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灌陽美食在“廣西有味·百縣千菜”大賽上“辣味十足”

灌陽美食在“廣西有味·百縣千菜”大賽上“辣味十足”

圖為作者講述“思情豆腐圓”的故事。廣西新聞網通訊員 陸仕臣 攝

灌陽美食在“廣西有味·百縣千菜”大賽上“辣味十足”

圖為蕃薯粉蓮蓬松茸炖雞。廣西新聞網通訊員 陸仕臣 攝

灌陽美食在“廣西有味·百縣千菜”大賽上“辣味十足”

圖為鐵茶鍋灌陽瑤族油茶館的魅力十大鍋。廣西新聞網通訊員 陸仕臣 攝

廣西新聞網灌陽4月21日訊(通訊員 陸仕臣 黃海姑 實習生 農培智)“三月三”壯鄉歌節期間,廣西灌陽縣選送的思情豆腐圓、蕃薯粉蓮蓬松茸炖雞、魅力十大鍋、田螺釀、灌陽油茶及龍船粽、麻仁粑粑、馓子花等菜品在非遺特色美食“廣西有味·百縣千菜”2021廣西非遺特色美食大賽上,獨放異彩,“辣味十足”。

大賽現場,灌陽推出了20餘道非遺美食及地方特色小吃,一道道精品菜肴、特色小吃集色、香、味、形于一體,兼具灌陽瑤族特色及文化典故内涵,為人們呈現了一場精彩的美食盛宴,讓更多人了解灌陽特色美食風采。

面對廣西雲記者的采訪,“思情豆腐圓”制作者黃海姑介紹起了這道美食背後的故事。“小時候,外婆家裡人多,也并不富裕,十天半月買不起肉。但是,外婆勤勞又聰明,想方設法地改善家庭夥食,于是就把豆腐、糯米與少量的豬肉混合在一起做成圓子,再過油炸一下,就成了這一道香甜、細嫩、潤滑,營養豐富,且終生難忘的童年美食。随着國家日日的強大,我的家鄉甩掉了 ‘貧困帽’,還依托美麗的自然環境興起了旅遊業,遊客越來越多,鄉村振興和旅遊給我們帶來了希望,一份思念外婆的原生态美食得以延續。”

蕃薯粉蓮蓬松茸炖雞,由灌陽的進階廚師俸鴻濤制作,吸引了衆多觀展遊客的眼球,令人垂涎。作品用優質的灌陽蕃薯澱粉和青豆仿制成蓮蓬,取雞肉和竹荪制作成蓮藕,加雞湯炖制成,配上雕刻的荷葉、荷花、蓮蓬、蓮藕、青蛙等做裝飾。整菜以荷塘月色的理念設計,有吃雞不見雞,嗦粉不見粉的特點,進而将灌陽蕃薯粉傳統吃法提升至一個藝術層面。

灌陽油茶,它以一種特制的糯米幹炒成米花做主料,故又叫“炒米茶”或“米花茶”,灌陽油茶不僅能生津止渴、消食健胃,而且還有延年益壽之功效茶。

魅力十大鍋和灌陽特色小吃,更具集色、香、味、形于一體,讓遊客忍不住伸手拿來品嘗。作品龍鳳呈祥、和平天下、槟榔玉扣、腳踏實地、血戰到底等十大鍋和灌陽特色小吃中的龍船粽、麻仁粑粑、馓子花瑤胞、南瓜湯紅米飯等非遺特色美食,獨放異彩。菜品中别具一格的是瑤胞南瓜湯紅米飯,是在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灌陽工作站專家指導之下,創新研發出的“紅香53A”紅米,有槟榔芋香味,口感柔軟香甜,南瓜湯營養豐富,且極具灌陽紅色文化。

以美食喚醒記憶,用技藝複蘇情懷,“廣西有味·百縣千菜”2021廣西非遺特色美食大賽成了“讓灌陽走出廣西,讓世界了解灌陽”一張名片和視窗,展現了灌陽人民的精神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