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怪不得你口幹、嘴破、焦慮、全身痛原來是身體缺乏這些“營養素”1、眼睛幹澀、暗視力下降2、冬季容易出現的嘴角幹裂3、焦慮、緊張等情緒與營養的關系

日常生活中,我們可能偶爾會感覺到身體的各種不适,比如眼睛幹澀、酸脹;牙龈出血,皮膚幹燥等,但很多人往往會忽視這些身體傳遞出的“信号”。事實上,許多身體上的不适可能是由于營養素的缺乏引起的,如果我們能夠及時的識别,并進行膳食補充和營養治療,這些症狀就能得到有效、及時的緩解。

當你經常出現牙龈出血、夜晚視力降低、嘴角幹裂等症狀時,你就需要引起重視,這是身體發出的求救信号,提醒你體内可能缺乏某些營養素了,今天我們就聊聊身體營養缺乏的表現及營養補充。

怪不得你口幹、嘴破、焦慮、全身痛原來是身體缺乏這些“營養素”1、眼睛幹澀、暗視力下降2、冬季容易出現的嘴角幹裂3、焦慮、緊張等情緒與營養的關系

<h1>1、眼睛幹澀、暗視力下降</h1>

很多上班族,由于工作期間長時間對着電腦螢幕,容易出現眼睛幹澀、脹痛的情況,這可能是缺乏缺乏維生素A和B族維生素的信号。我們的日常飲食中,如果長期進食精細米面或長期吃素,如果沒有通過其他方式補充,很容易出現B族維生素的缺乏。

B族維生素能調節眼窩内的液體總量,缺維生素B2時,眼睛表面的血管容易感染,導緻眼睛幹澀、結膜炎和紅血絲。且維生素B2幾乎與所有皮膚黏膜方面的疾病都有關,比如口腔黏膜潰瘍等。一旦出現這些症狀,可以先嘗試補充維生素B2,如果效果不理想,再考慮其他原因。此外,B族維生素參與能量代謝、有營養神經的功能,當你感覺情緒緊張、焦慮的時,也可能是B族維生素缺乏的表現。肝髒、奶制品、肉類等食物富含B族維生素。在日常飲食中應注意粗細搭配、葷素搭配。素食主義者,應注意進食豆類制品尤其是發酵型的豆制品、蛋類制品,并每日補充一定量的複合B族維生素膳食補充劑。

維生素A是構成視覺細胞内感光物質的成分,當身體缺乏維生素A時,暗适應時間會延長。晚上視力降低可能是維生素A缺乏的早期表現。如果,不及時幹預可能進一步發展為夜盲症,并出現角膜幹燥等症狀,且維生素A缺乏還可引起幹眼病。如果出現暗視力下降的情況,應增加動物肝髒、深色蔬菜、蛋類等的攝入。西藍花、菠菜、胡蘿蔔、芒果等深綠色和紅黃色的蔬菜果中富含類胡蘿蔔素,在體内可轉化為活性維生素A。而動物來源的維生素A吸收率高于植物來源的。

維生素A為脂溶性維生素,建議用植物油烹調胡蘿蔔等蔬菜,以提高維生素A的吸收率。動物肝髒由于飽和脂肪和膽固醇含量較高,不宜大量進食,以每個月吃2~3次,每次25克左右。除膳食來源之外,也可使用維生素A補充劑如魚肝油,但應注意用量不宜過大,且不宜長期連續補充,最好根據自己的情況咨詢專業的營養師。

怪不得你口幹、嘴破、焦慮、全身痛原來是身體缺乏這些“營養素”1、眼睛幹澀、暗視力下降2、冬季容易出現的嘴角幹裂3、焦慮、緊張等情緒與營養的關系

<h1>2、冬季容易出現的嘴角幹裂</h1>

嘴角幹裂又稱“爛嘴角”是口角炎的俗稱,表現為嘴角冒出一兩條小裂縫,幹燥、發紅、疼痛。有些人,尤其是兒童忍不住要用舌頭去舔,但這種做法往往會加重症狀。因為唾液的蒸發速度很快,不但不能解決幹燥問題,還會将唾液中的微生物滞留在裂口中,引起細菌感染,加重口角的發炎。

有時候,我們會把秋冬季節的“爛嘴角”當成“上火”處理,但喝綠豆湯、梨汁後也不見改善,這時要考慮可能是由于B族維生素及鋅的缺乏所引起的。其中尤其以維生素B2缺乏引起的口角炎為最常見,表現為兩側口角呈白色,糜爛或潰瘍。

口角炎的發生,與長期食用精白米面分不開。谷類的精加工可造成B維生素的大量丢失,如精白米維生素B1儲存率僅有11%,小麥标準粉維生素B1儲存率僅有35%。當出現口角炎時,在膳食平衡同時,可以多吃一些富含維生素B2的食物,如動物内髒、瘦肉、雞蛋、牛奶、大豆、綠葉蔬菜等,可在一定程度上幫助減輕口角炎發展。同時,适量多吃富含鋅元素的食物如扇貝、牡蛎等,有助于嘴角裂痕的愈合。由于B族維生素是水溶性維生素,是以烹調時要注意防止維生素流失,淘米不過度,多吃豆米飯、黃豆芽。建議一天1個雞蛋、1~2杯奶,一周吃100克豬肝;同時可,用淡鹽水清洗口角,消除痂殼,塗抹藥膏。當出現遷延不愈的情況可以口服鋅劑,如葡萄糖酸鋅口服液、甘氨酸鋅等。需要提醒的是如果為感染性口角炎,必須用抗菌藥。

怪不得你口幹、嘴破、焦慮、全身痛原來是身體缺乏這些“營養素”1、眼睛幹澀、暗視力下降2、冬季容易出現的嘴角幹裂3、焦慮、緊張等情緒與營養的關系

<h1>3、焦慮、緊張等情緒與營養的關系</h1>

焦慮、煩躁易怒等不良情緒與飲食有密切關系。研究發現,人的情緒失衡,往往與營養素攝取不足有一定的關系。如焦慮情緒可能與缺乏B族維生素、鈣、鎂、鐵及歐米伽-3脂肪酸有關。鎂、B族維生素能幫助人體将食物轉化成能量,有益健康。同時,鎂具有調節人體肌肉收縮和體溫的功能,并能幫助身體産生更多褪黑素,調整人體的睡眠規律。是以,輕微缺鎂會導緻肌肉痙攣和失眠,嚴重缺鎂會引發心髒病和胃腸疾病。鐵缺乏可影響多種含鐵酶的活力,影響紅細胞色素、肌紅蛋白的形成,使人困倦無力,注意力不集中,情緒不穩定,急躁易怒。

維生素B1 缺乏不僅可引發腳氣病,還可引起神經炎并累及心髒,并使人神經過敏、脾氣暴躁,困倦乏力等。維生素B1缺乏與飲食精細、飲酒、熬夜的生活方式關系密切。酒精可以幹擾維生素B1吸收,熬夜易消耗大量的B族維生素。是以,在日常飲食中注意粗細搭配,精米搭配着吃點粗糧,如燕麥、小米、玉米、紅豆、全麥面包等富含維生素B1的食物。此外,盡量少喝酒、熬夜,以減少維生素B1的流失。

部分流行病學和飲食研究顯示,抑郁症患者大都存在歐米伽-3系多不飽和脂肪酸的缺乏,補充歐米伽-3系多不飽和脂肪酸能夠改善抑郁症狀和行為。歐米伽-3脂肪酸是中樞神經系統,細胞膜的必需組成成分,對神經元細胞膜的動态結構起着關鍵作用。神經細胞内信号的傳導,需要歐米伽-3脂肪酸改變神經元細胞膜的流動性。補充歐米伽-3脂肪酸可以通過增加5-羟色胺的神經傳遞,起到抗抑郁的作用。鮪魚、三文魚、沙丁魚、亞麻籽中歐米伽-3脂肪酸含量較高。

總的來說,焦慮、易怒、情緒失調的人群在日常膳食中應注意增加綠葉蔬菜、玉米、全谷物食品、蘑菇、堅果、乳類、豆類、深海魚及亞麻籽油的攝入。最簡單的方式可以在煮米飯的時候抓一把粗糧或雜豆、在燙熟的蔬菜或清湯中淋一小勺亞麻籽油,友善又營養。如果是外賣族,可以日常服用一些維生素礦物質片、魚油制劑進行基礎的補充。

總之,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要多關注身體發出的信号,并積極地調整飲食和生活方式,才能保持身心的動态平衡。

繼續閱讀