我們被一部台灣偶像劇《流星花園》牢牢牽動。把阿裡山和流星花園聯系在一起的就是台灣的嘉義市。嘉義市是一座美麗的小城,是台灣開發最早的地方之一,下轄東、西兩區。嘉義市位居台灣省中部要塞,東濱仁義潭,西臨水上機場,南界八掌溪,北接樸子溪。土地肥沃,灌溉便利,又因鄰近溫熱帶,故四季如春,景物天成。嘉義古名“諸羅山”,系源自平埔族原住民洪雅族社名之譯音,又名“桃城”。嘉義市是具有曆史淵源的城市,人文荟萃,擁有“畫都”的美譽,是充滿熱情的文化藝術之都,獨具特色的古迹,道地的傳統小吃,富有人文色彩的遊憩景點,交織成為嘉義市既知性又感性的情愫與風采。
嘉義慢城小情懷

悠然諸羅山
嘉義的古名是“諸羅山”,即取自原住民語言的音譯,也取“東方諸山羅列”之意。嘉義也是台灣最早開發的地區,背靠着阿裡山。繁華落盡,隻餘下平常生活的淡然味道。在嘉義的街邊巷弄,時常能看到非常明顯的日式建築。日式小樓與中式的檐角雕梁并立而存,隻有時光能讓這說不出的違和變成說不出的不違和。
久不看曆史,幾乎都忘了在日據之前台灣還曾陷落于荷蘭人之手。現如今台灣地名、景點裡但凡出現“紅毛”二字,都與荷蘭脫不了幹系。這個粗鄙的稱呼,其實倒也是一種警醒。隐藏在市井深處,這是嘉義留存最久遠的古迹,1636年荷治時期挖的紅毛井。井已被封,井蓋倒滿漂亮!不知道是不是也有三百年的歲數!看工藝,似乎是近代産物!
在嘉義,又或是台灣任何一個地方,最金碧輝煌的建築一定是廟。台灣廟宇的密集程度已然讓人歎為觀止!越往南,廟宇越多,媽祖城隍孔夫子,各路神仙在台灣各處都有美妙的住所與經年不斷的香火……
這些廟與周邊的住宅商鋪集市融為一體。這一端接着民間地氣兒,另一端直通天庭。經常看見行走的人們經過廟宇,便會停下來認真的拜拜!台灣人自己都說,我們超愛拜拜的,什麼都要拜拜!這裡神明應該好忙哦……
在嘉義火車站候車站台的旁邊就能看到這塊牌子。這裡是阿裡山森林鐵路的起點站。現如今這條知名的高山森林火車線路因為之前強台風的損壞,大部分區間已經停運。隻有山頂景區部分仍在營運。0海撥的起點。2450米海撥的終點。真正的平地而起,頂峰而終。好可惜不能從起點坐起,坐滿70多公裡,穿49個隧道過77座橋,看從熱帶到溫帶、溫帶到寒帶的沿途風景!
阿裡山森林火車的第二站:北門。不知不覺已經爬升了31公尺。北門站是日式的桧木建築。桧木便是阿裡山上的神木。台灣是真正的機車王國,來曬一張機車圖。這是一輛停在北門站的油箱旁的機車,不知主人是不是和車一樣拉風呢!
台灣的火車軌道是纖巧的細軌,順着這鐵道走,就能走上阿裡山啦!這裡有着濃濃着鐵路文化,一條鐵路創造又途經了多少繁華。除了北門站,嘉義還有專門的鐵路文化園區。街邊專門一塊地方,把曾經輝煌過的車頭車身軌道放在這裡!既呈現曆史又參與現在,文藝青年還能在此拍拍照!比在廢品場裡好得多。
台灣也有綠皮的火車呢,不過不知道是不是也跑得最慢?紅皮車明顯更漂亮,這顔色會令人想到倫敦!
這悠長的鐵軌,現在再也不會有溫度了。它在遊客的目光中安度晚年……
當飛機與汽車越來越普及,是不是有一天火車會離我們而去呢?其實小編還是很喜歡在火車上晃搖的感覺滴~~~
後花園的蘭潭
穿過嘉義市的富人區,右轉從小道上山,不一會兒便能到蘭潭水庫。蘭潭,據說最早是荷蘭人在300多年前開挖的水塘,眼下水庫周圍是環湖公路,這黃昏時分有不少市民在這裡健行。沿岸的水草與零星細小野花,水面上殘留那天空僅有的最後一點陽光。
在蘭潭,你能感覺到嘉義慢城的悠然。周圍健行的市民、談戀愛的學生、好奇的遊客,表情都很舒展。在這裡白天可在三信亭邊看看噴泉發發呆,看看這個靜靜的水庫,晚上可一邊散步一邊看天上湖裡的兩個月亮,吹一吹風,然後離開……
嘉義不僅是座慢城,曆史更讓它成為了一座舊城。與我們已經熟悉到麻木、麻木到厭惡的都市叢林全然沒有關系。也許你會說好破,還不如個縣城。若論房屋新鮮度,自當确實如此。可嘉義的美,又或是台灣的美,則是在高速發展的繁華沉澱之後。對于古舊的研磨與再利用,那種靜溢低調的小情懷。曲調悠揚的垃圾車在黃昏走街串巷,街邊的商家點亮燈火,别有洞天。
早餐桌上的大火雞
來嘉義必須要嘗試的食物——火雞肉飯,體驗一下嘉義百姓的日常生活!
很多人都知道台灣有鹵肉飯,到了嘉義才知道嘉義有名的吃食是火雞肉飯。這是老潘的最愛……沒錯!就是聖誕節的那種火雞,那個巨大的長着五彩斑斓毛毛的家夥,而且這火雞肉飯嘉義人大多是當做早餐來吃的。這一大清早就吃肉和米飯,讓習慣了牛奶雞蛋包子油條的小編很是傻眼……
台灣所有的美食多半都出身于類似于此的街邊小店。若不是有當地人帶領,普通遊客一定會給予忽略。而就是這樸素平實的店面裡,往往是流傳了多年的手藝、新鮮紮實的食材和口耳相傳來晚就吃不到的美味。
這就是傳說中的火雞肉飯!自是看不到大塊大塊的火雞,因為老闆早已在料理台上把它切碎,淋上自家調制的醬汁(記得讓老闆多加醬汁哦),搭配黃蘿蔔與醬小菜,飽滿而有滋味,搭配火雞肉钣的排骨酥湯!乍一看感覺有些油,但吃到疲軟與酥松混搭的MIX口感,還是很新鮮,實實在在的排骨讓湯變得更像一道菜。據說這樣的吃法是因為嘉義地處平原,是台灣的糧倉,人們早飯後要幹一上午的活,為了有力氣是以早飯的餐點大多如此紮實!
其實在這裡,在細細的鐵軌旁,覓一些隐于老樓裡的小店。吃一碗火雞肉飯又或是碗粿,還可以吃得到山上摘下的甜柿。來這裡不是旅遊,這裡,适合生活。
版權歸原創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