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安徽合肥10大美食,個個來頭居然都不小!

合肥十大名菜

合肥十大名菜主要依據合肥地區出名的特色菜、傳統名菜、代表菜、根據菜品曆史、公衆知名度,網絡投票等整理,如有不同想法,歡迎留言批評交流。

1、李鴻章大雜燴

李鴻章大雜燴,是一道傳統名菜,屬合肥菜,相傳與晚清名臣李鴻章有關。李鴻章雜燴選用雞肉為主料,佐以水發海參、油發魚肚、水發鱿魚等輔料烹制而成。此菜是将多種原料合配燒燴而成,故有多味,具醇香不膩,鹹鮮可口的特點。

安徽合肥10大美食,個個來頭居然都不小!

2、曹操雞

曹操雞也稱為逍遙雞,始創于三國時期,為安徽省合肥市地方傳統名菜。三國時期,曹操屯兵廬州逍遙津時,因軍政事務繁忙,操勞過度,卧床不起。治療過程中,廚師按醫生囑咐在雞内添加中藥,烹制成藥膳雞。曹操食後病情日趨好轉,後常要吃這種藥膳雞。這道菜流傳開來,被人們稱為“曹操雞”。

安徽合肥10大美食,個個來頭居然都不小!

3、吳山貢鵝

吳山貢鵝,又名吳王貢鵝,起源于吳山鎮,是安徽合肥的傳統名菜。名菜典故由來,唐末五代十國期間,吳國的創立者楊行密攻廬州(今合肥)、克淮南、伐江夏,後占有淮河以南、長江以東的三十餘州地盤,被唐昭宗封為吳王。他為官清廉,人民安居樂業,并以身作則,使屬下均能如此,實屬難得。吳王每巡視淮南, 故鄉人民必以當地特産“大白鵝”配美味佐料制成“鹵鵝” 敬奉, 吳王食之大悅,謂衆人曰:行密自幼貧寒,不敢忘本,以此鹵鵝進餐,堪稱“貢品”。“吳王貢鵝”是以得名。後由産自吳山,俗稱“吳山貢鵝”。

安徽合肥10大美食,個個來頭居然都不小!

4、包公魚

包公魚原名紅酥包河鲫魚,是安徽省合肥市的一道特色傳統名菜,屬于冷菜類。因取材于包河中的一種黑背鲫魚,人們看到它,聯想到鐵面無私的包拯而得名;也因毛澤東的品嘗而聞名。

安徽合肥10大美食,個個來頭居然都不小!

5、肥西老母雞湯

合肥的肥西老母雞全國聞名,是安徽合肥(屬廬州菜系)的傳統經典名菜,因其“肥西”地域名稱而得名。合肥最常見的一道家常菜。

安徽合肥10大美食,個個來頭居然都不小!

6、廬州烤鴨

廬州烤鴨是一道安徽的傳統名菜,也是合肥傳統名吃。原系宮廷禦膳美食,明時流入豪門至民間。1987年分别榮獲安徽省和商業部優質産品稱号。1983年榮獲首屆中國食品博覽會金獎。合肥市餐飲“烹饪”行業協會評為“合肥五大傳統名小吃”榮譽稱号。

安徽合肥10大美食,個個來頭居然都不小!

7、懷胎魚

安徽合肥的一道地方傳統名菜。今日烹饪大師們,根據一個美麗的神話故事,選用豆腐衣、豆腐幹、洋芋等創制了“懷胎魚”這道名肴,以懷念漁姑母子為民辦善事的恩德。

安徽合肥10大美食,個個來頭居然都不小!

8、洪武豆腐

又名“鳳陽釀豆腐”,是鳳陽傳統名菜,已有五百多年曆史。據傳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年号洪武)幼時,因家境貧困,靠乞讨度日,一日好在鳳陽城内一家飯館讨得一塊“釀豆腐”,食後感到美味可口,便常到此飯館讨食,合肥菜中一絕,合肥家常菜中常見的一種特殊佳肴。

安徽合肥10大美食,個個來頭居然都不小!

9、禦筆黃鳝、金錢鼈

這兩道菜的典故出自北宋時期。相傳宋仁宗曾就合肥有何特産進貢相問包拯。為了減輕家鄉父老鄉親歲貢負擔,包拯命人将瘦小的黃鳝和老鼈做成了兩道菜“箭杆黃鳝”和“馬蹄鼈”呈獻給仁宗皇帝。宋仁宗看到這菜中黃鳝細小、鼈如馬蹄,不想這鳝細鼈小,可味道卻是鮮嫩異常,不禁吃興大增,高興地接受了将這兩樣菜作為合肥的歲貢。包拯原本是想以此為家鄉百姓免點賦稅,不想皇帝卻很賞識,還為此兩樣菜賜名“禦筆黃鳝”、“金錢鼈”。從此這兩道菜在開封、合肥等地廣為流傳,特别是每年的端陽佳節,合肥人多喜歡吃兩道菜。

安徽合肥10大美食,個個來頭居然都不小!

10、泥鳅挂面

泥鳅挂面,合肥十大民間小吃之一,肥東縣特色小吃,是一道由泥鳅、挂面等做成的美食。

安徽合肥10大美食,個個來頭居然都不小!

部分圖檔來自于網絡

關于關注@陪你一起去旅遊,一起交流旅遊吃喝玩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